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聚焦重慶>正文

重慶巫山下莊村:“天坑村”的“通天路”

2017-07-14 10:34:12 | 來源:新華社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天坑村”的“通天路”

  新華社重慶電: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的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儼然是個“天坑村”。這裡四面絕壁,從坑沿到坑底的距離達1100米。天坑,猶如一圈難以跨越的高墻,將下莊人緊緊困在裏面。

  不甘心“坐井觀天”的下莊人,決心在懸崖上鑿出一條出村的公路,徹底改變村莊的命運。於是,全村398個村民,拿著鐵釬和鐵錘,開始用生命挑戰懸崖。6年時間,犧牲了5位村民,下莊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出路……

【聚焦重慶】重慶巫山下莊村:“天坑村”的“通天路”

圖為6月7日拍攝的下莊村通往外界的公路。 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要想過上好生活,必須修一條路

  1997年春夏之交,巫山縣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時常緊鎖眉頭。他思忖著:下莊村四面環山,要想過上好生活,必須修一條路。但是全村僅398個人,真能把這條路修起來?

  他剛開始不敢想。但是,一想到村裏人這些年的遭遇,他又覺得路非修不可。這些年,因為沒有路,村裏人要爬1000多米高的後山,再翻過幾道梁才能到鎮上,這一來一去要兩天。村裏雖然風調雨順,但種出的農作物除了背出去換油鹽,只能自己吃或拿來喂豬,而豬喂得再肥也換不來錢,因為運不出去。

  從毛相林記事起,村裏已有二三十個村民因為意外而死亡,有的是爬山時失足墜崖,有的是受了傷不能及時醫治,還有的是被山上落下的飛石砸中……

  於是,他召集全村人在院壩裏開村民大會,把修路的想法跟村民們説。一聽説要修路,村民們紛紛搖頭,説不可能。可毛相林並沒有泄氣,他耐心地給大家算賬:只要不閒著,修一點算一點,全村人只需要10年,就可以把這條出山的路修通!

  聽他這麼一算,以前反對的村民紛紛表示支持,畢竟沒有路的日子實在太難熬。很快,3960元的啟動資金籌集好了。

  不能讓兒子白白死去

  要修路,先測路。正當下莊人懸崖上測路時,巫山縣農業局一位局長檢查工作來到下莊,被下莊人這種不等不靠的精神所感動,當即承諾撥出一定數量的物資幫助下莊修路。幾天后,一批價值10萬元的雷管、炸藥、導火線等物資運到下莊。這更堅定了下莊人修路的信心。

  但這條路,遠比想像難修。從坑沿到坑底,垂直距離1100米,四週的山陡峭挺拔,很難找到落腳之地,看著都害怕,別説在上面施工了。

  但下莊人並不畏懼,他們挑了幾個年富力強的勞力,腰上係一根長繩,徒手爬上懸崖,再由上面的人拉著懸空鑽炮眼。炮眼鑽好後,他們安裝上炸藥,然後躲在一邊找個掩護,開始點導火線。

【聚焦重慶】重慶巫山下莊村:“天坑村”的“通天路”

參與修路的下莊村村民在懸崖峭壁上打炮眼(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轟!”炸藥爆炸的巨響震徹山谷,一塊塊巨石蹦跳著滾落山崖,被炸飛的小石塊向四週散去,懸空的勞力們把身體緊緊地貼在崖壁上,以防被飛石擊中。

  縱使格外小心,但意外還是發生了。1999年8月14日晚,26歲的村民沈慶福找到毛相林,要求請兩天假,回村裏看看剛打工回來的妻子,毛相林同意了。沈慶福十分高興,趁著天沒全黑又去撬石頭。突然,一塊巨石從頭頂砸下來,沈慶福連哼都沒哼一聲,就滾下幾百米深的山谷。直到第二天,村民們才把他的屍體從山崖下收上來。

  沈慶福的意外,並沒有讓下莊人産生動搖。他們安葬了沈慶福,立即又投入了開山鑿路。然而,僅僅過了50天,不幸又降臨到下莊人頭上。

  36歲的村民黃雲會正抱著鑽機打炮眼,突然頭頂上落下一塊石頭,將他砸中,隨著巨石滾落懸崖。

  當時,正逢巫山縣委書記王定順、縣長王超往下莊趕。不久前,幾個記者來到下莊,他們被下莊人自力更生的精神所感動,連發了幾篇報道。王定順、王超看到報道,決定下來了解情況。

  他們剛走到村口,就有人從村裏跑過來説出事了。他們一聽,趕緊來到事發現場,站在懸崖邊,手拉著手向下望,只見下面深谷亂石中有一點黃色,那是黃雲會的安全帽。

  正在幹活的村民袁孝恩看到縣裏的幹部來看望,放下手中的鐵錘,走上來“撲通”一聲就跪在地上,嘴裏不停地説著感激的話。“該下跪的是我們!”王定順立即把袁孝恩扶起來,詢問村民有什麼困難,讓縣裏的相關部門做好記錄。

  接連發生的意外,讓毛相林無比愧疚,曾經堅如磐石的信念也開始動搖起來。黃雲會靈前,全村的村民自發聚集起來,為這位專門從外地趕回來修路的壯士送行。

  看著黃雲會悲痛欲絕的家人,毛相林用顫抖的聲音説:“這路要修下去,可能還要死人。今天大家表個態,這個路到底是修還是不修?”

  “修!”人群裏有人大聲吼道。喊話的人是72歲的黃益坤,黃雲會的父親。“我兒子死了,但他死得光榮。路必須修,不能讓他白死了。”他的聲音斬釘截鐵。

  “修!修!”黃雲會的靈前,一個個手臂高高舉起。村民們發出的吼聲,在天坑裏久久回蕩,也在毛相林的心裏久久迴響。

【聚焦重慶】重慶巫山下莊村:“天坑村”的“通天路”

參與修路的下莊村村民把“廚房”搬到了施工現場(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天坑外的感動,一場全社會的援助活動在展開

  很快,巫山縣委發出號召,在全縣黨員、幹部群眾中廣泛開展學習下莊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自力更生開拓致富的高尚品德。

  與此同時,一場全社會的援助活動也在展開:重慶市交委撥款10萬元,巫山縣交通局撥款10萬元,巫山縣武裝部給村裏提供了300多公斤西式炸藥,社會各界自發捐款23萬元……

  犧牲村民的子女,也得到了妥善照顧。黃雲會的大女兒,得到鄉里派出所的資助;二女兒,得到北京一位編輯的資助;三兒子,村民湊錢供其讀書。

  時任巫山縣縣長的王超,深深為下莊人的精神所感動。他悄悄在下莊人鑿出的公路邊,撿了兩塊花崗石,石頭上還有下莊人鑿過的痕跡,一塊擺在辦公室裏,一塊送給了女兒。

【聚焦重慶】重慶巫山下莊村:“天坑村”的“通天路”

  今年59歲的王超展示自己任重慶市巫山縣縣長時從下莊村撿回的石塊(6月13日攝)。當年,王超深深為下莊人的精神所感動,他悄悄在下莊人鑿出的公路邊,撿了兩塊石頭,石頭上還有下莊人鑿過的痕跡。 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王超在日記中寫道:我撿起兩塊鑿碎的岩石碰撞了一下,發出清脆的砰砰聲,堅硬如鋼。要在這樣的岩石上開鑿出一條路來,需要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志。我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轉。這不是普通的石頭,它的上面,凝結了下莊人的追求與嚮往,凝結了下莊人的勇氣與毅力。

  有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天坑裏的下莊人有了更大動力。他們一刻也捨不得停息。這一幹,又是3年。中間,又有3名村民修路時犧牲。村民們擦乾眼淚,默默地安葬他們後,又繼續鑿路。

【聚焦重慶】重慶巫山下莊村:“天坑村”的“通天路”

下莊村村醫楊亨華從縣城採購藥品後騎著摩托車回村,他曾經參與這條路的修建(6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2003年春,一條7.3公里的公路出現在下莊的上方。它猶如一條騰飛在天坑內壁上的巨龍,蜿蜒著修長的身軀,尾巴連接著村裏,抬頭仰望著天空。有了這條路,下莊與鄉鎮的距離由過去的一天,縮短為1個小時車程。

  “有了公路,我們就有了出路”

  天坑村通了路,村裏的面貌很快變了。村民們都説,這條路就是他們的出路。

  如今,下莊人種出的糧食、水果,喂得膘肥體壯的土豬,再也不愁賣了。村裏曾經吃不完但又換不來錢的東西,現在全部成了稀罕物,受到鄉鎮集市的歡迎。一些人還專門開車到下莊來掃貨,村裏人喂的豬,早早就被人預訂了。

【聚焦重慶】重慶巫山下莊村:“天坑村”的“通天路”

兩名下莊村村民騎著摩托車行駛在下莊村通往外界的公路上(6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300畝西瓜、450畝核桃、500畝烤煙、曾經賣不出去的農産品如今給村民們帶來豐厚收入……説到這些,毛相林佈滿皺紋的臉上堆滿了笑容。

  這條路,還指引著更多下莊人走出天坑,走向外面更大的世界。修路之前,村裏只出過一個大學生。路修通後,14年的時間,這裡走出了23個大學生。

  竹賢鄉黨委書記向運亞説,為了改善下莊村的出行狀況,當地政府正對這條公路進行硬化。兩個月後,這條碎石路將全部變成水泥路。屆時,下莊村將被納入巫山縣的全域旅遊線路。

【聚焦重慶】重慶巫山下莊村:“天坑村”的“通天路”

工人對下莊村通往外界的公路進行道路硬化施工(6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在下莊村村口,記者還看到了一棟兩層高的灰白樓房,這是下莊精神陳列館,裏面陳列著下莊人修路時的圖片和工具。圖片上,滿臉灰塵的黃雲會對著相機鏡頭憨笑的情形讓人過目難忘。

  “下莊人不等不靠,自強不息的品質,不但在三峽移民時期是一筆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在脫貧攻堅時期也時刻傳遞著正能量。當前,縣里正在將下莊打造成幹部的思想教育基地,要讓下莊精神始終成為鼓舞幹部前行的動力。”巫山縣委宣傳部部長柴承剛説。(完)   記者:張琴、韓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