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旅遊>正文

萬靈古鎮 “旅遊+文化”守護小城記憶

2017-07-18 12:47:55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行遊巴渝 圖文】萬靈古鎮 “旅遊+文化”守護小城記憶

風貌街

【行遊巴渝 圖文】萬靈古鎮 “旅遊+文化”守護小城記憶

明清老街

  古鎮,總是有説不完的故事。萬靈,亦如是。

  深厚的歷史文化在這裡交融,古寨、古橋和靈動的河水融匯成一幅水墨畫卷,讓“水墨萬靈,煙雨古鎮”流淌在時光裏,活出了特別的韻味與厚重。

  以“旅遊+文化”守護小城記憶,萬靈提出以旅遊興鎮、文化育人、實事利民,全力打造成渝城市群休閒旅遊特色小鎮。

  一、項目建設喚醒古鎮繁榮

  小風,疏雨。時已入夏,空氣中飄散的,卻依然是春日的溫潤與清涼氣息。

  周路沒有撐傘,在萬靈鎮的雨巷裏,他的身影迂迴在青石板的水汽中,朦朧成一幅極為文藝的畫面。

  就在此前的“五一”節,在市內一家廣告公司供職的周路其實就與朋友來過萬靈。彼時,這裡的明清老街、特色風貌街、移民文化公園、萬靈福邸等,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酷愛攝影的他當下便暗自決定,找一個閒時,安靜地,再到萬靈走走看看。

  週三的午後,萬靈古鎮褪去了節假日的喧囂。一路走來,悠然的體驗這座特色小鎮的魅力,更加凸顯。

  青磚、青瓦、鑲板窗、挑檐廊……學府路,明清風貌的建築沿街而立,穿越其間,古鎮韻味綿長雋永。

  學府路建築立面和道路改造,涉及立面改造1萬平方米。將改造與開發利用相結合,萬靈鎮在此打造出一條特色鮮明的明清風貌街,既提升了古鎮核心區域的整體形象,也為後續的商業發展做出了鋪墊。

  在完成這一路段建築立面風貌整治的基礎上,萬靈還將繼續實施沿河古寨城墻、吊腳樓、古街三聖宮、趙家花房子等特色建築進行修復整治。從而實現小鎮風貌原真性與時代性的協調、內在實用性與外在觀賞性的統一,打造有記憶、有故事、有內涵、有個性的街巷介面和建築精品。

  不僅如此,萬靈還投入700余萬元實施了場鎮管網改造,完成老街及學府路給、排水管網鋪設1500米,電力管網2400米,場鎮二、三級污水管網2100米;投入1500萬元新修了繞鎮公路和繞鎮支路,場鎮管理日趨規範化、精細化。

  項目建設喚醒了古鎮繁榮。不止是明清風貌街,事實上,得益於始終堅持把旅遊産業作為富民強鎮的支柱産業進行打造,不斷深化文商旅的有機融合,萬靈以特色小鎮建設推動旅遊發展的勢頭持續向好。

  近年來,萬靈穩步推進萬靈福邸、移民文化公園、夢幻萬靈等旅遊項目建設。重新裝修布展湖廣會館、爾雅書院和趙氏宗祠,打造趙家龍橋、白鶴林等景點,舉辦年豬文化節、七夕河燈節、填川移民文化節、風車音樂節等節慶活動,古鎮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擴大,近兩年累計接待遊客238.5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87億元。2014年成功創建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二、特色小鎮的特別記憶

  重慶古鎮眾多,各有韆鞦。而萬靈,無疑是一個特別的所在。

  萬靈之特,特在哪兒?

  一是水。一條秀美的瀨溪河貫穿全境。作為一個具有豐厚歷史文化底蘊和靈動水鄉風光的古鎮,萬靈享有“移民水鄉”的美譽。早在南宋時期,萬靈境內的瀨溪河就是古代大足至榮昌、榮昌到瀘州的主要交通運輸通道。既通漕運,又出産宮庭貢品蜂蜜,萬靈成為當時著名的碼頭與物資集散地,南來北往的客商均匯集於此,形成了古鎮最初的形貌。目前,萬靈擁有優質的生態環境,境內擁有“瀨溪河國家濕地公園”,鎮域24平方公里範圍內無工業企業,沿線所有村都獲有“綠色村莊”、“美麗宜居村莊”等稱號,全鎮榮膺“全國美麗宜居小鎮”。

  二是寨。萬靈鎮的“大榮寨”是目前中國西南地區少有的、保留完整的,且由原住民居住的“漢寨”。萬靈鎮是川渝之間典型以水興市、以市興鎮的寨堡式古鎮。古鎮青山環抱,依山就勢,建設時分階築臺、臨坎吊腳,呈現出層樓疊宇的群體風貌。清代嘉慶五年(1800年),當地紳士及鄉民為防禦川東白蓮教大起義的戰火,在水碼頭的基礎上擴建了大榮寨,在四週修砌了城墻,使古鎮歷經多次戰火得以保存,從而讓萬靈鎮在兼具商埠文化、移民文化的同時,又增添了獨具特色的寨堡文化。

  三是人。萬靈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方靈動的水土,可謂地靈人傑,勤勞智慧的古鎮人創造了萬靈獨特的歷史文化。纏絲拳、萬靈遊藝、殺年豬、賽龍舟等14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古鎮傳承至今。明代刑部尚書喻茂堅、革命先驅趙宗楷、抗日英雄柳乃夫、“中國石油之父”趙宗燠等名人享譽古今。“天下清官”喻茂堅為代表的古鎮傳統家風家訓文化,被中紀委全國推廣,成為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萬靈鎮:風清氣正》的拍攝主線。如今,“守本心、行正道”的萬靈人傳承著祖輩們的優秀品質和文化,續書寫著古鎮的歷史。

  古鎮,總是有説不完的故事。或清晰,或模糊,掩藏在那些小巷長街中。天長日久,這些故事積澱成小鎮的文脈,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便因此多了讀之不盡、品之不竭的韻味與厚重。

  數百年過去,一如瀨溪河的生生不息,時光也在萬靈流淌出深刻的印記,標記在這裡的平凡生活中。

  太平門、煙雨巷、大榮橋……青石板蜿蜒曲折,伸展至座座深宅大院和條條幽深小巷。老屋、老街、古寨……一種寧靜而超脫的距離,為萬靈尋來眾多訪古探幽之客。

  更妙的是,萬靈的古典雅韻,不僅因為舊有的古鎮格局基本未變,甚至這裡的社會生活模式,都仍然帶有傳統遺風。漫步石板街,在老舊的宅院門口,在雕花的木窗之下,在青磚黛瓦間,有茶館、有食店、有斜倚門框的老人……歲月的流轉被深刻記錄在檐額、窗欄和這些小商鋪裏,唯一不變的是小鎮裏生活的人們,仿佛依然沉浸在古老年月,邁著悠然的步子。

  三、讓古鎮“活”出生命力

  萬靈是“活”在時光裏的。

  如何更好地守護它的過去,關照它的未來?萬靈借特色小鎮建設的契機,提出旅遊發展先行區、文化傳承示範區、休閒生態宜居區的思路,以旅遊興鎮、文化育人、實事利民,全力打造成渝城市群休閒旅遊特色小鎮。

  有學者曾經説過,城鎮化蘊含著巨大的經濟能量。以特色小鎮為代表的小城鎮建設,在解決城鎮沉疴的同時,無疑也是産業空間的拓展、社會功能的發散。

  萬靈“旅遊+文化”的路徑,顯然實踐了這一理念,進而讓古鎮“活”得更有創造力和生命力。

  據介紹,結合特色小鎮建設,萬靈正著手科學編制規劃,做好項目儲備;加強風貌整治,凸顯建築特色;完善城鎮功能,滿足旅遊文化發展需要;完善園林綠化,彰顯自然和諧之美;完善人居環境,形成生態之美。

  未來幾年,全鎮將進一步完善古鎮基礎設施,完善配套設施,逐步發掘和開發旅遊資源,豐富景點內容和體驗類項目,完善古鎮旅遊體系,滿足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六大旅遊功能需求,全面促進萬靈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在項目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快瀨溪河堤防整治工程、場鎮改造工程、景區旅遊環線、萬靈大橋、遇仙橋、場鎮市政公園、夢幻萬靈等旅遊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旅遊産品開發上,著力推進特色商貿區、非遺文化傳承區、美食街等建設,多渠道多方式促進特色旅遊産品進入市場。同時,加快特色小鎮創建。進一步強化萬靈鎮全域旅遊理念,整合和優化旅遊資源,抓緊落實市級特色小鎮配套政策和項目資金,全面推進古鎮1.95平方公里核心旅遊區建設,力爭在“十三五”時期成功創建國家級特色小鎮,爭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目前,結合萬靈古鎮核心保護區建設和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萬靈正加強做好山水文化資源文章,致力於開發特色文化主題酒店、主題公園、娛樂設施、養老地産等項目,以滿足不同消費需求。同時,引導文化創意企業參與旅遊商品的設計與製造,結合填川移民文化進一步開發山泉水、妃子蜜、填川小曲等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底蘊的旅遊商品,推廣萬靈旅遊紀念品品牌。

  比如今年擬建的大榮寨公園,就是萬靈鎮為完善場鎮園林綠化和群眾休閒、文化配套設施所啟動的建設項目。公園主要依託地形,修建步道和種植海棠樹、海棠花等特色植被,以古鎮特有歷史文化為切入點,充實文化小品和古鎮故事,打造高品質的特色文化休閒公園。

  明年,萬靈鎮還將啟動大榮寨風貌整治、瀨溪河馬拉松賽道建設、景區環線工程、場鎮綠化提檔升級工程等。

  其中備受關注的馬拉松賽道建設,事實上是依託的瀨溪河(昌州—萬靈段)防洪及水環境治理工程堤頂環形搶險道路工程。整個工程總長度為42.195公里,總投資約2.36億元。工程的建設有利於提高昌州至萬靈鎮瀨溪河沿線的防洪搶險應急能力,兼有改善河道生態環境、當地老百姓生産生活通行、提升榮昌區休閒旅遊及體育文化等綜合作用。

  “萬靈鎮作為重慶市的特色小鎮,正在積極創建國家級的特色小鎮。”萬靈鎮負責人説,“萬靈鎮將著力打造生態環境有品質、特色産業有活力、古鎮風貌有特色、綜合發展有後勁的中國特色小鎮。”(王萃 賀娜 圖片由榮昌區萬靈鎮政府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