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聚焦重慶>正文

重慶城市信用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2017-07-19 10:01:58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中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評價報告2017》發佈 重慶城市信用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7月18日,國家信息中心在2017首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發佈了《中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評價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從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的綜合信用指數中,重慶僅次於北京、上海。

  綜合信用指數達87.32

  據了解,為加快城市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步伐,國家發改委開展了城市信用狀況的監測和評價工作。城市信用監測的主要目標,是通過互聯網上城市守信、失信事件和信用制度建設情況,採用大數據技術建立指標體系和監測模型,對城市的總體信用狀況進行動態監測。

  監測對象主要是城市的四類行為主體,包括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和司法機構,原則上不監測個人的行為。在此基礎上,通過監測這些行為主體與信用有關的活動和行為(包括制度建設、失信事件等方面),來綜合評價城市的信用狀況。

  報告顯示,在綜合信用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重慶指數為87.32,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北京、上海的指數分別為91.20、89.40。第四至第十名依次是:杭州、廣州、南京、深圳、瀋陽、成都、廈門。

  五個方面成效得到報告肯定

  報告認為,重慶城市信用建設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法院、檢察院公信領域的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推進較好,優良信用事件數量全國最多。主要做法包括:利用“互聯網+”推進司法公開,全面推進法院執行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做好司法廉潔工作,以廉潔促公信等。

  其二,在依法行政領域,優良信用事件數量排名全國前三。主要做法是:推進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完善行政決策制度和程式等。

  其三,在政務公開方面,重慶也走在前列,信用制度信息量全國排名第二。主要做法是:出臺系列相關實施意見,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等。

  其四,在環保相關信用信息公開程度上,重慶排名第一。主要做法是:加大主動公開環境保護信息的力度,通過互聯網做好環保信用制度的對外宣傳與知識普及,加大對環境領域失信事件的曝光力度等。

  其五,電子商務、稅務領域的信用制度建設也走在全國前列。其中,在電子商務領域,全國36個城市中僅重慶、北京、昆明和天津在互聯網上公佈了該領域的信用制度;在稅務領域,僅有重慶、廈門、成都、寧波、深圳在互聯網上公佈了涉及稅收“紅黑名單”、失信懲戒和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等方面的制度。

  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顯現影響力

  嚴懲失信行為,也是重慶推進城市信用建設的一大亮點。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重慶通過上線運行全市統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信用重慶”網站,以信用“紅黑名單”為重點,推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

  市高級人民法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工商局和市環保局等14家單位,建立了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和誠信典型“紅名單”制度。其中,法院、安監等8家單位已上線“黑名單”信息66.8萬條,質監、稅務等5家單位已上線誠信典型“紅名單”信息4300條。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9.37萬失信被執行人上了“黑名單”,2700余名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在工商登記環節受到任職資格限制,超過7萬名失信被執行人履行了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近1000戶失信企業在工程招投標活動中被扣信用分或取消資格,1200余戶工商“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受到貸款限制。“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帶來的社會影響力,開始在我市顯現。

  信用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績效考核

  重慶城市信用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靠的是什麼?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主要得益於對城市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視。目前,我市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納入年度重點改革任務深入貫徹落實,建立了以常務副市長為總召集人的聯席會議制度,設立了重慶市信用中心;各區縣、各部門認識到位,都將加快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重要手段,在行政管理事項中普遍查詢使用信用記錄。

  同時,市政府督查室還牽頭對全市所有部門和區縣信用體系建設情況進行專項督導,將信用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績效考核範圍。

  此外,重慶還加快了信用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目前,全市統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已與國家平臺、46家市級部門、所有區縣實現了互聯互通,累計歸集各類信用數據7300萬條,向國家平臺上傳信用數據1900萬條。(楊藝 黃光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