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能源環保>正文

黔江灰千梁子原始森林等你來揭開神秘面紗

2017-07-24 09:46:04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能源環保 圖文】黔江灰千梁子原始森林等你來揭開神秘面紗

黔江區灰千梁子風景如畫。黔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能源環保 圖文】黔江灰千梁子原始森林等你來揭開神秘面紗

森林內植物種類豐富。

【能源環保 圖文】黔江灰千梁子原始森林等你來揭開神秘面紗

植物“活化石”的珙桐。

【能源環保 圖文】黔江灰千梁子原始森林等你來揭開神秘面紗

山裏的農戶採摘野果請記者品嘗。

【能源環保 圖文】黔江灰千梁子原始森林等你來揭開神秘面紗

大量遊客的到來,讓五里村森林旅遊的發展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五里村農戶紛紛開起了農家樂。

  説起重慶黔江的灰千梁子,或許不太為外界所知。作為武陵山脈的一部分,灰千梁子擁有近百平方公里原始森林。近年來,隨著當地森林旅遊的發展,藏在深閨中的灰千梁子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越來越多遊客的到來,也讓村民們尤其是貧困群眾,看到了“靠山吃山”的新“錢”景。

  然而,森林旅遊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正處於起步階段的灰千梁子還面臨諸多挑戰: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森林旅遊市場打響名氣、如何在保護好原始森林的同時加快旅遊發展、如何吸引各方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等,都需要社會各方獻計獻策。

  為此,本報“跟著黨報去扶貧——重慶日報新聞扶貧大型公益活動”第四站,選定了位於黔江灰千梁子核心區域的五里鄉五里村。

  “大家記得帶上充足的水、食物,我們今天中午就在山中解決午飯問題了。”22日一大早,黔江區五里鄉五里村最大的鄉村旅館——灰千遊客接待中心,老闆王昌銀剛剛做完早餐,就開始忙著準備行囊。

  當天,王昌銀要義務帶幾名初次來此的客人,遊覽灰千梁子原始森林。之所以要親自帶領客人遊覽,還是免費,是因為他深知,藏在深閨中的灰千梁子有多麼的壯美,它太需要世人的發現和關注了。

  灰千梁子閉塞 急需完善基礎設施

  “這是山中剛剛採的野生天麻,像這種10多公分長的要賣三四百元一斤。”在灰千梁子的一條下山道上,記者遇見了村民趙良躍,一個黃色的麻布背包裏,裝有不少其剛剛採摘的天麻、黨參等野生中藥材。

  趙良躍原本住在灰千梁子的山腰上,家裏只有幾畝瘠薄的坡地,一家人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山中的中藥材。然而,大自然“賜予”的中藥材畢竟有限,而且進出大山也十分費勁。

  灰千梁子作為黔江區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群山連綿,面積近百平方公里,最高峰大灰千梁海拔1938.5米。長期以來,基礎設施的匱乏、尤其是道路的閉塞讓山上的村民們吃盡了苦頭。

  和趙良躍一樣,五里村共有66戶農戶原來住在灰千梁子週邊群山的山腰上。雖然是週邊,但依舊交通閉塞——山上僅有一條土石路,要下山,單面行程就超過1個小時,部分偏遠農戶的行程超過3小時,有時一週都難得下一次山。

  “每年,為了過年能吃上豬肉,我們春節後就要下山,買上兩個豬仔,然後沿著山道背回家。”今年73歲的村民趙良高是灰千梁子上住得最偏遠的農戶之一。有一次,一位熟人看見他背豬仔,就笑著問他,“老趙,又背八戒去取經啊?”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那種辛酸的感受,只有老趙自己知道。

  在新一輪脫貧攻堅中,山腰上的66戶農戶均被認定為貧困戶,黔江區對其實施了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如今,66戶村民全都搬到了山下,通過種植羊肚菌、蓮藕、中藥材,以及打工等方式,家家戶戶都摘掉了“貧困帽”。

  “今天沒什麼事,我正好回來看看藥材的長勢。”在灰千梁子山腰的一處破舊木房前,一趙姓村民剛剛查看完老屋旁中藥材的長勢,正坐在一個小木凳上歇腳。看著眼前的這片森林,土生土長的老趙告訴記者,“這麼好的一片林子,今後肯定大有用處。”與其持相同看法的當地農戶,不在少數。

  “這些農戶的想法並沒有錯。”五里鄉宣傳委員陳許坤介紹,近幾年來,通過多次組隊考察,以前謎一樣的灰千梁子原始森林,逐漸揭開神秘面紗。發展旅遊,已成為當地政府和村民的共識。

  但灰千梁子的交通條件目前仍未得到根本性改變,阻礙了世人更多地了解灰千梁子。“財政極其有限,基礎設施搞不起來,這旅遊怎麼發展?”説到這裡,陳許坤長長嘆了口氣。

  美景亟待世人知曉 村民期待更多遊客

  從多次組隊考察的情況看,灰千梁子之奇在於,北高南低,按海拔高程可劃分為三級,落差超過1300米,擁有七大高峰,且立體氣候明顯,夏季室外最高氣溫29℃左右,冬季室外最低氣溫-16℃左右,年平均氣溫約11℃左右。

  灰千梁子之險在於,沿梁脊分佈有六大原始森林生態“迷宮”,平均面積約5平方公里,最大的有7至8平方公里。如中部一個被稱為亂堡的區域,有類似的山丘72個,即使有當地嚮導也很容易迷路。此外,林區內流水不斷,形態多樣,生成的瀑布群隨處可見。

  灰千梁子之秀在於,名木古樹眾多,形成了天然的一些景點,如被稱為“活化石”的萬畝珙桐林,堪稱一絕的萬畝野生杜鵑花,讓人驚嘆的萬畝野生板栗林,壯觀的萬畝野生楓樹林等等。

  “所以,‘詩裏、夢裏、畫裏,不來五里沒道理’。”陳許坤説,灰千梁子的豐富旅遊資源,引起了黔江區的高度重視,不僅投入資金硬化了連接山腰的公路,去年,又拿出180多萬元,修建了一條2.36公里長的登山步道,在今年5月20日舉辦的首屆“高山驢友節”上,就有數千名遊客來遊覽灰千梁子。然而,灰千梁子的名氣還是太小了,遊客的持續增長相當有限。

  王大會是五里村的一名普通農戶,今年4月開起了“會哥農家樂”。在驢友節當天,他就接待了10桌客人,收入超過5000元。從開業到現在,3個月時間,王大會已經收入4萬多元。讓眾多搬遷到山下的貧困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但不少貧困戶也有顧慮,因為隨即發展起來的30家農家樂中,並非每一家都有這麼高的人氣,部分農家樂甚至一週都未接到一位客人。

  “通過各種途徑擴大灰千梁子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吸引更多的遊客,這正是村民們最盼望的。”陳許坤説,政府也在這方面想過一些辦法,但一來資金不足,二來缺乏思路,所以,灰千梁子目前基本還處於“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

  都想吃上“旅遊飯” 缺乏發展規劃成痛點

  森林旅遊為地處灰千梁子核心區域的五里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年來,終於找到“靠山吃山”新“錢”景的當地村民,將森林旅遊的發展當成頭等大事對待,那股熱情讓初到五里村的記者也深感意外。

  “今天,我們談論的是如何解決好農家樂垃圾的收儲問題。”在22日下午召開的村民大會上,數百名村民早早來到現場。在村支部書記趙興勃的主持下,村民們很有秩序的相繼發言。

  “該為每個農家樂發放統一的垃圾桶”“應制定村規民約,號召大家愛護清潔衛生”……在會議現場,不管是正在開農家樂的老闆,還是準備開農家樂的貧困戶,抑或保潔等公益崗位上的村民,大家的認真勁讓人很是感動。

  “現在,只要是涉及到森林旅遊發展的問題,老百姓都很支持,形成了一種蓬勃向上的發展氛圍。”趙興勃説,前段時間,為解決旺季遊客車輛堵塞唯一上山道路這一問題,五里鄉決定,利用自有資金,在灰千梁子山腰的另一側,修建一條道路,形成環線。按照設計方案,這條新修道路要穿過20多戶農戶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由於資金有限,沒有任何佔地補償。

  以往遇到這類事情,最後往往因為“談不攏”而告吹。而這一次,在村民大會上表決時卻贏得了所有村民的舉手同意。最終,僅用了20天時間,這條寬8米、長2.5公里的環線道路(泥石路)就完成了。

  “為了旅遊發展,個人的一點損失不算什麼。”趙興谷是高山生態搬遷的貧困戶之一,雖然搬到了山下,但山上還種有2畝多中藥材,這一次的修路,就佔到了他近半的藥材地。其中,4分地的黃連被全部挖掉,50棵沒到刮皮季節的杜仲也被砍掉當柴燒,十多棵胸徑超過60公分的沙樹也被連根拔起,總損失3萬餘元。但趙興谷卻眼睛都沒眨一下,還時常跑到施工現場幫忙挑土夯基。

  “只要旅遊發展起來了,這些損失都是暫時的,未來遊客越來越多,我開個農家樂就能吃上‘旅遊飯’,可比現在強。”趙興谷説。

  與村民們的積極態度相比,灰千梁子旅遊缺乏整體規劃已日益成為其發展過程中的痛點。

  “畢竟才剛剛起步!”五里鄉黨委書記王兆平説,目前,灰千梁子還沒有較為成熟的整體發展規劃,“我們迫切希望社會各界能在‘如何整體行銷和打造灰千梁子’‘如何保護好生態的同時加快旅遊發展’方面,幫我們提供好的意見和建議,幫助我們高標準、高品質做好森林旅遊發展規劃。”

  連結

  灰千梁子成“中國最美森林氧吧”

  工作累了,就去森林洗洗肺吧。近日,記者從黔江區獲悉,位於灰千梁子的黔江國家森林公園,獲得了第二批“中國最美森林氧吧”的稱號,成為我市十大“中國最美森林氧吧”之一,未來有望成為市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中國森林氧吧”榜單的發佈是“尋找中國森林氧吧”生態公益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一項生態文化普及和森林旅遊宣傳推介活動。入圍“中國森林氧吧”榜單的地點都是空氣負氧離子濃度高、空氣潔凈度高、旅遊資源豐富、旅遊設施良好,並且離一二線城市距離近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國有林場、風景名勝區等森林生態旅遊地。

  “尋找中國森林氧吧”生態公益行動每年發佈一次“中國森林氧吧”榜單。2016年,我市推薦的黔江國家森林公園等五地,因森林覆蓋率較高、動植物資源豐富、空氣品質良好、景觀類型豐富並各有特色,成功獲評“中國森林氧吧”。

  “這是一塊‘金字招牌’,對今後灰千梁子森林旅遊的發展,具有很大促進作用。”黔江區一負責人表示,今後,黔江區將在保護好森林資源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這些森林生態旅遊地的基礎服務設施,建設一批森林養生基地、森林體驗基地以及森林人家,以滿足市民對森林旅遊的多樣化需求,讓森林資源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更好體現。(記者 王翔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記者鄭宇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