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財經渝企>正文

一家企業“吃”掉全區垃圾

2017-07-25 09:56:45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財經渝企 列表】一家企業“吃”掉全區垃圾

  7月21日,萬州區三峰環保發電有限公司中控室,技術員在記錄垃圾焚燒發電設備實時數據。劉道春 楊斌鑫 攝

  

  【財經渝企 列表】一家企業“吃”掉全區垃圾

  7月22日,萬州區鎮鄉生活垃圾前端收運車輛到龍沙鎮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傾倒垃圾。劉道春 楊斌鑫 攝 

  7月22日早上,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黃泥村農民陳思安,起床後就做起了每天必幹的一件事:拿著掃帚把房前屋後及院壩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將垃圾放進100米外的綠色垃圾箱裏。

  “每天上午,會有專門的運輸車來,將垃圾運到50余公里外的那座專‘吃’垃圾的工廠裏去。”陳思安説,以前這些垃圾都是倒在房後的坡上,天長日久,垃圾腐爛後,散發出一股股的惡臭味,遇到暴雨,沖刷出去,還污染土壤、河流,影響到長江的水質。自從有了那座專“吃”垃圾的工廠後,這些垃圾就不會危害環境了。

  還未“吃飽”的垃圾發電廠

  陳思安所説的那座專“吃”垃圾的工廠,名叫“萬州區垃圾焚燒發電廠”,隱藏在萬州區新田鎮五溪村的一個小山溝裏,由萬州區三峰環保發電有限公司所建。

  萬州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説,這家公司是為解決全區垃圾處理難題而引進的一個項目。工廠于2012年12月開建,2014年12月一期工程建成,並開始並網發電。

  日前,記者走進這座專“吃”垃圾的工廠,只見到一輛輛加蓋的垃圾運輸車在廠裏進進出出,卻見不到運進來的垃圾。整個廠區綠樹成蔭,花草芬香,聞不到一點臭味。

  看到記者納悶,廠裏的環保專業工程師王紀偉,把記者帶到生産車間裏,尋找這些垃圾的“去處”。

  在一座大房子裏,有一座被密封的垃圾發酵池。原來,運進來的垃圾都被送到這裡,通過簡單的發酵後,再通過密封的傳送系統,送到焚燒爐裏焚燒發電。

  王紀偉介紹,目前投入運營的一期工程共有兩台焚燒爐,一套發電設備。單臺焚燒爐的設計處理能力是每天400噸垃圾,兩台每天的處理能力是800噸,全年可處理垃圾29.2萬噸,年最大發電量可達1.14億度。

  “目前一期工程還‘吃’不飽。”王紀偉説,從開始投産時的每天600噸,增加到現在的720噸,才“吃”到九成飽,萬州目前還提供不了更多的垃圾。所以,二期工程再建日處理400噸的裝置,要在10年後再動工。

  疑問在眼見為實中消除

  這座專“吃”垃圾的工廠雖然隱藏在小山溝裏,可有一座高矗的煙囪,山下700余米處就是長江。焚燒發電時,排放的水會不會對長江有污染?排放的煙塵會不會污染空氣?

  面對記者的疑問,王紀偉主動把記者引到現場,讓記者“眼見為實”。

  垃圾儲坑內的滲濾液,必然要排放出去。在垃圾儲坑旁邊,有一座專門處理滲濾液的車間。記者見到,通過處理後排到長江裏的水,透明得像礦泉水一樣。技術人員説,這些經過在線監測下排放出去的水,已經達到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準。

  “這大煙囪是排放燃燒廢氣的出口,在燃燒過程中肯定會産生有害氣體和煙塵。”王紀偉説,雖然是大煙囪,但你看不到冒黑煙。這是因為採用了最先進的脫硝、脫酸處理技術、飛灰回收技術,所有的有害物質和氣體,都跑不出這煙囪口。以被煙囪擋住的飛灰為例,每天就有15噸左右,這些被擋下來的飛灰,被集中送到長壽區一家有資質的無害化處理專業公司處理。

  垃圾儲坑內還會産生沼氣等有害氣體。記者見到,從密封的儲坑內,有一根管子與垃圾發酵池相連。這些有害氣體作為燃料,被利用起來作焚燒能源。

  目前,兩座垃圾焚燒爐每天會産生120噸左右的爐渣灰。這些爐渣灰裏,含有從垃圾中帶來的重金屬,如果不經過處置,會産生二次污染。

  “這也不需要擔心。”王紀偉用手指著距廠僅有幾百米的一片廠房説,那是與我們配套建的綠茵公司,專‘吃’我們廠所産生的爐渣。他們通過先進的提取技術,將爐渣中的鐵、鋁等金屬分離出來後,再將爐灰賣給水泥廠作生産水泥的原料。

  “其實,你眼見的只是表面的,更為實在的是,所有這些都被重慶市環保監測部門在線監測,所監測的數據還要報國家環保部門。”王紀偉説,所有的排放指標,均達到國家《生活垃圾焚燒控制標準》,部分指標還優於歐盟2010標準。

  “吃”不飽倒逼農村垃圾治理

  在萬州區的鄉村公路上,每天都有50多輛垃圾運輸專用車在奔跑,將全區農村收集起來的垃圾,運送到垃圾焚燒發電廠來。

  “這座專‘吃’垃圾的工廠‘吃’不飽,倒逼著我們加快了農村垃圾的集中收集清運。”萬州區市政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説。

  在這座工廠投入運營後,萬州城鎮的垃圾、包括長江清漂上來的垃圾,全都被送到廠裏作為“食糧”。可是,還是“喂”不飽這個“大肚漢”。因此,從去年開始,萬州區開始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三年行動”,對農村存量垃圾進行治理、完善設備設施、集中收運農村生活垃圾,在全區444個行政村和126個涉農社區,建立生活垃圾的長效治理機制。

  據萬州區市政管理部門介紹,去年,全區就治理農村存量垃圾13.5萬噸;建成了覆蓋全區所有村和涉農社區通村道路沿線生活垃圾收運體系,並在全區39個鄉鎮建立起垃圾轉運站,在白羊、龍沙、李河等地建起7個片區垃圾壓縮站。

  “到年底,全區70%以上的農村垃圾將得到有效收集清運。到明年底,90%以上的農村垃圾將集中收運。”該負責人説,力爭將城鄉所有的垃圾都集中到垃圾焚燒發電廠裏,不讓這“大肚漢”餓肚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