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送牛“入托” 雙帶雙贏 巫溪縣創脫貧新路子

2017-07-26 09:12:25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送牛“入托” 雙帶雙贏巫溪縣創新探索精準脫貧新路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精準扶貧亦是如此。直接注入資金給貧困戶,很多時候還不如將資金打捆投入能夠穩定增收的成熟模式中去,讓貧困戶參與其中,實現可持續增收,確保貧困戶真正脫貧不返貧,打贏脫貧攻堅戰役。

  今年以來,巫溪縣古路鎮在全鎮範圍內創新推行“送牛入托·雙帶雙贏”模式,即利用財政扶貧資金給貧困戶統一購買夏南牛並托養在專業養殖公司,以此帶動貧困戶務工增收、帶動貧困戶發展青貯産業,實現貧困戶和公司雙贏,探索出一條精準脫貧的新路子。

  轉變思路 萌生精準扶貧新點子

  據巫溪縣有關負責人介紹,鼓勵貧困戶發展養殖業,在全國各地都作為産業扶貧的一個重要方式在開展。但是,僅由貧困戶單打獨鬥自行發展還是存在一定不利因素:一是缺乏專業養殖技術,大部分貧困戶只能進行傳統的散養,飼養週期長,經濟效益不高。對於畜禽患病束手無策,成活率不高;二是缺乏圈舍。新建圈舍無疑給貧困戶增加養殖成本;三是無銷售渠道。畜禽可以出欄了卻無法變現,反倒積壓了資金成本。

  “以前鎮上還是存在一些顧慮,擔心因為模式不成熟,鼓勵貧困戶大力發展畜禽養殖,卻不能完全保證貧困戶越線增收,對發展養殖産業扶貧還是有點底氣不足。今年初,我們實地調研了轄區黃陽壩養殖公司,通過和公司負責人深入交流,得知公司運行兩年不到就開始盈利,累計出欄夏南牛400頭,銷售額達600萬元。我們就在想,既然公司有成熟的盈利模式,那麼將財政扶貧資金投進去應該很有賺頭,再將貧困戶‘聯結進去’不就實現利益共享、穩定增收了嗎?‘送牛入托’這個思路就逐漸萌生成形。”古路鎮黨委書記王世明説道。

  一拍即合 公司和貧困戶都贊成

  “説句實話,我們公司一直想擴大規模,就是苦於融資困難。在公司發展壯大的關鍵時期,非常渴望資金注入。看到政府的扶貧方案後,我們對‘送牛入托’的方案很感興趣,對裏面的內容也基本贊同,也很願意和政府合作,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黃陽壩養殖公司負責人介紹,沒有考慮多久,公司就表態同意了。

  隨後,在貧困戶動員座談會上,古路鎮扶貧辦幹部從目前牛製品市場、傳統散養的不利之處等方面闡述了“送牛入托 雙帶雙贏”項目的優勢,還介紹了資金監管辦法、收益分配辦法、日常飼養辦法。

  與會貧困戶聽後紛紛表示“這是一個好政策”。特別是貧困戶鄔大姐聽到公司每年銷售肉牛後會返還貧困戶自籌資金和財政扶貧資金後,激動地表示:“那明年用這個錢繼續這樣搞,豈不是一本萬利呀,明年我還要參加這個‘送牛入托’。”這一句話,逗笑了在場的所有人。

  隨後,全鎮14個村82戶貧困戶就分別繳納了500元的個人自籌資金。經過積極爭取,近120萬元的財政扶貧資金也很快到位。

  五統四管 養殖過程“全程直播”

  經過幾天奔波,精心挑選的166頭牛犢順利運送到了黃陽壩養牛場。

  “快看哦,這些就是我們的牛兒呀,好喜慶哦,還都戴著大紅花呢!”“我看中間那頭牛兒體格最健壯,長膘一定很快,我敢打賭年底的時候它一定最重!”……在鎮上組織的“送牛入托”儀式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喜笑顏開。

  古路鎮和養牛場、貧困戶商定了採取統一採購、統一技術、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統一核算,以及全程監管、專人看管、每日記管、檔案查管這“五統四管”的辦法集中養殖。

  具體來説,就是每個飼養棚都安裝攝像頭,由鎮、村、貧困戶全程監控肉牛的養殖過程;推選出3名貧困戶代表到公司就業並參與夏南牛的購買、飼養及銷售,全程監督;每頭牛建立一個檔案,每天詳細記錄牛在飼養過程中吃了多少料、如何防疫等,每月還對牛稱重並作好記錄;公司提供專門的肉牛“托養”辦公室,鎮扶貧辦和貧困戶不定期抽查現場監控視頻、扶貧資金賬目和肉牛成長檔案,公司無條件配合監督管理。

  公司與貧困戶“三七分成”

  “以前家裏很困難,又找不到增收門路,對於脫貧一點信心都沒有。今年幸好有鎮上這個‘送牛入托’的好政策。鎮裏的幹部給我算了一筆賬:按照現在的行情,年底賣牛的毛收入減去買牛犢花費、飼料費、防疫費、人工費,我們和公司按7比3的比例分成,每個人差不多分得到三四千元。公司給我免費發放了青貯飼料種子,種好後公司統一收購,又有3000多元收入。我還在養牛場務工,一個月就有2000元,脫貧更是沒得問題了!”古路鎮斑竹村的老鄒對今年脫貧充滿信心。

  據古路鎮政府測算,“送牛入托”項目完成之後,年底按照公司與貧困戶3比7的比例分配,“送牛入托”的82戶貧困戶總計可增收35萬元;同時帶動46戶貧困戶發展玉米等青貯産業,增收13萬元;另外解決1名貧困戶在公司務工,增收1.8萬元。82戶貧困戶共計增收50萬元,戶均增收6100元左右。

  “‘送牛入托’模式裏最關鍵的地方,在於財政資金和貧困戶自籌資金永遠不會少,每年都可以循環使用。公司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保證當期資金如數返還,並按照7%保底分紅。我們鎮上會繼續深化和公司的合作,將養牛場變成貧困戶的聚寶盆、搖錢樹,確保貧困戶真正能夠可持續增收。”古路鎮黨委書記王世明對該模式的扶貧效果很有信心。(吳敏 柏奇志 李友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