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銅梁堅定“生態立園、綠色發展”的工業發展理念
原標題:銅梁堅定“生態立園、綠色發展”的工業發展理念 綠色工業更有廣闊“錢景”
銅梁高新區污水處理廠。
從造成小安溪嚴重污染、被國家環保部掛牌督辦,到銅梁工業園成為我市唯一的國家循環化改造重點支持園區,銅梁工業走過的道路曲折而艱辛。
但正是通過認真審視過去發展道路,讓現在的銅梁更加堅定“生態立園、綠色發展”的工業發展理念。目前,該區在已有的工業園基礎上,又著力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全面協調,推動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産業轉換 小安溪不再“臭名昭著”
清晨,小安溪河畔微微潮濕的空氣裏,氤氳著草木的清香。
46歲的唐大琴在蛙鳴聲中走進小安溪畔的重慶長安離合器製造公司的廠房,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以前小安溪河水發臭,我們只好‘逃’到外地去。”唐大琴説,“現在環境好了,水清亮了,家門口有事可做,大家又回來了。”
唐大琴站在家門口,就能聽見小安溪嘩嘩的水聲。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小安溪兩岸的幾十家造紙廠,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但紙廠向河中直排廢水,使河水變成黑綠色,老遠就能聞到怪味。唐大琴説,污水所過之處,魚翻白肚皮,青蛙也不叫。最嚴重的時候,小安溪的水質達到劣V類。沿岸居民不再用河水澆灌田地,大家也不敢再到河邊洗衣,家家戶戶都鑽井抽水用。
銅梁的“母親河”,一度成為涪江流域水資源污染最嚴重的支流,被環保部掛牌督察整治。
現在,幾十家紙廠已基本被關停,一些新的基本無污染的企業開始入駐——如唐大琴現在上班的重慶長安離合器製造公司。這家機械製造企業基本沒有廢水、廢氣排放,生産出的離合器總成外銷30多個國家。更重要的是,企業300多名員工中,有七成家就住在企業周邊。
“紙廠當年能入駐小安溪,是因為它們能帶來稅收和就業,而這也一度成為小安溪治理困難的原因。”當地一位官員説。銅梁區採用“騰籠換鳥”的方式,逐漸引入一些無污染的企業,杜絕污染源同時,經濟仍能繼續保持增長,群眾也能就地務工實現增收,從而大大減少了污染治理的難度。
目前,銅梁嚴格工業企業進入門檻。從去年以來,該區拒絕了二十多家印染、原料藥業等污染企業入駐,限制紡織羽絨、食品加工企業的發展規模。該區目前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製造産業集群、汽車零部件産業集群、新材料新能源産業集群、大健康産業集群、智慧製造産業集群、生態農産品加工産業集群這六大産業,污染小、能源低,帶動就業顯著。
嚴格治污 “空中廠房”讓污水“滴水不漏”
位於銅梁城郊的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花團錦簇,灰色的板式廠房在藍天映襯下更顯簡潔、利落。
不過,這裡的廠房有許多與眾不同之處:每幢廠房外墻上,都水準地鋪設了八九根暗灰色的管道;目前已入駐了十多家企業的廠房,一樓全部是倉庫、辦公室、會議室,二樓、三樓才是生産車間。
為何要建“空中廠房”?
“‘空中廠房’能第一時間發現滲漏、即時搶修,實現污水的‘滴水不漏’。”園區廢水處理站負責人陳華説。
在廢水處理站,記者看到,或灰黑或黃濁的污水,經過二十多道工序後,變得清亮,有的指標甚至高於自來水。
表面處理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材料上鍍上一層金屬膜的過程,可以提高工業品的耐磨、耐腐蝕度,增加其“顏值”。重潤表面處理園作為由市政府、市經信委、市環保局統一定點設立的表面處理集中加工區,讓我市的汽車、信息等産業企業不必再輾轉沿海,就能在本市加工處理。
“市內工業企業對表面處理有很大的需求。但以前表面處理企業分散,污水處理成本高,相關部門也很難監管。”銅梁區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這些企業全部集中到園區後,通過實現“生産線不落地,污水管網不落地”及“建立地下水和土壤的跟蹤評價制度”雙重措施,確保地下水和土壤不受污染。
“我們每天都會仔細巡查,這可不是走過場。”陳華説,“我就是銅梁人,怎麼舍得污染自己的家鄉呢?”
三個循環 垃圾“變廢為寶”
在重潤表面處理園廢水站內廢渣儲藏室,摞著十來個高大的白色密封袋。陳華介紹,袋子裏裝的是經過物理環節處理後,從水裏沉澱下的廢渣。
“廢渣裏面含有金、銀、鉻等元素,提煉出來就又是寶貝。”陳華説,每過一段時間,市內一家工廠就會來拉走這些廢渣,實現“變廢為寶”。
銅梁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説,高新區內的循環利用有三個層次——廢水站的廢渣,是工業廢棄物在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循環利用。
紅旗缸蓋使用的壓鑄造件覆膜砂,在完成覆膜後就成了“垃圾”。但這些“垃圾”被市內一家環保巡迴型企業收購,經過再生處理後又成為該企業再利用的原材料,實現了資源在企業之間的循環利用。
落戶于重潤表面工程處理園的亙巨鋁氧化科技公司,每天會使用大量的水,其中40%是廢水處理站處理後的水,實現了企業內資源的循環使用。
“通過這三個層次的循環,原來的廢棄物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了‘資源化、減量化、再利用’,廢棄物還成了區外幾個企業爭搶的‘香餑餑’。”該負責人説。
瞄準未來 挺進“朝陽行業”
普通人的頭髮一般直徑在0.06毫米,而天齊鋰業生産的鋰帶只有0.05毫米厚,而寬度則超過了130毫米。
這種比頭髮絲還薄的鋰帶可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不僅比傳統鋰電更省空間,其續航能力也達到了500至800公里,是傳統鋰電池的4至5倍。目前,這種輕薄型鋰帶已出口歐美等多個國,廣泛應用於能源、醫療、航天等領域。銅梁則依託該公司,發展新材料、消費電子等新興産業群。
“隨著工業4.0、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工業發展不能再走以資源、要素消耗來換發展的老路,必須實施創新驅動,挖掘新的增長點。”銅梁區政府負責人表示。
目前,銅梁正努力建成輻射成渝、引領全國的大健康産業發展新模式:以大健康産業為先導,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製造、汽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智慧製造産業、生態農産品加工産業集群,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記者手記
發展綠色工業要勇於“破”善於“立”
曾因為發展高污染、高能耗工業而上了環保部“黑名單”的銅梁,現在卻提出要打造“大健康産業”——從不顧環境污染、單方面追求經濟指數增長,到以人和生態的“大健康”為經濟增長點,體現的是當地幹部和群眾“不破不立”的勇氣與智慧。
發展綠色工業,要勇於與落後産業作別。以前小安溪附近的造紙廠,雖然為當地帶來一定的稅收與就業,但其污染已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經濟發展帶來的利益。該區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將造紙廠幾乎全部關停,引入新的低能耗、高就業企業入駐,體現的是産業選擇上的“破”與“立”。
發展綠色工業,要有改變發展方式的智慧。銅梁的表面處理企業,曾處於“家家點火、戶戶冒煙”的分散佈局狀態,污水處理成本高,相關部門監管難度大,污染難杜絕。但在我市對表面處理工藝確有巨大需要的基礎上,銅梁將企業集中到園區,對廢棄物循環使用,降低了企業處理成本,受到企業歡迎;減少了污染排放,群眾叫好;監管難度降低,政府輕鬆——這種發展方式的改變實現了“多贏”。
發展綠色工業,還需要轉變思維方式,著眼長遠、綜合考量。銅梁與我市大部分區縣一樣,處於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這需要當地政府轉變以經濟增長作為唯一衡量發展尺規的舊觀念,對工業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進行綜合權衡,通過破除舊思維、樹立新理念,實現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羅蕓)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