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梁灘河九龍坡區段治理工程走筆
原標題:“為水清岸綠, 必須啃下這塊硬骨頭” —— 梁灘河九龍坡區段治理工程走筆
近日,九龍坡區在梁灘河板凳橋河段試驗利用“微納米曝氣裝置”進行河道淤泥和水體富營養化治理。
梁灘河九龍坡區段水系圖
7月26日,雖是上午9點多鐘,但氣溫已經很高,行走在梁灘河邊已是汗流浹背。來到有著800多年曆史的童善橋下,記者發現昔日污濁、散發著臭味的河水已變得清澈、基本沒什麼異味。
童善橋屬沙坪壩區西永鎮,是梁灘河出九龍坡的第一站,在這裡可以最直觀地看到河流治理的效果。
全長88公里的梁灘河是主城區次級河流治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它是我市主城區流域面積最大、流程最長的次級河流,經九龍坡、沙坪壩、北碚3區15個街鎮,在北碚毛背沱匯入嘉陵江。它也是污染類型最多、治理難度最大的次級河流,尤其是九龍坡段污染類型多樣,有畜禽養殖污染、工業污染、生活垃圾及生活廢水污染,一些地方雨污分流不徹底、污水管網體系不完善,缺乏補水來源,河流自凈能力差。多年治理中,這裡的水質始終無法穩定達到其水域功能要求的地表水Ⅴ類水質。
梁灘河治理是我市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的一部分。這裡的治理工作現在進行得怎樣呢?當日,曾多次採訪過梁灘河治理情況的記者一行冒著酷暑再探梁灘河。
為水清岸綠
再硬的“骨頭”也要啃
九龍坡區環保局污防科科長劉斌告訴記者,“一年多來梁灘河變化很大,經過沙坪壩區環境監測站監測,交界處斷面的水質除了氨氮和總磷還不能穩定達標外,其餘指標均達到地表水Ⅴ類水質要求了。”
去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強調,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這對我們來説既是巨大的動力,也是巨大的壓力。不管如何,這塊硬骨頭我們必須啃下!”九龍坡區環保局副局長謝軍介紹,九龍坡區經過全面清查難點重點,已經制定了《梁灘河九龍坡區段水環境達標整治實施方案》。
整治方案主要包含流域污水綜合治理、流域生態環境重建、生態濕地建設、中水回用、河道清淤及海綿城市建設等幾個方面。
記者在含谷鎮看到,白含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容提標建設已進入調試階段。設施投運後,配套建設了污水截流管網,日處理污水總量將新增2萬立方米,基本能滿足白市驛、含谷兩鎮居民的生活污水處理需求。梁灘河在該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將得到有效治理。
“這項工程建設很費週折。”重慶高新區開發投資集團設計部負責人陳棟介紹,截污幹管在施工過程中必須穿越成渝鐵路客運專線,可《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城市市區高速鐵路兩側10米範圍內均為安全保護區,不能進行開挖等施工作業。如何讓截污幹管穿越成渝鐵路客運專線,讓建設者費盡心思。
時間緊、任務急、難度大,設計的方案改了又改,陳棟和他的團隊先後往成都鐵路局跑了7次進行溝通磋商,最後以依據千斤頂原理設計、不用開挖的“頂管施工”方案獲得批准並成功實施才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啃“硬骨頭”要配副好“牙口”
在梁灘河板凳橋河段,記者發現幾處水面像燒開了似的冒泡翻騰著。看到記者疑惑的眼光,劉斌笑著説,“我們正在試驗一種從國外引進的新技術,主要用於河道淤泥和水體富營養化治理。”
梁灘河部分河段淤積嚴重,這導致水體嚴重富營養化,不解決淤泥問題就治不好梁灘河污染。
過去處理淤泥的方式大多是利用人工或機械開挖清理,不僅費時費力,還會對河道造成破壞,挖出的淤泥在清運及填埋過程中也易造成二次污染。
今年6月,九龍坡區在梁灘河含谷場鎮段開始試驗利用“微納米曝氣裝置”進行河道淤泥和水體富營養化治理。這種裝置在攪動淤泥曝氣的同時,會將裝置內的生物菌及生物酶散播到周邊100米的水體中。生物菌以淤泥中營養物質為食,生物酶則氧化分解有機物,從而實現對淤泥的清理。
“現階段實驗效果不錯,而且運營成本較低。即使加上裝置和材料錢,也比過去的方式省錢省力,若試驗成功將很有推廣價值。”劉斌指著河中翻滾的浪花告訴記者。
“這個東西硬是要得,只用了個把月,河裏就能看清1米多深了。”見記者一行正在觀察河中的曝氣裝置,河邊的居民劉尚慶也主動過來交談。
要啃下樑灘河治理這塊“硬骨頭”,僅靠埋頭苦幹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副好“牙口”。為此,治理者們不斷改革創新,採用了諸多類似“微納米曝氣裝置”這樣的新技術、新方法。
在擬於今年底建成的“梁灘河板凳橋—童善橋生態濕地”旁,重慶高新區開發投資集團副總經理李寅旺告訴記者,他們還將另外再恢復和建設6個濕地,形成濕地網,利用濕地的生物“過濾”凈化功能,並結合“微納米曝氣裝置”等新技術,進一步改善梁灘河水質。
橡膠壩、生態護坡……
整治支流招數多
記者來到梁灘河支流宋家溝時,正值烈日當空,可河道裏依舊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清理土石方、安裝截污管道、利用“石籠擋墻”修建生態護坡……
“對於河流生態系統脆弱的梁灘河來説,重構流域生態系統非常重要。而整治支流,是其最基礎的工作。”謝軍介紹。
據了解,梁灘河九龍坡區段的主要支流都在實施清淤、截污管道鋪設及生態護坡修建等工程,其目的就是從源頭上截斷梁灘河的污染源。
梁灘河流域地處中梁山和縉雲山之間的槽谷帶,暴雨時節,極易在短時間內形成洪災。
在宋家溝施工現場,負責人李信偉給記者講了他的一段親身經歷:今年5月,暴雨後一場洪水席捲了宋家溝工地,他來不及退到安全地帶而被捲入河中,所幸他水性不錯,再加上及時抓住岸上工人拋來的繩索,這才沒被洪水沖走,但身上卻多處擦傷。
基於洪澇災害的多發性,梁灘河的治理者們也考慮到了河道的行洪排澇問題。
“我們嘗試通過多管齊下重構流域生態系統來解決問題,比如在河道上設置8級橡膠壩的方式來解決行洪需求。”謝軍説,“缺水時,橡膠壩充氣為河道蓄水;洪水來時,橡膠壩則放氣,為河道泄洪。”
此外,在整治過程中,採取河道邊坡修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結合的石籠擋墻,利用植物護坡、治污的特性形成生態柔性整體護面;再建一條排污管道,加大排污容量;在治理方式上新實施了河長制,將突擊式治水向制度化治水轉變,等等。
“我們的近期目標是在兩三年內,實現梁灘河九龍坡段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Ⅴ類水質。為此,不管這塊骨頭多硬,我們都要啃下它!”謝軍的語氣中透著堅定。
夕陽西下,記者的採訪即將結束,可人們的自信與熱情仍感染著我們。再探梁灘河,我們看到了治理者們克服困難的決心與智慧,我們期待著梁灘河碧波盪漾、水美魚歡的那天早日到來。
記者手記>>
梁灘河治理應引入“海綿城市”建設思維
李詩 陳維燈
再訪梁灘河治理,記者深切感受到,在城鎮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地表徑流量大幅度增加引發的洪澇積水、水系生態退化、水污染加刷等問題,是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中最突出的問題。
然而,從梁灘河近些年的治理情況來看,以污水截流為主的方式治理效果有限。這是由於這種“硬”排放方式無法保證徹底截留污水入河,一旦有污水進入河道,則已行措施大都難起作用。
如此看來,引入海綿城市建設思維應該是治理梁灘河的一個好路徑。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它要求利用植草溝、滲水磚、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軟”截流措施,下雨時像海綿吸水一樣通過吸水、蓄水、滲水、凈水,截住大部分地表徑流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2015年10月,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我市也是首批16個試點城之一。
因此,在梁灘河治理過程中,應引進海綿城市的“滲、滯、蓄、凈、用、排”等功能進行整體規劃,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大幅降低地表徑流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系統實施污水截流、底泥疏浚、水體補充、護岸美化等生態修復治理方式,才能夠有效防止污染反彈,從而實現河道治理和海綿城市協同建設的目的。(李詩 陳維燈)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