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這30所虛假大學 3所打重慶旗號
原標題:網絡虛假大學調查:兼職大學生爆料“歪”大學招生 每天打10多小時電話忽悠
·四川省教育廳正加大力度與公安、網監等部門協作,嚴查虛假大學
·提醒考生和家長切記不要相信沒填報卻“從天而降”的錄取通知書
名詞解釋
虛假大學: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是以製造假大學網站來進行欺詐,根本沒有註冊,也沒有校舍,沒有師資,其性質就是網絡詐騙,和網絡電信詐騙、金融詐騙一樣。
野雞大學:
上大學網創始人夏雪認為,“野雞大學”是指不具備頒發學歷文憑的機構,大多有實體存在,卻以大學名義招生,頒發所謂的文憑學歷。
高校分三類:
目前,國內高等學校主要分三類,一類是授予全日制文憑、學位的學校,這類學校列入計劃招生,學生畢業獲得國家承認的文憑;另一類是授予成人文憑的學校,這類學校進行成人高等教育、自考助學等;還有一類是進行高等教育培訓,不授予學歷文憑,只有培訓結業證書。
在錢鐘書先生的《圍城》中,“克萊登大學”成了遠近聞名的“騙子”學校。隨著2017年高考成績的公佈,估分填志願、高校錄取工作開展,一批騙子大學又蠢蠢欲動。
此前,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公佈了一批虛假大學名單。高考錄取期間,四川省教育廳也正在加大力度,與公安、網監等部門協作,嚴格查處虛假大學。同時還成立了網上巡查小組,通過巡查比對,查處虛假大學、野雞大學。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在對虛假大學進行走訪和調查中發現,這些虛假學校的目標為高考落榜生,通過忽悠、口頭承諾等方式進行行騙,最終售賣虛假文憑斂財。有學生向記者爆料,自己曾為虛假大學兼職招生,每天要打10多個電話忽悠,招滿幾十人後會有不到百元的提成。而在老師眼中,虛假大學為了招生,甚至偽裝成中學生混進教室發傳單……
一個又一個的事實證明,在學生、家長警惕性越來越高的現在,虛假大學這個一戳即破的謊言,依然有著奇特的吸引力。
A走訪
15所假大學冠以“四川”之名
多在網上活動 找不到真實地址
梳理此次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披露的中國虛假大學名單,其中有15所以“四川”作為校名開頭。其中的部分學校,此前亦被民間機構曝光。
這些冠以“四川”之名的虛假大學究竟在哪?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除四川經濟管理學院仍有官方網站外,其餘學校則難尋蹤跡。通過其所謂官方網站、網友爆料、民間機構發佈地址等等途徑,記者走訪了部分學校,它們均未真實存在。
調查1:四川中山學院
號稱佔地200畝 學校地址卻是居民區
在百度搜索“四川中山學院”,會出現提示:“您搜索的學校名稱不在教育部公佈的全國普通高校名單中,媒體披露其虛假辦學,請謹慎辨別!報考前可以到教育部官網查詢具有招生資格的高校名單”。
目前,“四川中山學院”的官網已經無法進入。而在半個月前,該網站還未被屏蔽時,記者登入發現其最近更新的新聞為2015年。官網介紹:四川中山學院,具有獨立頒發畢業文憑資格,以文科為主,工、理、管、經、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創建於1972年,建校三十五年來,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
網站顯示,該校地址位於成都市金牛區光榮西路11號。
記者找到這個地址。由一條小巷進入,抵達後發現是一片居民區。附近住戶説,“這裡哪有啥子佔地200多畝的學校哦,假的!”
隨後記者又撥打了該校公佈的招生熱線和辦公室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求證
真學校是不定期辦公益培訓 假學校直接冒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個地址,此前確實曾存在一個“四川中山學院”,該校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學校從2003年就開始做公益培訓,每年對30名鄉村女教師進行免費英語培訓,至今已持續10餘年,“我們從未説過自己是大學,也沒有官方網站”。
有意思的是,網上的“四川中山學院”稱,其在國家教育部備案,具有獨立頒發畢業文憑資格,是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不過,記者根據其公佈的學校代碼查詢,它僅是一所“非學歷教育機構”。
此前,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四川以前確實有“四川中山學院”,屬於非學歷民辦高等教育培訓機構,不是普通高校,不能招收學歷學生,也不能發放學歷文憑。在2008年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的行政審批權下放到市(州)政府後,就由成都市教育行政部門管理。
去年9月,成都市教育局在官網上發佈了《2015年度市管民辦學校學情況登記檢查結果》,記者看見“四川中山學院”位列其中。年檢結果為通過。
記者了解到,真正的“四川中山學院”全稱為“民革四川省委會中山學院”。民革四川省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的地址確實在金牛區光榮西路,學校不定期舉辦公益培訓,並非普通高校,“最近都沒辦培訓了,校舍租給了一個幼兒園”。
調查2:四川經濟管理學院
網站做得有模有樣 1月7日還在更新
在網絡上搜索“四川經濟管理學院”,也會彈出虛假大學的提示。該所學校也上榜了四川虛假大學榜單。
不過,記者發現該校也有“官方網站”,且一直在運營,最近更新時間是今年2月26日。其網站介紹:學院經國家教育部備案,工、理、管、經、文、藝、農等多學科綜合發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以傾力打造“東方加州理工學院”為辦學願景”。
做得有模有樣的“四川經濟管理學院”網站。
同時,該網也稱,學校是四川科技職業學院下屬骨幹二級教學單位之一。中專學習期間可套讀大專,取得中專和大專文憑,亦可參加國家高考,優先升入四川科技職業學院,畢業後獲國家普通大專文憑。
該校在官網上公佈的地址,與四川科技職業學院的地址相同。在學校風采一欄,也用的四川科技職業學院的校園風貌,但並沒有留下招生電話。在通知公告欄中,今年1月7日更新了一條名為“關於2015年全國職稱計算機考試及培訓的通知”。點擊發現,內容只有一句話:關於2011年全國職稱計算機考試及培訓的通知。
求證
校名是高倣 “官網”也是高倣
在搜索“四川經濟管理學院”時,記者還發現另一所名字頗為相同的學校——“四川省經濟管理學校”。該校官網首頁即標注出自己是四川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的“中高銜接部”,其學校介紹與此前搜到的“四川經濟管理學院”相同。
這兩所學校究竟誰是真實的?四川科技職業學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四川省經濟管理學校”與“四川經濟管理學院”校名一字之差卻並無關係。同時,該負責人還明確表示,只有“四川省經濟管理學校”才是自己的中專部,希望各位同學和家長“不要上當受騙”。
調查3:四川華商學院
真學校不堪其擾 每年都被問是不是假大學
上個月,成都華商理工職業學校在其官網上發佈了一封“關於虛假大學的嚴正聲明”。每年畢業季,這所職校的辦公室,總會接到來自學生、家長和媒體的電話,詢問其是否為虛假大學。
一切都因“四川華商學院”而起。目前,網絡上已搜尋不到“四川華商學院”的網站,但仍能在多個平臺上找到其地址:成都市紅星中路布後街1號。
順著地址,記者在布後街來回尋找了3圈,均未發現學校的蹤影。一位在布後街工作超3年的市民告訴記者,自己從未聽説過該學校,也沒有在寫字樓中看見過該校的名字。
求證
教育局確認無該學院 網站備案號是貨運代理公司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四川華商學院”此前公佈的電話已為空。過去的官方網站備案號實際上是成都某貨運代理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此前,成都市教育局行政審批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成都市教育局管轄範圍內的學校,只有一所成都華商理工職業學校,並沒有四川華商學院。”
記者在成都華商理工職業學校的聲明中看見, 成都華商教育集團目前由大、中專學歷學校(成都華商理工職業學校)以及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成都華商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涼山華商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組成。
B講述
兼職大學生:
每天打十幾個小時電話忽悠人
“離開時我告訴他們都不要來”
幾經輾轉,記者聯繫上了在成都某大學讀書的賀斌(化名)。如今已經大三的他,曾在大一暑假期間做兼職時,誤成了某虛假大學的招生電話員。時隔兩年,當年的經歷仍然讓他記憶猶新。所以至今遇到虛假大學的新聞,他都會仔細留言,警告那些學生和家長,小心辨別,不要上當。
“當年本來是準備報警的。”大一暑假,賀斌和另外一個女生,經人介紹,成為某聯合大學的招生人員,主要負責電話聯繫目標受眾,“上班”第一天,這個耿直的小夥子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首先是招生對象,賀斌和同學負責的是廣安岳池的初中畢業生,對照著長長的名單,一個個打電話,問對方有沒有興趣過來讀書,學制有五年,也有三年,甚至可以暗示,不用來上學,畢業時就能拿四川另一所正規大學的本科畢業證。“我也是中考、高考過來的,這樣不通過正規渠道填報志願直接入學的程式,有點奇怪。”
其次,高昂的學費也讓賀斌咂舌,“一年是一萬往上走,這比一般的大學都要高。”而真正讓他覺得驚異的,是學校近乎“瘋狂”的招生行為。“老實説,有點恐怖。”賀斌記得,那時候,他們被要求一天打十幾個小時的電話,遇到有就讀意向的學生,就留下聯繫方式,轉給其他老師接洽,有時候,一天也沒有幾個這樣的學生,這時,他們就會被“老師”罵,“罵得挺難聽的,説我們話術不對,沒用,連電話忽悠人都不會。”
相比瘋狂的招生, 對這些兼職學生,“歪學校”又是吝嗇的,賀斌和同學的報酬,按照有意向學生的數量算,在不同的區間內,從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幹了十多天后,賀斌選擇離開,“倒不是因為報酬低或者是老被罵,而是發現這就是在騙人,過不了心裏那關。”
知情人士向記者爆料歪大學招生騙局。
彼時,對於虛假大學,賀斌沒有太多的認知,在離開前,他偷偷給那些有意向的學生打了回訪電話,“告訴他們都不要來,好好讀書,堂堂正正進大學。”
高考學生:
差點就去讀了假大學
“考200多分收到三份錄取通知書”
王小斌(化名)是重慶三峽學院體育專業的大學生,這所位於長江上游中心城市萬州區的大學,是他復讀一年之後考上的。第一次高考後,總成績235分的他,明明剛剛上專科線,卻一下子收到三份錄取通知書。
“現在想想,其中有的是虛假大學、有的是野雞大學。”王小斌的媽媽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孩子出去工作又還太小,能有個學校呆著,學點技術是最好選擇。
在王家人的記憶中,收到的三份錄取通知書,有一所自稱是位於湖北宜昌的警官職業院校,兩所是位於四川的,名字中包括“經濟貿易”字眼的學院,儘管具體學校名字已經説不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三所大學都在那本高考填報志願的“大厚書”中找不到,而且,也沒有招生代碼。
當然,隨著錄取通知書而來的,還有招生電話,“就説讀兩年拿本科文憑,教育部認定的,一年要一萬多的學費。”王媽媽告訴記者,王小斌本來不願意復讀,和另外一個同學一起,跑到成都找那兩個學校,“結果地址是假的,根本就找不到。”
後來,最終選擇復讀的王小斌成為體育特長生,踏實學習一年後,上了本科分數線,成為一名大學生,“還好當時沒有去那些假大學,不然就被騙了。”
考生家長:
提著錢去北京運作
吹得天花亂墜就是不讓看學校
不僅僅是孩子,在讀大學這種“家庭大事”面前,有家長也差點中招。王小斌的媽媽記得,當年兒子班上有個女同學的高考分數也是200多分,孩子家長接到電話説是有“能人”能幫著把孩子“運作”進軍校,但是要先在另外一所學校呆兩年,“那是一所在教育部公佈的高校名單上找不到的學校,女孩的爸爸還是想試一試,提著一袋錢就去了北京。”
記者隨即聯繫上這位父親,對於當年的事,他印象深刻。在北京,這位父親跟著所謂的“能人”,出入在各種高檔餐廳和酒店,“能人”吹得天花亂墜,孩子進軍校沒問題,先在另一所學校學兩年,再轉學,以後能成軍官,國家包她一輩子,總體花費在20萬左右。“但就是不帶我去看看學校,最後在一次飯局中間,我溜出來,直奔機場回了四川。”
中學老師:
對“歪”大學防不勝防
“他們的人會穿著校服混進教室”
事實上,這樣郵寄通知書到學生手上已經是“假”大學招生中的靠後環節,在此之前,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溜進學校,直接和學生對接。
“防不勝防!”四川隆昌一所高中的班主任老師周婷(化名)説,她和同事向來對這樣的假大學深惡痛絕,除了提醒學生和家長嚴格走正常的報考程式外,學校也不斷在加強管理,嚴禁非學生教職員工的社會人士在教學時間進入學校,可是”歪”大學的對策也不少。
周婷告訴記者,這些招生人員普遍年紀不大,背著大大的書包,穿著相似的校服,混在上課學生中溜進學校。一般而言,他們會選擇在午休時間,直接進入教室,面對面地和高三學生交流,“那時候老師不在,學生都在午休。”方式上,招生人員會讓學生填問卷調查表,內容涵蓋姓名、年紀、聯繫方式等基本信息,以及對哪些專業感興趣、對大學的期待等。
“搞得像模像樣的,對於低分學生而言,具有吸引力。”對於表現出興趣的學生,招生人員在留下聯繫方式後會進行回訪,其噱頭普遍是“不需要高考分數,可以辦理大專、本科學歷文憑”,或者是有的專業存在計劃外招生名額,邀請學生前去學校面試,還有某些“能人、熟人推薦報考某某大學或學院。”
另一方面,除了針對高考低分考生,不少虛假大學的手,還伸向了中考學生。陳宏是巴中的一名中學語文老師,對於這些“歪”大學的招生手法,她所遭遇的和周婷相似,招生人員裝作學生混進學校、發傳單和做問卷,將未來吹得天花亂墜。
“什麼不用去擠高考的獨木橋,一樣拿到重點大學的本科文憑;有內部指標、預留名額可以將學生操作進大學。”但是相同的是,不管是哪條路,都需要先去一所學校呆個一年半載,“這些學校,有的在網上有官網,進入後有在線諮詢、在線報名等欄目。”陳宏自己查過,這些許給學生一個美好未來的學校,都在教育部公佈的高校名單上無跡可尋。
所幸,兩位老師身邊,還沒出現過受騙的學生,“我們一直教育學生,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敲開大學的門,旁門左道行不通。”周婷坦言,除此之外,在家長群裏老師也會轉載不少關於虛假大學的報道,提醒爹媽們不要病急亂投醫。“這樣的騙局,一不小心,毀掉的就是一個孩子的青春,所以老師和家長都要慎重。”
C對話
上大學網創始人夏雪:
虛假大學涉及買賣文憑 形成産業鏈
2013年到2016年,上大學網總共發佈了6批全國的虛假大學,挖掘了400余所假學校。
在創始人夏雪看來,虛假大學“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她告訴記者,虛假大學的網站造假成本極低,很多網站都“山寨”了正規學校。而且這幫制假團夥非常懂心理學,給學校取的名字一個比一個高大上。
她認為,虛假大學實際上比“野雞”大學危害更大。虛假大學是指子虛烏有的大學,靠售賣假文憑掙錢,其外在形式為一個抄襲正規大學內容的網站。“野雞大學”是指不具備頒發學歷文憑的機構,大多有實體存在,卻以大學名義招生,頒發所謂的文憑學歷。“虛假大學涉嫌買賣文憑,很多虛假大學都和假證機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形成完備的産業鏈。”
夏雪告訴記者,虛假大學針對的人群主要是落榜考生、邊遠地區考生和復讀生,它們到處蒐集考生信息,通過電話、郵件、qq等工具買賣文憑,售價在幾百到幾千元不等。她説,通常情況夏,高考生通過正常渠道填報志願,不會成為虛假大學的受害者,“只有那些相信花錢能買到文憑,才是它們的目標”。對於落榜考生來説,復讀、自考才是其進入學校拿到文憑的出路。
“培訓機構正成為虛假大學冒名的重災區。”夏雪説,據其了解,已有部分培訓機構在境外註冊了假網站,秒變國外虛假大學,以此進行忽悠。
教育專家熊丙奇:
“虛假大學”為何屢禁不止?
司法機關應加大監管查處力度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虛假大學,是以製造假大學網站來進行欺詐,根本沒有註冊,也沒有校舍,沒有師資,其性質就是網絡詐騙,和網絡電信詐騙、金融詐騙一樣。
“對虛假大學現象進行治理,應該由司法機關進行嚴厲查處,及時在網上發現虛假大學網站,登出網站,並順藤摸瓜剷除詐騙團夥。”熊丙奇表示,“虛假大學在網上招搖過市,不得不説,與監管、查處主體不清楚有關,這不屬於教育部門監管,而屬於司法監管的範疇。”
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部門加強信息公開,讓考生和家長了解不同高等教育機構的性質。目前,國內的高等學校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授予全日制文憑、學位的學校,這類學校列入計劃招生,學生畢業獲得國家承認的文憑;另一類是授予成人文憑的學校,這類學校進行成人高等教育、自考助學等;還有一類是進行高等教育培訓,不授予學歷文憑,只有培訓結業證書。
“我國每年高考中出現的招生詐騙,主要就是把第二類和第三類和第一類混淆,欺騙考生不要高考成績,可以上名校,拿一樣的文憑。”熊丙奇坦言,對於這類欺詐,考生和家長只要理性分析學歷類型,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就可以防患。
D求證
四川109所正規高校
沒有以“經濟貿易”為名的大學
“在四川教育網(http://www.scedu.net)上公佈有四川省內高校109所,此外還加上一所電大。”四川省教育廳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考生報考前可以到教育部官網、四川教育網查詢具有招生資格的高校名單。
記者在四川教育網上查詢發現,四川省內109所高校中,有四川財經職業學院,沒有四川財經管理學院;有成都醫學院、川北醫學院,沒有四川江州醫學院;有西南科技大學,沒有成都科技學院;更沒有以“經濟貿易”為名的大學。
“每一年都有‘野雞大學’被曝光,每一年也有學生打來電話諮詢。”該工作人員介紹,考生報考前可以到教育部官網查詢具有招生資格的高校名單,四川教育網(www.scedu.net)和四川教育考試院(www.sceea.cn)也會發佈省內的招生政策和信息。
此外,普通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必鬚根據省教育考試院核準備案的錄取新生名冊才能填發,這些錄取信息在省級招辦和市縣招辦、招生高校官方網站上均可查詢,如查不到,那麼“錄取通知書”可能造假;考生分數上了相應的省控批次線,才有可能被院校錄取。如果沒有上線,而收到了相應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則可判斷是假的。
回應:
四川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
沒填報卻“天降”錄取通知?切記不要相信
正值高考錄取季,考生和家長如何鑒別虛假學校,虛假錄取通知書,記者就此採訪了四川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相關負責人,如何確認自己上的是否是正規大學?考生可以在四川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上查找到正規大學名單,第二,只有通過正規高考志願填報系統填報的高校才是正規的高校。同時,省教育廳官方微信上還專門曬出了各大正規院校錄取通知書籤發人的名單。
該負責人提醒,現在出現的不少虛假大學都是存在於網上,多數是只有網站沒有實體,根據網上提供的地址到現場調查後,經常發現是別的機構,甚至還是火鍋店。省教育廳提醒考生和家長不要相信網絡虛假信息,切記不要相信沒有填報卻“從天而降”的錄取通知書。
“高考錄取期間,省教育廳正在加大力度,與公安、網監等部門協作,嚴格查處虛假大學。同時還成立了網上巡查小組,通過巡查比對,查處虛假大學、野雞大學。”
封面新聞記者 殷航 杜江茜 張崢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