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15區縣現輕度旱情 重慶投入1200萬元抗旱

2017-08-05 17:32:55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高爽 | 責編:李勝蘭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7月16日以來,重慶市出現持續連晴高溫天氣,致使榮昌、永川、潼南、豐都、江津等23個區縣土壤出現輕度缺墑,潼南、銅梁、合川、南川等4個區縣部分地區土壤出現中度缺墑。截至今日,共有長壽、墊江、潼南、榮昌、大足、北碚、璧山、綦江、豐都、江津、永川、南川、萬州、武隆、黔江等15個區縣出現輕度旱情,47.30萬畝農作物受旱,2.10萬人、0.90萬頭大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領導重視 提早部署防範   

  面對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陳敏爾、市長張國清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加強抗旱工作領導,落實責任,全力確保抗旱保飲水、保農業生産用水。市委常委、副市長、市防指指揮長劉強及時作出批示,要求採取有效抗旱措施,保障好人飲用水和農田供水。市防指副指揮長、市水利局局長吳盛海及時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抗旱工作。8月4日,市水利局局長吳盛海組織召開全市水利工作專題會議,聽取旱情彙報及抗旱工作情況,分析研判了旱情趨勢,並作出週密部署。會後,市防指秘書長、市水利局副局長劉正平緊急召開全市抗旱規劃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工作座談會,召集永川、南川等19個區縣水利(水務)局局長以及市水利局相關處室,進一步分析總結了當前抗旱規劃工程建設管理等情況,並對抗旱減災提出了工作要求。針對重慶市持續高溫連晴天氣,伏旱有發展趨勢,市防辦在伏旱尚未露頭時,于7月18下發《關於切實做好抗禦高溫伏旱的通知》,提前佈置防範工作;于 26日再次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值守,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旱情監測,及時收集掌握旱情動態和抗旱行動等旱情信息。   

  強化會商 緊盯旱情發展  

  自7月16日以來,市防指高度關注全市墑情、旱情發展趨勢。7月24日、 27日、31日、8月2日,市防辦組織長江委水文上游局、市氣象局、市農委、市水文局、市水管總站、市防汛抗旱搶險中心等單位,針對全市高溫連晴天氣及時會商研判旱情趨勢,指導區縣做好抗禦高溫伏旱各項工作,同時嚴防強對流天氣、局部點暴等導致的次生災害,做到防汛抗旱兩手抓、兩不誤。

  隨著高溫晴熱天氣持續,針對旱情發生發展,市防辦督促區縣,重點關注高山地區、喀斯特地貌區、煤礦採空區、水利工程匱乏區、避暑納涼區等區域供水狀況,及時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城鄉生活、生産、生態用水需求。   

  積極行動 多措並舉抗旱  

  自7月18日起,市防辦工作組一直在潼南、銅梁、大足、榮昌、永川、璧山、合川、江津、綦江、南川等10個區縣及萬盛經開區開展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專項督導檢查,並對各區縣開展旱情核查,指導抗旱減災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高峰時投入抗旱人數3.4萬人、送水車153輛、泵站127處;累計投入抗旱資金1200余萬元。潼南區政府派出10個工作組,深入各鎮街拉網排查,核實旱情,制定針對性的抗旱措施。忠縣緊急啟動蘇家水廠(長江幹流提水),全力保障城區居民用水;7月31日以來,採用車輛送水澆灌茶葉基地300畝、利用滴灌和引水澆灌新立果園基地1200畝,該縣已澆灌農作面積共7435畝。璧山區水務局合理調度山坪塘水源,指導群眾利用機電井、抽水泵生産自救;並會同農業部門加強對農業生産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大力推廣抗旱生産技術,幫助農民科學抗旱。該區共投入抗旱人力4000余人,投入抗旱泵站20余處,機動抗旱設備200台套,機動運水車輛3台,完成抗旱澆灌面積3000余畝,旱情正得到有效緩解。目前,受旱區縣社會穩定、人心安寧。(供稿 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向珈慰 編輯 高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