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能源環保>正文

璧山觀音塘濕地 “水下森林”讓水能“呼吸”

2017-08-08 11:26:55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璧山觀音塘濕地藏著一個秘密 “水下森林”讓水能“呼吸”更清澈 公園水生態修復年底完工,數十種水生動植物形成完整生態鏈,讓水體有自凈能力

【能源環保 列表】璧山觀音塘濕地 “水下森林”讓水能“呼吸”

璧山觀音塘濕地公園的清波綠水。本報記者 苑鐵力 攝

【能源環保 列表】璧山觀音塘濕地 “水下森林”讓水能“呼吸”

濕地公園內,工作人員清理湖面。

  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事關重慶長遠發展,事關國家發展全局。要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環保行動,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推動城鄉自然資本加快增值,使重慶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習近平2016年1月在重慶調研時的講話

  一張報紙放在水下1米—1.5米,還能清楚認字讀報,這對水質的要求得有多高?璧山觀音塘濕地公園的湖水,就在按照這個標準打造。

  8月1日早上,郭元喜帶著6歲的孫子從沙坪壩雙碑來這裡玩耍。這裡的水域和很多公園不一樣:水質清澈,有多種水生植物,還有各種魚類、螺螄。“就像水下森林。”郭元喜説。

  郭元喜所説的“水下森林”,正是璧山正在實施的觀音塘濕地公園水生態修復項目,這在重慶是第一個。

  “我們要讓水能呼吸、會呼吸。”璧山區環保局副局長羅俊解釋説。

  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始進行調試,年底有望完工。

  “水下森林”的神秘世界 裏面藏著幾十種水生物

  觀音塘濕地公園位於璧山城區兩岔河下游,平均水深2.2米,水體面積為4.3萬平方米。

  負責打造“水下森林”的是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重慶區域經理仲麗萍介紹,公園水生態修復項目採用的是清水型生態系統構建技術。簡單來説,就是以生態系統中完整的食物鏈為基礎,即從初級生産者到水體最高消費者,充分利用食物鏈攝取原理和生物間的相生相剋關係,利用沉水植物群落、魚類群落、底棲動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及岸帶植物群落,構建完善健康的生態群落結構,從而維持生態平衡,達到水體中營養鹽的轉移及削減,改善及提升水質。

  璧山區為何要實施這個項目?羅俊説,很多公園的水底,除了泥沙之外,頂多有一些魚類。“一旦有稍大一點的來水,不但來水沒有治理,還會帶走泥沙流向下游。”觀音塘濕地公園的出水口,就是璧山的母親河——璧南河。

  “如果不治理,就會對璧南河形成污染,沖刷的泥沙還會抬高河床。”羅俊説,實施這個項目,就是要讓水體有自凈能力,“就像人一樣,讓它會呼吸、能呼吸。”

  目前,觀音塘濕地公園“水下森林”已有15種水生植物、30多種水生動物,初步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水下生態鏈。

  “今年下半年基本完工之後,大家就能一睹水下森林完整的模樣。”羅俊説,屆時將呈現出一幅魚兒嬉戲、岸綠蛙鳴的“水下森林”和“水下草原”的景觀,“我們的目標是,報紙放在水下1米—1.5米,能清楚認字讀報。”

  水下的“弱肉強食” 每種水生物都有天敵

  目前,觀音塘濕地公園水生態修復項目已開始生態系統穩定性調試,治理效果已經顯現:我們走在公園的廊橋之上,稍一彎腰,就能看見湖水裏茂密的水草和悠遊的魚蝦,水質清澈見底。

  在整治之前,湖邊也有很多親水植物,如水生美人蕉、蒲葦、睡蓮等,但湖水之下卻極少有植物生長。

  仲麗萍説,觀音塘濕地公園的來水,除了下雨形成的地表來水,就是璧山境內的幾條小溪。以前是來水帶來什麼,湖裏就生長什麼。

  “整治之前,這裡的水質是IV類,現在主要指標已經達到了近II類。”

  不過從IV類到近II類,這種變化的背後卻異常艱辛。

  “生態鏈的構置,得讓每種生物都有天敵。”仲麗萍説,因此這裡種什麼水生植物、投放什麼水生動物,都有研究和技巧。比如,現在水裏有苦草、黑藻、伊樂藻、水毛莨、竹葉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投放目的是增加水體的自凈能力。

  這些品種不少都是從外地引進的,首先種植之後得觀察是否水土不服,確定適應重慶當地環境之後,再擇優選擇品種。但如果這些水生植物繁殖過多,會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因此,就需要投放魚類等水生動物,“璧山溪水裏的鯽魚比較多,它們非常喜歡吃水草。”

  同樣的,如果鯽魚等食草性魚類過多,就會吃光水草。因此,又要投放食草性魚類的天敵烏魚、鯰魚、鰱魚等追擊型魚類來維持生態平衡。

  另外,無齒蚌、褶紋冠蚌、銅銹環棱螺之類的貝殼,也被引入了湖中,它們的作用和追擊型魚類一樣——吃掉對水生植物破壞性極強的福壽螺。

  調試,就是要保證水下食物鏈的平衡性。

  打造水生態館 騎車感受VR美景

  沒有任何宣傳,觀音塘濕地公園裏的“水下森林”靠著口口相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

  “鄰居的娃兒給我孫子説,湖裏有好多魚,他就天天鬧著要去。”家住璧山的黃仁華説,只要不下雨,傍晚帶著小孫子去濕地公園基本是他每天的固定節目。

  “生態文明建設,最好的宣傳就是讓百姓親身感受到變化。”羅俊説。

  享受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還需要提升百姓的生態文明建設意識。羅俊介紹,觀音塘濕地公園正在建設水生態館。水生態館將以生態為主線,在深度理解人、文、水三者基本關係的基礎上,圍繞“水和諧”的理念,展示全球水環境、水生態系統、水生態修復、水生物多樣性保護、重慶水文化等內容,打造水生態文化環保科普教育基地。

  未來,遊客走進這座水生態館,就仿佛置身在湖水的包圍之中:波光粼粼的地面,墻面上緩緩流淌的綠水,讓參觀者身臨其境。

  在水生態館裏,展示濕地危機是一大亮點。設計以玻璃為介質進行投影,展示美麗的濕地。當參觀者靠近用手擦拭玻璃時,濕地就會隨著參觀者手的擦過而消失。“這是為了倡導大家保護濕地。”羅俊解釋説。

  觀音塘濕地修復,也是水生態館的亮點之一。在這裡,參觀者可以模擬種植植物或養殖包括魚在內的生物,並可通過甩屏迅速看到這些動植物給濕地系統帶來的影響。

  在這個互動環節旁邊,參觀者還可以騎上自行車,通過VR“遊覽”觀音塘濕地公園。(記者 宋岩 李晟)

  

  ■新聞觀察

  生態文明建設

  要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

  生態文明建設,關係百姓福祉。

  對各地黨委政府來説,必須認識到位,集中精力、精準發力、執行有力、形成合力,拿實績説話。

  璧山區正在努力建設“深綠璧山”,將打造“一河六湖十八濕地”。

  “生態文明建設,既關乎百姓利益,又關乎發展。發展和環境保護並不矛盾。”

  這在璧山有實例為證:

  比如觀音塘濕地公園建設,打造“水下森林”,給市民提供了舒適美麗休閒之地,這是惠民之舉。下一步的“一河六湖十八濕地”建設,還將給市民帶來更多福祉。

  “生態文明建設説一千道一萬,不如市民親身感受更有説服力。”璧山區政府主要負責人説。

  璧山區政府主要領導給我們講了另外一個故事,有企業家到重慶考察投資,返程前抽空遊覽了一下璧山城,就被城市良好的生態、美麗的環境所吸引,從而作出決策落戶璧山。

  正是被璧山的環境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璧山。這個案例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好證明之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