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江津“電子合同”滋潤貧困學生“心田”
7月底,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佈第6號預警《新生招錄季,資助要給力》引發廣泛關注。如何將國家資助大禮包及時便捷地送到需要幫助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手中?重慶市江津區辦貸無紙化和合同電子化在行動。
“電子合同代替紙質合同,我感覺今年辦貸特別方便!”重慶市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大四學生蹇青蘭(化名)跟筆者聊起了她今年續貸的感受,這已是她連續第四年申請大學生信用助學貸款。蹇青蘭説,以前不管是首貸還是續貸都要申請人輸入密碼,一旦忘記密碼就會非常麻煩。而現在,申請人只需用自己的身份證“掃”一下就能核實申請信息,然後像辦理銀行業務一樣在電子手寫板上簽合同完成續貸,很方便。
筆者在該區學生資助和健康教育中心辦貸大廳隨機採訪了幾位同學,他們也有類似感受。“學校從3月份開始宣傳,我早就清楚了所需資料並在網上提交了預申請。”重慶市江津六中高中應屆畢業生劉靜(化名)告訴記者,她和媽媽一起來到辦貸大廳,出示錄取通知書、身份證和戶口簿,一次性順利成功申請到8000元大學新生助學貸款。對這個來自江津南部山區的貧困家庭來説,這筆貸款的意義不言自明。
重慶市江津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蹇青蘭、劉靜等帶來的“方便”源於學生信用助學貸款的一場電子化辦貸“革命”。作為重慶市今年41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辦貸無紙化和合同電子化試點區縣之一,江津區從7月初接到文件就開始進行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採購了5萬餘元的高拍儀和手寫板,更換了3台電腦,將辦貸大廳面積擴展到260平米,實行流水式作業,11個窗口同時辦理業務。
“由於暑期天氣非常炎熱,第一週辦貸人數多,我們提前到8點半開始辦貸。目前上午辦理130多筆貸款也不成問題。”據該中心負責人介紹,學生信息通過高拍儀附帶的身份讀卡器直接讀取,避免信息錄入出錯,以往的手寫簽訂紙質合同全部改為在手寫板上進行網簽,大大提高了辦貸效率,縮短了學生和家長等待的時間。再加上此前三四個月的廣泛宣傳,基本避免了學生和家長不熟悉政策來回跑路。
截至目前,該區已辦理大學生生源地新生信用貸款98筆,在校大學生信用貸款490筆,總金額達447萬餘元。在室外氣溫連續高達40度的江津,辦貸無紙化和合同電子化正像一股清泉滋潤著貧困大學生的心田。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