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物聯網時代的“技術派” 小小感測器做出大蛋糕
這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創業公司,不到50人的團隊中有40個是技術人員,卻獲得了由清控銀杏領投、原投資方源渡創投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這是一家技術派的公司,也是一家跟隨大量中國企業一帶一路出海面對幾十億美元市場需求,卻很少被公眾關注的公司。
它就是源清慧虹科技。
在很多物聯網公司尚沒找到殺手級應用的時候,一個被證明了巨大市場需求的産品已經成了公共基礎設施的“必需品”,它就是源清慧虹的無線智慧感測器及解決方案!
在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感測器將成為這個世界最基本的組成元素。
而在這家公司的本輪投資方“清控銀杏”投資經理楊健眼裏,未來物聯網時代所有的道路、橋梁……公共設施都將安裝上這樣的感測器,僅這個市場等待源清慧虹的就是一個幾十億美元的需求,而這個時代一旦開啟,便再無停下來的理由。
九龍壁下的探頭
北京北海九龍壁頂部的瓦片下“隱身”著多個小小的無線傾角感測器——工作人員發現,九龍壁正在有傾斜的跡象……在安裝了這個感測器後,在不影響九龍壁外觀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可以隨時通過客戶端查看數據,掌握九龍壁的“健康”狀況,從而適時地進行維護。
不止如此,源清慧虹的感測器産品覆蓋了索力、振動、傾斜、溫濕度、風向風速、裂縫、位移等多種測量功能,可以應用在監測橋梁、軌道、隧道邊坡、水庫大壩、建築結構等場景中。
舉個例子,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馮良平是源清慧虹的核心客戶,馮早在2014年就開始與源清慧虹合作,近期更是將無線智慧感測器應用在了中國和馬爾代夫的重點工程——中馬友誼跨海大橋上,用感測器來監控大橋的各項指標。
“中國現在有很多項目,都是跟著我國的一帶一路出去的,有些中方不僅承建,還需要後期維護運營,而在海外的這些項目,專門派人過去成本太高,也不現實,源清慧虹的解決方案是最好的選擇!”楊健表示,這樣中方只需要安排工作人員在國內通過軟體監控橋梁、鐵路等工程的情況即可。
當然,源清慧虹的服務由三部分組成:感測器、網關和監測系統——隱藏在感測器背後的是三大“硬技術”!
清華“技術派”
“源清慧虹是這個領域裏目前技術水準最高的公司。”楊健説:“清控銀杏只投領域裏最強的公司。”
這絕對是一家技術派公司,創始人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長江學者楊華中,而源清慧虹也是從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而來的一家無線智慧感測器公司,該公司手裏的技術籌碼是這家公司得以拿下越來越多大型項目的根本原因。
“源清慧虹的無線智慧感測器在低功耗方面有很好的技術,而且很難找到替代品!”馮良平説,這是源清慧虹最突出的一個技術優勢。
是的,低功耗在這個領域是一個“硬需求”——感測器在一座橋梁或者水壩的建造期往往要安裝在位置比較高的地方,不可能經常派人爬上去更換電池,源清慧虹就了一件事,讓感測器的功耗降到了最低——一個感測器使用十年都不用換電池!
第二個獨家優勢,是“兩張網”——源清慧虹有兩套無線組網解決方案。
據源清慧虹CTO王鵬軍透露,其一,是能夠實現所有感測器和網關之間自組織的網絡解決方案,超低功耗,適用於時間同步、中等速率的應用場景。而近期在做的另一套方案,則是基於更新技術的低功耗廣域網,其無線通訊距離可以高達10公里,不需要網狀組網,信號直接從感測器到網關,可以用於地域更廣的應用,實現更高的覆蓋率。
第三,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
中國電子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楊晉特別強調了源清慧虹感測器及組網方式的安全性非常高。
“在國內,物聯網的感測器對安全要求非常高!”楊晉指出,現在能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軟體和硬體來解決問題,對於推動中國自有知識産權的物聯網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價值!”
看到這裡,如果你僅僅認為源清慧虹是一家軟體和硬體服務提供商,那就大錯特錯了,它最終應該是一個“大腦”,一個基於雲端提供服務的“大腦”。
雲端的“大腦”
在源清慧虹聯合創始人兼CEO陳仁慶的心裏,其實有三個源清慧虹,一個是高性能、高智慧化的感測器提供商,另一個則是産生巨大社會效益的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平臺;以及一個著眼於人工智慧在物聯網上應用的“智慧物聯網大腦”公司。
第一個“高性能、高智慧化的感測器提供商”,是指為項目提供具體服務,例如為智慧城市的實現提供應用於公共基礎設施的安全監測解決方案以及相關的産品和服務。
第二個“大數據”平臺,即數據的加工服務,陳仁慶認為,如果物聯網收集起來的數據不能進一步加工和提煉,那麼就失去了物聯網的靈魂。因此源清慧虹的重要服務內容就是為客戶提供各種分析工具和結果,並形成最終的大數據分析報告。
但最終,源清慧虹應該更加超越這兩個階段——因為陳仁慶正在試圖做的第三個方向,是讓公司成為整個物聯網應用的“人工智能大腦”,將未來著眼于智慧感測器和人工智能在物聯網上的深入結合和應用。
這種能力一旦建立,源清慧虹的應用前景和行業將會越來越廣闊,隨時都會有大量數據在源清慧虹的雲端進行上傳、分析和驗證,從而告訴用戶他想要知道的答案。
作者:楊陽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