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銅梁:做綠色發展理念踐行者

2017-08-14 11:18:37 | 來源:華龍網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趙瀅溪

  【區縣聯動列表】銅梁:做綠色發展理念踐行者

  廢棄礦山整治後儼然就一座美麗的鄉村公園。通訊員 趙武強 攝

     山青林綠,天藍水碧,空氣清新。行走在龍鄉大地,視線裏皆是生態畫卷,這一幅幅美如畫的景色正是重慶銅梁區推進生態建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最好例證。

  近年來,銅梁區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堅持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把一座座礦山變成了青山,把一座座青山變成了金山,讓這些“綠”增加附加值,實現了生態與富民的雙贏。

  【區縣聯動列表】銅梁:做綠色發展理念踐行者

  華興礦山整治後的景觀。通訊員 趙武強 攝

     廢棄礦山變身鄉村花園

  盛夏8月,銅梁華興鎮團林村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桂花、紫薇、紅葉李、紅葉石蘭等樹木將山坡裝點成滿滿的綠意,樹下的三角梅、山茶、紅千層、梔子花等隨風搖曳,煞是好看。置身其中,恍然進入了一座美麗的鄉村公園。

  “這些山坡過去是採礦場的廢棄礦山,十分荒涼。從2014年開始,政府開始進行治理,造起生態景觀林500多畝,恢復了生態。”華興鎮工作人員但永貴告訴記者,經過綜合治理,亂石坡改造成了梯土,通過綠化美化和香化,生態得到了修復,空氣品質變好了,山區環境也變靚了。

  團林村礦區僅是銅梁礦山改造的縮影。銅梁區國土房管局地震地礦管理科負責人徐斌説,全區共有20多個鎮街的非煤礦山,受經濟利益的驅使,礦區採礦極不規範,礦渣亂堆、廢水亂排、耕地亂佔、粉塵滿天,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有整治非煤礦山,才能守住綠水青山。”銅梁區委、區政府思路明朗,説幹就幹。

  【區縣聯動列表】銅梁:做綠色發展理念踐行者

  銅梁西河鎮胭脂脆桃園。銅梁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2014年,銅梁相繼制定《銅梁區加大非煤礦區整治力度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工作方案》、《銅梁區清理整頓非煤礦山改善提升生態環境總體方案》等20多個文件,從礦山規劃、礦産資源開採、礦企關閉,到土地復墾復綠,進行全程化、全方位的規範管理,明確了整治的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

  根據“依法整頓、規範經營,總量管控、綠色發展”的總體思路,銅梁在團林村礦區試點積累的經驗上,以點帶面打響“綠色礦山”建設攻堅戰。

  據悉,通過統一規劃,合理佈局,全區非煤礦山企業從2008年的132個減到目前的50個,石灰石礦山企業平均年産量超過30萬噸,是原來的6倍,全封閉、噴水等降噪降塵的新工藝得到推廣。同時,嚴格執行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目前,已對全區50個非煤礦山企業實施復墾、復綠,治理面積近1000畝。

  【區縣聯動列表】銅梁:做綠色發展理念踐行者

  銅梁高樓鎮千畝檸檬基地。通訊員 唐彬 攝

     發展經果林走生態經濟“雙贏”路

  7月31日上午,記者來到銅梁石魚鎮興發村採訪時,村裏的種果大戶老蔣正忙著過秤、收錢。

  送走一批來採摘的遊客後,老蔣説,這兩年果子豐收,前來採摘的遊客也越來越多,現在不出家門,每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

  “興發村過去是靠種糧為主業的普通的農業村,雖然解決了溫飽,但離致富還有距離。”興發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村裏發展水果種植後,村民們在果樹上獲得效益,村裏返鄉創業的人也逐漸增多,現在村裏已經建起3000多畝小水果基地,全村90%的農戶都有自己的家庭果園。

  同樣樂享“生態紅利”的還有小林鎮。據了解,近年來小林鎮大力發展特色林業,去年僅銷售李子、櫻桃等特色農産品,就使全鎮增收近500萬元。同時,“老鷹咀李子”也成為小林鎮的重要名片。

  石魚鎮和小林鎮的産業發展,是銅梁區積極發展林業經濟,推動生態與産業協同發展的真實寫照。

  銅梁區林業局局長張光文告訴記者,銅梁區林業局牢牢樹立“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理念,近年來轉變傳統林業發展模式,主打“特色經濟牌”,圍繞現代林業、立體林業,大力發展李子、桃子等重點種植産業,著重推廣林下養殖、林下種植、林下生態旅遊等模式,一方面加大環境保護力度,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一方面加大特色産業發展,讓生態富民。

  據悉,目前銅梁各個鄉鎮因地制宜發展經果林産業,除了石魚鎮的桃李、小林鎮的李子,沿河村不僅養羊,還種植優質核桃1200畝;太平鎮坪漆村栽植了優質香桃500畝;西河鎮雙永村規劃種植了胭脂脆桃500畝,成片建設200畝;水口鎮樹蔭村發展了血橙、麥科特等柑橘類及桃李等特色優質水果800畝;安溪鎮金灘村栽植的油茶苗達到了500畝。據統計,2016年,銅梁全區完成新造林5.5萬畝,其中經果林3.5萬畝,全年特色經果産值近3億元。(記者 李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