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城裏娃 農村娃 愛讓我們在一起

2017-08-14 09:41:03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趙瀅溪

【社會民生 列表】城裏娃 農村娃 愛讓我們在一起

  尹明志願者經過泥濘狹窄的山路,趕往貧困兒童家中。見習記者 齊嵐森 攝 

  【社會民生 列表】城裏娃 農村娃 愛讓我們在一起

     8月12日,尹明志願者在石柱走訪貧困兒童申傑(右)。見習記者 齊嵐森 攝

  當城裏娃喝著冷飲吹著空調在家裏享受暑假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在農村貧困地區,還有一些同齡人過著艱苦的生活。

  8月12日、13日,本報聯合團市委舉行的“徒步三峽”公益活動特別組織了親子專場,讓家長帶著孩子走進石柱的大山,去體驗農村娃的生活,去感受農村娃的世界。

  冒雨暴走15公里

  小志願者毫不退縮

  參加本次徒步活動的5個家庭中,最小的孩子7歲半,最大的18歲,都沒有徒步經驗。考慮到孩子們的體力,本次活動並沒有設計太長的徒步距離,計劃走訪的貧困孩子只有5人。但計劃沒有變化快,老天爺似乎想考驗一下孩子們的毅力,暴雨、落石、烈日輪番上陣,為徒步增添了不少難度。

  15歲的志願者方一舟是被媽媽“威逼利誘”來的。“我今年初升高,暑假在家補課,媽媽説出來徒步可以少上兩天課。”方一舟的媽媽張亦維説,兒子是典型的“宅男”,不愛出門,也不愛體育運動,只喜歡在家裏玩手機、玩電腦。

  雖然參加活動的動機有一點“不純”,但一舟的表現卻讓人驚艷。為了減輕媽媽的負重,在連續7個小時的徒步過程中,一舟一直背著40多斤的帳篷,沒有讓媽媽幫過一次忙。“以前覺得他不懂事,這次活動讓我覺得兒子長大了不少。”張亦維説。

  吃乾糧、爬山路,還要冒雨暴走15公里,一路上孩子們沒有一句抱怨,全部聽從領隊指揮。“小朋友的表現出乎意料地好,尹明志願者後繼有人了。”本次活動的領隊葉彩林感慨地説。

  天津志願者打“飛的”來體驗

  感嘆“不虛此行!”

  有個叫“虎子”的隊員非常特別。他7歲半,不僅在隊伍裏年齡最小,還是從最遠的地方來。

  為了陪兒子來參加“徒步三峽”活動,虎子爸爸從天津“打飛的”到重慶來。“我從《重慶日報》上了解到‘徒步三峽’活動,當時就有帶兒子參加的想法。”他提前給虎子打了“預防針”,把途中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難都説了一遍。但虎子態度堅決,只説無論怎樣都要到重慶參加活動。

  徒步中,隊員們都格外照顧這個只有7歲半的小隊員,但大家的照顧顯然有些多餘。“第一天我們走了15公里,虎子背著自己的小書包沒叫一聲累。”葉彩林對虎子的表現稱讚不已,“完全沒有想到,這麼小的孩子意志力這麼強,全程還一直走在第一陣營。”

  “不虛此行!”虎子爸爸説,“帶兒子來參加活動,讓他來看看農村孩子是怎樣生活學習的,希望他能感受到現在的幸福生活並不是信手拈來的,而是父母辛苦打拼為他們創造的。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有些孩子卻要為了一頓飯、一本書付出巨大的艱辛。”

  偶遇8歲腫瘤孩子求助

  志願者紛紛獻愛心

  8月12日,當志願者走訪到石柱縣楓木鄉石魚村的時候,一農家樂老闆向志願者講了這麼一件事:石魚村有一個8歲的孩子申傑在3年前被診斷為硬性化纖維瘤,高昂的手術費讓全家束手無策。由於無錢醫治,他的病已經拖了兩年多,左腿因受腫瘤的壓迫,已經使不上勁,走路一瘸一拐。

  申傑不在走訪名單內,但他情況特殊,大家商量後一致認為要去實地走訪,了解情況後爭取為他提供更多的幫助。

  在鄰居的幫助下,志願者聯繫上了申傑的爸爸申緒發。不一會兒,申緒發就騎著摩托車帶著兒子和妻子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個頭出奇小的申傑被爸爸從摩托車上抱了下來,8歲多的申傑身高僅1.1米,體重32斤,看起來就像一個四五歲的孩子。

  志願者兵分兩路,家長們和申傑的父母交流了解情況,孩子們圍在申傑身邊聊著學校發生的趣事。交談中志願者得知,申傑的病是可以治愈的,只是因為沒錢手術才一直拖到現在。“全家就靠他爸每月1500多塊錢的收入,我因為車禍不能幹重活,現在只能在家照顧孩子,只要有錢就第一時間給孩子做手術。”申傑的媽媽龔志蓉説起兒子的病兩眼泛紅。

  “申傑説他最喜歡打籃球,但是因為身體原因打不了,回去後我給他寄一個籃球,等他身體好了就可以打了。”12歲的志願者周智一在小本子上工整地記下申傑家的地址,後面的括弧裏還特別備註了“籃球!!!”幾個字。

  無獨有偶,志願者在8月13日的走訪中得知,即將上大學的貧困學生王婭萍因為沒有生活費可能要放棄學業。霍宇恒、周智一、方一舟、陽姍珊4名小志願者主動提出每月拿出一定的生活費資助王婭萍,資助她繼續讀書。“我支持女兒的決定,這是孩子最純真善良的表現。”陽姍珊的媽媽蔣春玲説。

  無論是農村娃,還是城裏娃,愛都會把彼此連在一起,互幫互助,共渡難關。( 記者 周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