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團夥數月竊取50萬條個人信息 沙坪壩警方跨省抓獲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朱明達):近日,湖北一男子夥同駭客利用網絡系統漏洞,入侵了重慶市沙坪壩區一家物流快遞公司系統,盜取約50萬條個人信息並倒賣,從中牟利30余萬元。目前,包括湖北男子梁某在內的4名嫌疑人已經被沙坪壩分局抓獲。
合夥開發駭客攻擊軟體 竊取50萬條個人信息
據了解,梁某今年29歲,湖北人,從小就對計算機技術比較感興趣。雖然沒有系統學習過相關知識,但梁某總喜歡在網上搜索新的技術類文章。
2017年1月,梁某偶然在網上用一些下載的不法軟體進行嘗試,竟破解了沙坪壩區一家物流快遞公司系統的密碼。梁某看到該公司系統內有許多物流信息,便動了邪念,決定將信息拿來賣錢。隨後梁某找到了黑龍江的網絡駭客孟某,二人合夥將系統內個人交易信息竊取。1月至3月期間,孟某協助梁某共下載50多萬條個人信息,梁某也給了孟某數萬元好處費。
顧客被詐騙後投訴 物流公司報警求助
5月初,許多顧客向該物流公司投訴,稱自己的個人信息被人利用了。市民王先生表示,自己在網購後,很快就有人聯繫他,稱是這個購物網站的客服人員。對方能準確説出王先生的名字、電話和住址,並謊稱該物流存在問題。信以為真的王先生進入了對方提供的一個釣魚網站,被騙取一萬多元。
該物流公司隨後通過排查系統,發現是王先生的個人信息是通過沙坪壩區公司一名員工的賬號洩露出去的。但經過內部調查,公司發現信息洩露期間,該員工並沒有在公司,但賬號卻顯示在下載信息。發現異常情況後,公司立即向沙區警方報案求助。
因破獲本次案件,沙坪壩區公安分局被授予錦旗。供圖 沙坪壩區公安分局
花數月跨多省 沙區警方抓獲嫌疑人
接警後,沙坪壩區公安分局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通過多方調查,警方最終鎖定湖北人梁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並順藤摸瓜找到了“駭客”孟某,以及幫梁某倒賣個人信息的張某、胡某。
“這4個人都在不同的城市,摸清情況後,我們鎖定證據,並進行了同時抓捕”,辦案民警介紹,花費數月時間,先後到湖北、上海、深圳、杭州、福建、黑龍江等多個省份調查取證,最終掌握了張某等人的犯罪證據。今年6月,4名嫌疑人被沙坪壩區公安分局抓捕歸案。面對民警的詢問,4人都承認了犯罪事實。其中梁某坦白共下載了50多萬條個人信息,從中牟利30余萬元。
目前,沙區檢察院已對梁某等4人實施批捕,並移送法院起訴,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取證中,該案也是沙坪壩區破獲的第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揭秘:哪些人在購買個人信息?
據梁某交代,販賣這些個人信息時,主要分“過期”的和“沒過期”的兩種。“過期”的意思為快遞物品已經到達收件人手中,這類信息賣5毛錢一條。而“沒過期”的意思是快遞物品仍在郵寄中,未到達收件人手中,這種信息相對貴些,2元一條。
辦案民警透露,網上購買這些信息的對象主要有兩類:過期的信息主要賣給一些不法廣告商,這些商家可以通過姓名、電話、住址,以及購買的物品等信息,推銷自己的商品,也就是所謂的騷擾信息或者騷擾電話;另一類就是將“沒過期”的信息賣給不法分子,這些不法分子根據掌握的信息,扮成購物網站的客服、物流公司人員、甚至公檢法等人員,對收件人實施詐騙。
目前,公安機關仍在對此案後續進行調查,將繼續打擊後續的網絡詐騙犯罪行為。
連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入罪標準怎麼劃分?
據刑法和最新司法解釋,如今個人信息洩露類型案件的主體已是普通受眾,即普通公民只要涉嫌買賣、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達到一定數量,都將構成犯罪。那麼哪些信息屬於公民的個人信息呢?根據信息的隱私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在法律上的入罪標準也不一樣。
第一類:50條以上入罪的信息類型有:蹤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産信息。
第二類:500條以上入罪的信息類型有: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産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
第三類:5000條以上入罪的信息類型有:普通信息,比如姓名、電話等。
警方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保護好個人信息,網購之後,如果收到短信或電話給官方客服進行確認,切勿向洩露自己的銀行卡密碼、賬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私密信息。網絡公司、物流企業也要完善安保措施,保護好客戶的個人信息,防止被“駭客”攻擊造成信息洩露。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