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百姓身邊的“消防鐵軍”
中隊官兵們正在進行滅火救援。(市公安局供圖)
繁華熱鬧的解放碑商圈旁,石灰市狹窄的重慶老城區中,坐落著一座小小的紅色建築。這裡沒有都市的繁華,有的卻是突然響起的警鈴和耀眼的橙黃色,這就是有著97年曆史的重慶市公安消防總隊渝中支隊較場口中隊駐地。
近日,這個有著悠久歷史、戰功赫赫的消防中隊再添光彩——公安部授予渝中區支隊較場口中隊集體一等功。
捨身忘死 “紅岩精神”鑄魂勵志
較場口消防中隊始建於1920年,是一支歷經抗戰時期重慶大轟炸洗禮,承載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汶川抗震救災參戰榮光的英雄隊伍。
在任何一支歷史悠久的部隊裏,精神傳承是部隊的魂;在較場口中隊,紅岩精神就是他們的魂。
“紅岩精神鑄魂勵志,砥礪我們不斷前行。”中隊長譚鑫告訴記者,幾十年來,中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每年新兵下隊和官兵調入時,中隊都要開展“七個一”教育活動,即聆聽一遍紅岩故事、品讀一本紅岩書籍、學唱一首紅岩歌曲、觀看一部紅岩影片、遊覽一次紅岩勝地、緬懷一次紅岩英烈、暢談一次紅岩體會,讓官兵們全感官體驗學習“紅岩精神”。
“紅岩英烈捨身忘死的精神,已經融入我們的血脈。”1979年2月24日,時任較場口消防中隊副中隊長的劉安友來不及跟愛人道別,就帶領官兵踏上了硝煙瀰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圓滿完成前線指揮部、飛機場、油庫、武器彈藥庫的消防安全保衛任務。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較場口消防中隊突擊隊員接到出征命令後,第一時間開赴北川搶險救災,冒著每天20多次余震的危險,深入“孤島”持續作戰。在這場持續200多個小時的生死營救中,中隊官兵與兄弟部隊一起從廢墟下救出7名生還者,疏散被困群眾260余名。
這些衝鋒一線、置安危于腦後的事跡在較場口消防中隊還有很多。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較場口消防中隊完成重大消防保衛任務300余起,接警出動5.3萬餘次,出動車輛16萬輛次,出動警力9萬餘人次,搶救和疏散被困人員20余萬名,保護財産超過10億元。中隊先後獲評“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公安優秀基層單位”“公安消防部隊先進基層組織”等榮譽,4次榮立集體三等功。
紮營鬧市 因地制宜克難關
較場口消防中隊的轄區,是全市核心商圈解放碑CBD,坐落著解放碑、洪崖洞等重慶地標建築和339米的中國西部第一高樓重慶環球金融中心,共有535棟高層建築、37棟超高層建築、72處地下建築、43.7萬平方米的地下商業體和錯綜複雜的地下軌道交通網。這一連串的驚人數字,對中隊的隊員來説,意味著更高的工作難度、更大的工作責任。
“我們面臨的是全國罕見的立體式消防格局。”中隊長譚鑫介紹,針對這種情況,中隊採取的辦法就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轄區所有重點高層建築,根據其建築結構、設施分佈、消防水源分佈等要素,逐一制定消防救援預案。
“解放碑有535棟高樓,我們就有535套預案。”譚鑫隨手拿出的一份預案,上面大到建築層數、高度,小到各樓層消火栓數量與位置等上百項數據在列。
為了保障轄區內群眾的生活安全,較場口消防中隊所做的努力遠不止這些。據介紹,以瞄準實戰練精兵為目標,該中隊把訓練場放到營區外,因地制宜破解高樓林立、場地缺乏的先天不足,圍繞坡度近50度、高差達200米的“十八梯”小道,每天早中晚“三跑”(綁沙袋跑、提水帶跑、背氣瓶跑)風雨無阻,每週濱江路10公里長跑,每月無預案實戰演練雷打不動。
數年如一日的刻苦訓練成就了中隊的驍勇善戰,中隊已連續20年執勤安全無事故。近5年來,先後處置各類火災和搶險救援任務5500余起,搶救疏散被困群眾7000余人,搶救財産價值3000余萬元。
軍民情深 細微小事演繹魚水情
對於中隊管轄區內的群眾來説,中隊的官兵是發生火災時的“保護神”,也是日常生活中遇到難事第一個來到身邊關心幫助的人。
今年1月27日正是除夕。當日淩晨3時,解放碑一棟10層樓高的居民樓一層天然氣管道爆裂起火,大火躥出10多米高,封住了唯一的逃生通道。
“當兵11年來,我從未見過這種情況,有多少人被困,誰也不知道。”譚鑫至今回憶起仍心有餘悸。他説,當時幾乎每層樓都有人發求救信號。危急時分,中隊官兵伴著濃煙、烈火和爆炸聲登上雲梯車從樓頂衝進了居民樓,冒著有去無回的危險挨家挨戶搜救。
嬰兒被困,他們摘下空氣呼吸器讓給嬰兒。老人被困,他們摘下空氣呼吸器讓給老人。他們抱起嬰兒、背起老人拼命衝上樓頂,又再次下樓救人。就這樣往返5次,他們將45名被困群眾疏散到樓頂,通過雲梯車轉移出去。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官兵們合力將大火撲滅。
近30年來,較場口消防中隊先後與轄區街道、社區、養老院、醫院、學校以及社會單位結對100余個,開展軍訓和消防培訓演練2萬餘次,受教育群眾達10萬餘人;中隊官兵做好人好事6000余件,資助貧困學生300余名,幫扶特困老人150余名,為困難群眾捐資35萬餘元,與駐地群眾結下了深厚的魚水情。
“群眾利益無小事、點點滴滴總關情”的愛民奉獻意識在較場口消防中隊蔚然成風。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