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文明江北品質之城
原標題:來自江北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報道——文明江北品質之城
江北“智慧城管”讓城市管理信息化
“時代楷模”馬善祥在進行文明勸導
江北區2012年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以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落實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把創建工作作為全區工作的主抓手、“牛鼻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緊緊圍繞促進人民福祉來進行,凝心聚力鑄品質之城,鍥而不捨、一以貫之,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産生了江北“發展快、城市美、好人多”的口碑效應,讓市民更有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推動了更高標準、更高品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崇德向善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江北區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大力探索創新,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
——大力發現培育和宣傳推廣可親可敬、可學可信的身邊先進典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走進社區開展“百姓論談”為平臺,以講好“百姓故事”為方式,以媒體宣傳為推動,創新建立“身邊好人”系列推薦、評議、關愛機制,讓不同類別的身邊好人及時得到發現,形成了“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營造了“江北好人多”的口碑效應,帶動江北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成為江北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品牌。在江北,推薦、學習、宣傳、爭當“道德模範”、“身邊好人”蔚然成風,涌現出全國道德模範1名、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1名、市級道德模範8名、區級道德模範30名,中國好人5名、重慶好人48名、江北好人近400名。這批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引導江北廣大幹部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傳遞正能量。
——著力探索“從娃娃抓起,小手牽大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機制。創新開展“我是江北小交警”、“家庭親子視頻話文明”等活動,吸引了學生、家長、老師熱情參與,讓文明意識、規則意識、法治意識等在孩子心中紮根,並通過孩子帶動家庭、家庭影響社會,在全社會反響熱烈。
——在全國率先建成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公園。2015年春,江北區鴻恩寺森林公園作為全國少數試點公園之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以弘揚感恩文化為特色,巧用空間點染,融感恩教育、科普教育、休閒健身為一體,讓市民在親近自然的同時,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染熏陶,使健身修身、開心養心有機結合,在全國率先建成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公園。
共創共享 切實促進民生福祉改善
江北區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中始終堅持共創共享,讓“人人參與、人人行動、人人受益”。
——常態化開展“百姓點子”徵集活動。組建“百姓巡訪團”,深入20余萬戶家庭,線上線下收集群眾意見建議5000余條,量身定制“一街一策”整治方案,圍繞“臟亂整治、功能修復、景觀提升、便民休閒”等8個重點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2016年底,全區130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群眾生産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深入開展“百姓互助”志願活動。叫響“只要您願意,我們都歡迎”的志願服務口號,圍繞13個大項312個子項,組織醫療、法律、環保等14支專業志願服務隊,每月到社區開展“江北志願日”活動,推動“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成為廣大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全區實名註冊志願者20.1295萬人,佔比達23.36%。其中,綠葉義工志願者協會獲評“全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並在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座談會上交流經驗。
——建立“百姓管家”自律機制。組織志願者深入商戶傳播“我創建、我參與、我受益”的共同願景,全區51條主次幹道的3662戶商戶主動簽訂“包環境整潔、包市容有序、包設施完好”的“門前新三包”責任書,政府服務管理的“手臂”不斷延伸,形成共建共管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整治老舊小區。江北區堅持“三問於民”(整治前問需於民、整治中問計於民、整治後問效於民),量身定制“一街一策”整治方案,圍繞“臟亂整治、功能修復、景觀提升、便民休閒”等8個重點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城市更新。2016年底,全區130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群眾生産生活條件大幅改善。在2016年由新華社《瞭望東方週刊》和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城市發展報告》聯合舉辦的以“人民獲得感”為主題的“2016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中,江北區脫穎而出,獲得“中國城市人民獲得感範例獎”。
——整治農貿市場。通過專題調研、現場辦公明確職責、交辦任務,經過強力整治,全區18個農貿市場環境衛生秩序得到明顯改善,誠信消費、舒心購物的環境不斷優化。
——整治交通秩序。開展“禮讓斑馬線·文明我點讚”、“江北禮讓日”等活動,建立“行人闖紅燈抓拍提示系統”,依法懲治行人橫穿道路、機動車“闖紅燈”和亂停亂放等違法行為。
——優化發展環境。近年來,江北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大力精簡規範審批環節,全面清理並公佈《江北區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目錄》和《江北區街道(鎮)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目錄》兩張目錄清單,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在精簡規範審批環節的基礎上,大力壓縮審批服務時限,月均辦件量由5000余件提高至2萬餘件。在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的同時,江北區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充分釋放了市場活力,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50余戶。截至今年5月,全區各類市場主體已經突破7.6萬戶,彰顯蓬勃的發展生機。
常態長效 推進建設品質之城
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必須健全體制機制,確保創建常態化長效化。
——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作為區委、區政府的中心任務和各項工作的主抓手。把創建工作納入全區“十三五”規劃和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工作報告,不斷健全完善體制機制,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提供堅強保障。
——成立以區委書記任總指揮、區長任指揮長的創建工作指揮部。推行區級領導聯繫社區的工作機制,由每名區級領導帶領2個重點部門聯繫2—3個社區,深入一線,逐項排查問題,逐一指導解決。堅持定目標、定任務、定人員、定時限、定責任的“五定”要求,建立1000余人的專職創建隊伍,做到目標任務有人管、創建工作有人抓、具體事務有人幹。
——實施綜合督導機制。區委、區政府督導專員與區人大、區政協及區創建辦人員組成聯合督查組,定期進行專項督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辦好實事。2016年7月,江北區成立了一支90人的文明義務監督員隊伍。據統計,義務監督員共計反映問題線索6500條,由專人負責收集整理後,及時反饋到相關部門,倒逼其對症下藥、立行立改。同時,實行“天天派單、天天辦單、天天報單”制度,累計收集“報單”1080個,解決具體問題580個。
“人人都説江北好,江北人人都自豪”。江北創建全國文明城區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傳播正能量,推動江北發展更有品質、城市更有溫度、市民更加幸福,讓一座美麗文明的品質之城展現在世人面前。
桂錫波
圖片由江北區委宣傳部提供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