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酉陽農村電商打通脫貧攻堅網上“快速路”

2017-09-06 14:46:23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區縣聯動】【酉陽】酉陽農村電商打通脫貧攻堅網上“快速路”

和信農業網在酉陽收購花椒的篩選現場。通訊員 彭露 攝

  9月4日,記者從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酉陽縣)獲悉,今年1-8月,該縣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到20億元,其中農産品上行交易額2.67億元。

  該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培養新農人、促銷農産品、盤活傳統企業,農村電商為酉陽縣打通了脫貧攻堅的網上“快速路”。

貧困群眾成電商致富能手

  楊昌國今年31歲,長著一張娃娃臉,身高僅有1米,他給自己取了個網名叫“一米漢子”。他告訴記者,“是電商讓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在大家眼裏,楊昌國就是一個不能挑、也不能背的殘疾人。然而農村電商發展起來後,楊昌國通過網絡將當地的竹筍、酉水河野生魚幹、酉水河蝦、霉豆腐、臍橙、柚子、柚子龜等農特産品賣了出去,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致富帶頭人。

  發展農村電商,酉陽縣著力於培養新農人,特別是像楊昌國這樣有行銷頭腦、懂網絡的貧困群眾。近年來,該縣利用縣委黨校、職教中心、電商協會及其他培訓機構,以鄉鎮輪訓、電商夜校、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等形式開展普及培訓200余場,參訓學員1萬餘人。以手把手、面對面的形式開展精準增值培訓9場,培訓學員268人。

  酉陽縣商務局負責人介紹,通過培訓和操作實踐,400多名適齡青年成功參與網店開設、網貨訂制、網貨供應、網貨配送等電商産、供、銷環節,全縣培育出電商致富能人112名,其中貧困人員81名,組織引導56個貧困村開展土特産網上銷售。

  在毛壩鄉天倉村,張亞林夫婦通過農村電商,將野生天麻、竹筍、辣椒、野生刺梨等20多個農特品種,遠銷全國各地。黑水鎮的潘鴛,興隆鎮的邱雪,板溪鎮的楊茜,五福鄉的姚迅,龍潭鎮的冉思保、冉雷、熊銳等大批優秀青年成為農村電商的帶頭人,成為電商致富能手。

統一公共品牌抱團行銷

  酉陽縣李溪鎮一直盛産空心李、幹土豆片、幹黃花菜等。此前,村民除了自己吃,偶爾會在當地的場鎮上叫賣這些“土貨”,銷量不大,價格也不高。

  李溪鎮電商服務中心負責人唐萬介紹,農村電商入駐李溪鎮後,鎮電商服務中心採取“一店帶一片”的形式,在全鎮9個村分別布點,組織近30人直接開展電商業務,幫助村民將空心李、幹土豆片、幹黃花菜等2000多件農産品賣到了大城市。

  酉陽縣商務局負責人介紹,為促進農村,特別是貧困村的農産品銷售,該縣一方面打造網貨公共品牌“酉陽淘源”,推行茶葉、禽蛋、大米、蜂蜜等6類網貨標準,建成農産品“一品一碼”品質追溯管理系統,確保網銷産品“綠色、安全、生態”。同時成立縣域農産品網銷聯盟,創新農産品上行模式,對全縣網貨實行“統一公共品牌、統一倉儲、統一生産、統一包裝、統一發貨、統一售後”管理,控制農産品上行成本,規避行銷風險。

  酉陽縣依託39個鄉鎮電商服務中心、220個村級服務站開設上行網店,幫助貧困戶將土雞蛋、野生獼猴桃、傳統手工藝品、特色小吃等以往養在深閨的優質農副産品推向了大城市。

  入駐酉陽的益康電子商務公司負責人介紹,2016年,該公司網銷土豆、紅薯、野生獼猴桃等農副産品20多萬單,讓貧困村農産品搭上了銷往大城市的“快速路”。

100多家傳統企業觸網轉型

  酉陽縣資源富集,不少企業立足當地農産品優勢,創辦了農業加工企業,以帶動農業産業發展,促進脫貧增收。但因為行銷跟不上,銷售渠道不暢,有限的銷量反過來制約了農産品的深加工發展。

  酉陽縣海億食品專門經營肉製品、堅果、蔬菜、水果,以及其他農副食品加工及銷售,但之前因為渠道不暢,産品銷售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今年4月,海億食品試行電商業務,從開始每天不到5單訂單到現在每天近2000單訂單,日均銷售豆腐幹1噸多,月産值40多萬元。

  見海億食品嘗到了農村電商的甜頭,其它企業也開始觸網試水農村電商。金聖達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傳統商貿流通資源,創新探索線上線下同步模式,實現了零售、批發、餐飲、物流、金融的全面融合。

  此外,非遺品牌土家老酒、有機品牌果蕊茶業、傳統品牌麻旺醋、後坪苦蕎等一批生産企業也重新審視市場定位,改良包裝、改善服務,以順應電商發展。同時,農資農具電商也在該縣各地悄然興起。

  “農村電商盤活了農業加工企業,也帶動了農産品生産和銷售,更改變著傳統企業生産行銷理念。”酉陽縣農委相關負責人稱,這些企業的原材料大多來自全縣鄉鎮的貧困村,直接促進了貧困村和貧困群眾的增收,並提供了就業崗位,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

  截至目前,酉陽全縣已有100多家傳統企業成功觸網,新增就業崗位300多個,新增網店500家,發展網商1200余人,電子商務市場主體達1600余戶,電商從業人員超過5000人,其中大多來自貧困家庭。(記者 彭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