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電腦監管農田 手機遠程種菜 渝北智慧農業提質增效
原標題:電腦監管農田 手機遠程種菜 看渝北區智慧農業如何提質增效
近日,渝北區玉峰山鎮旱土村,重慶香濃碩生態農業公司技術人員打開手機,輕輕一點渝北農業物聯網平臺APP,200畝葡萄基地就開始自動進行肥水灌溉。
這樣的便利得益於渝北區智慧農業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截至目前,該區智慧農業建設面積達2000余畝,涉及藍莓、葡萄、石斛、食用菌、原種豬等,初步實現了一台電腦、一部手機就能讓基地和企業聽懂“指令”,讓農業生産逐漸從“靠經驗”向“靠科學”轉變,進一步助推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電腦遠程監控農田
記者在渝北區農委信息監控中心見到,一塊面積30平方米的監控螢幕上,可實現農業物聯網展示、科技服務、農業諮詢、專家決策、遠程教育等應用服務。
“利用安裝在基地的2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農業專家可隨時遠程監控。”渝北區農委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遠程蟲情觀察。鏡頭拉近後可以清晰地看到葉片上的蟲眼和病斑。
前不久,渝北區農委通過該平臺查看暴雨災情時,發現茨竹鎮臥龍居生態園的部分魚塘溢洪、堤壩損毀、魚類脫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通知業主,並遠程指揮現場工作人員搶險救災。“好在險情發現及時,不然後果就嚴重了。”臥龍居生態園負責人賀中軍表示。
據了解,目前,渝北區已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建成“1+8+18”的智慧農業體系。“1”即建立一個集現代農業物聯網病情、災情、決策、成果展示和農業綜合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總平臺;“8”即在大盛中藥材基地、印盒歪嘴李基地、放牛坪梨子基地等8個重點農業産業基地建立智慧農業決策系統;“18”即重點接入18家農業物聯網企業。
“數據種田”精準管護
“自從建成了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葡萄的品質。”渝北區香濃碩農業生態園負責人稱,200畝葡萄基地已全部覆蓋了物聯網設備,通過手機APP就能完成對作物的監管、操作。
據他介紹,物聯網設備由室外氣象站、環境監測傳感、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系統及數據管理作業系統四個模組構成,只需對葡萄最佳生長條件進行設定,物聯網系統就能根據設定自行噴水降溫或是開啟通風功能等。同時,安裝在葡萄種植基地裏的感測器還能及時傳回空氣溫度、光照度、土壤濕度等信息。
“以前人工施肥灌水,每次需要30人忙上半個月才能搞定,遠遠超出了7到10天農業科學管理的週期;現在,操作人員輕點電腦滑鼠和手機APP,2個人48小時內就可以實現全園灌溉施肥。”該負責人介紹,葡萄園還通過感測器實時數據實現了精準灌溉施肥,避免人為差異化,水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
如今在渝北區,依託智慧農業體系和物聯網設備,“數據種田”已處處可見。
被稱為“仙草之首”的石斛,對生長環境和管理技術的要求極其嚴格。在渝北區大盛鎮,物聯網的發展讓石斛大面積人工種植成為現實。根源農業種植藍莓500畝,安裝物聯網設備後,只需1人就能對所有藍莓進行有效灌溉。
渝北區農委負責人介紹,以前種地靠經驗,常常會出現誤判;智慧農業的應用,做到精確感知、精準操作、精細管理,不僅解放了人力,也讓田間管理更科學,農産品産量和品質得到大幅提升。
“農産品綠色行動”成新模組
綠色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今年4月,渝北區正式啟動“農産品綠色行動”,從農業生産各環節入手,建設全區農産品品質安全信息追溯系統,推行産品生産追溯和自檢制度,實現農産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詢、責任可追究。
據了解,今後渝北區還將根據業主及消費者的需求,繼續為智慧農業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加入各種模組,實現農産品從生産到銷售的全程精準監控。
今後,每一批農産品生産過程中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情況都會及時上傳到數據中心,市民購買時掃一掃農産品包裝上的二維碼或條碼,就能看到産品産地、銷售商甚至生長的全過程。(首席記者 張莎 實習生 文一普)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