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自費組隊協助警方救援上百次 王江獲評月度熱心市民
九龍坡區公安分局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秦遠華(右)為熱心市民王江頒獎。王均武 攝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高爽):今年29歲的重慶萬州籍小夥王江是九龍坡一家民間公益救援隊的隊長。從2016以來,王江和年齡相倣的十幾名年輕人自發組織成立救援隊,犧牲節假日,憑藉心中一股“急公好義”的旺盛激情和“扶危濟困”的拳拳愛心,堅持自掏腰包義務參與全區緊急突發事故救援工作。截止今年5月,王江的救援隊先後協助公安機關進行過上百次救援行動。無論是在失蹤人員搜尋、溺水人員打撈、山地搜尋等現場還是其它危機救援場景,市民都能看到王江及其救援隊員的身影。9月6日,王江獲評重慶“一路有你·平安建設”月度熱心市民稱號。
“呼叫,彩雲湖有人落水,需要增援立刻進行搜救。”5月14日,九龍四海救援隊在九龍坡區彩雲湖水域展開培訓演習。王江駕駛橡皮艇迅速劃過彩雲湖湖面,在穿過幾個障礙點後,順利到達指定搜救模擬點。
“這樣的培訓主要是為了模擬實際搜救中皮划艇直線駕駛技能,讓更多救援隊員參與實戰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彩雲湖安全管理中的實戰經驗。”四海救援隊發起人王江介紹道。
2016年初,一次機緣巧合,王江接觸到公益救援。回想起自己當初陷入無助時的迷茫和痛苦,王江毅然決然成立了這支救援隊,立誓不讓自己經歷過的悲劇重演。四海救援隊成立之初基本無人知曉,雖然設置了24小時值班電話,卻幾乎沒有響過。王江回憶,那個時候,只能靠僅有的幾名隊員向周圍的親朋好友宣傳四海救援隊,並告訴親朋好友們如果有需要可以撥打救援電話。此外,隊員們主動聯繫轄區派出所,和派出所同步開展事故救援。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市民知道了四海救援隊。今年4月份的一天淩晨,彩雲湖發生一起溺水事件,王江接到派出所電話後,立即帶著隊員迅速趕往現場,和派出所民警、消防官兵共同努力,將溺水者打撈上岸。
“現在老人跌倒了,很多人不敢扶。有人溺亡了,家屬找人打撈遺體,個別撈屍人坐地要價,給死者家屬傷口撒鹽。我就想,有了我們這樣的救援隊,在派出所的指導和幫助下,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為社會增添正能量,雖然力量微薄,但希望能為大家帶去一絲溫暖。”這就是王江的理想。
據了解,王江成立的四海救援隊指揮部設在重慶九龍坡區九龍鎮盤龍興苑。截止今年5月,四海救援隊協助公安機關救援上百次,包括失蹤人員搜尋、山地搜尋、水域打撈、溺水人員打撈等,200余人次受益,而參與救援需要的資金都是隊員們自籌。
目前,四海救援隊已經擁有15名隊員,隊員年齡從20歲到38歲。救援隊協助公安機關和政府完成包括山地搜尋救援、城市災難性救援、水域搜尋救援以及突發性自然災難救援等多種專業任務,所有救援均是公益性質,不收取一分錢。
頒獎儀式現場。王均武 攝
9月6日上午,“一路有你·平安建設”熱心市民組委會正式授予王江月度熱心市民稱號。頒獎儀式在九龍坡區巴國城廣場舉行。市慈善總會、市公安局相關領導、九龍坡區政法委、九龍坡區委宣傳部、九龍坡區公安分局、熱心贊助企業負責人、群眾代表200余人參加頒獎儀式。九龍坡區委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劉小兵出席會議並講話。
綠雲石都建材公司、新世界建材公司兩家熱心關注此次評選活動的企業負責人在活動現場表示,在世風普遍浮躁的當今社會,王江和救援隊不為名利羈絆,用年輕人的飽滿熱情和責任感,書寫了一個既充滿正能量又奏響主旋律的團隊故事,為全市青年樹立了榜樣。公司號召全體員工向救援隊學習,爭做平安建設熱心市民。市慈善總會宣傳部副部長曾紹侖對兩家熱心企業“鐵肩擔道義、熱心襄義舉”的態度深表讚賞和感謝。曾紹侖指出,這次活動獲得了愛心企業的大力支持,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希望更多的愛心企業加入到慈善和平安創建活動中來。
獲獎後王江説:“組建公益救援隊,本來是自己和朋友們的一個偶然的倡議,能夠得到認可,特別是拿到‘熱心市民’這麼高級別的榮譽,實在是意外之喜。”王江表示,自己把公益救援當做事業,再苦再累也從未想到退縮,今後會繼續不改初心,將公益救援全力做下去,爭取帶動更多的人們參與進來,為平安建設貢獻力量。
據介紹,“一路有你·平安建設”重慶熱心市民評選活動,是由重慶市委宣傳部、市委政法委、市綜治辦、市網信辦、市公安局、騰訊大渝網聯合主辦,重慶市慈善總會特別支持,為挖掘熱心於社會公共安全的市民而舉辦的大型公益評選活動。活動自2014年以來已舉行三屆,獲得上千萬網友關注,適時彰獎月度熱心市民,每年還會評選十大年度熱心市民進行隆重表彰,營造平安建設人人參與,平安共建、和諧共享社會氛圍。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