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金融知識進萬家活動啟動 重慶53家銀行教你維權

2017-09-11 11:05:35 | 來源:華龍網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哪些貸款違法違規?購買理財産品需要錄音錄影嗎?遇到電信網絡詐騙怎麼辦?什麼是“飛單”?為了讓你get更多金融知識,重慶銀監局于本月啟動2017年“金融知識進萬家”宣傳服務月系列活動,重慶53家銀行將舉辦5000多場落地活動,教你正確使用金融服務,依法維護自身權益,遠離違法違規借貸侵害,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等。

  金融知識進萬家:53家銀行將辦5000多場活動

  按照部署,2017年“金融知識進萬家”宣傳服務月系列活動於本月啟動,本次活動以“正確使用金融服務,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為主題。具體內容包括辨別正規金融産品服務,利用“雙錄”(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影)維護自身權益;宣傳正規借貸服務,遠離違法違規借貸侵害;維護個人信息安全,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等。

  活動月期間,全市5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預計將舉辦形式多樣的落地活動5000余場,發放金融宣傳資料300萬餘份,發放相關短信、微信6千萬餘條,預計服務銀行業消費者900余萬人次。

  根據當前社會關注熱點,重慶銀監局今年將針對近期銀行理財業務糾紛、違法違規“校園貸”“培訓貸”、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發等情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推行“專區雙錄”實施細則、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等重點工作,統一規劃,創新形式,通過各類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和手段開展活動。

  據悉,2014年,重慶銀監局專司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消費者權益保護處”成立,建立了以“消費者權益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考核評價機制”為核心的工作機制。印發消保工作要點,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全面評估,督促銀行機構完善消保工作機制建設。通過一系列措施的開展,取得了消費侵權事項前置化解、矛盾糾紛化解渠道暢通、消費者金融素養持續提升等成效。

   get這幾招 有效防範金融風險

  如何辨別正規金融服務渠道,提高維護自身資金和信息安全的意識和能力?重慶銀監局教你幾招。

  》》》第一招、購買理財産品 利用“雙錄”維護自身權益

  所謂“雙錄”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銷售理財産品和代銷産品時,同步實施錄音錄影,圖像和錄音應雙重、同時錄製。

  消費者在購買理財産品和銀行代銷産品時,應注意以下事項:購買理財産品須在“銷售專區”或“銷售專櫃”進行;確認銷售人員是否具備資質;購買理財産品過程須錄音錄影;用“産品信息查詢平臺”辨別産品真偽;在自助設備上操作時不要接受他人誘導。如果消費者在銀行銷售專區發現銷售人員不具備相關資質,銷售非列表産品、不進行“雙錄”等現象,可以通過專區公示的“舉報電話”進行舉報。

  》》》第二招、樹立正確消費觀,警惕校園不良網貸

  2017年5月27日,中國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下發文件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明確規定:“未經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根據這一規定,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的合法主體只能是銀行業金融機構。目前,政府主管部門已經全面叫停了各類網絡平臺的校園貸業務,但部分不良機構仍不顧政策禁令,繼續違規向大學生放貸。

  警惕校園不良網貸,大學生應注意樹立正確消費觀,切忌盲目追求高消費,發現身邊有同學在從事非正規校園貸的校園代理,也應當及時勸阻,或者通知老師或學校。如果已經借了非正規校園貸,一定要立即告知學校和家長,儘早協商解決,避免問題惡化;如果和非正規校園貸機構發生糾紛或遭遇對方威脅,應當立即報警,尋求警方幫助;如果協商難以解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求助法院解決。

  》》》第三招、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警惕“飛單”風險

  “飛單”是指銀行個別員工與社會人員內外勾結,私自銷售非本行(總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産品、非本行(總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機構理財産品,部分涉嫌非法集資。

  避免掉入“飛單”陷阱,消費者應強化理性投資意識,“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掌握有關投資的基礎知識,強化風險意識,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高收益往往伴隨高風險。

  應注意不被“飛單”産品的“超高”投資收益誘惑(承諾收益率基本上是銀行正規發行、代銷的理財産品收益的2-3倍),要仔細閱讀理財産品説明書,理性分析産品收益風險,查證購買産品是否銀行正規産品,關注購買産品的資金是否匯入銀行賬戶等。消費者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銀行和監管部門投訴和舉報。

  》》》第四招、沉著冷靜拒絕誘惑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

  當前,電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不法分子通過釣魚網站、詐騙短信、偽基站等方式,詐取消費者信息及資金。常見電信詐騙手段為冒充親友以生病、遭綁架等事由要求事主轉賬;冒充國家機關人員以事主涉嫌犯罪活動為由實施詐騙;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謊稱事主銀行卡在異地刷卡消費;發佈虛假中獎信息要求事主繳納手續費等。消費者要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要避免在公共場所或他人計算機登錄和使用網上銀行,操作完畢後及時關閉。

  在遭遇電信詐騙時,首先思想上應沉著冷靜,拒絕誘惑,行動上應核查實情,不亂轉賬。在接到“親友”電話或短信時,通過“親友”其他聯繫方式等確定“親友”身份及所述事情的真實性;在接到“國家機構、銀行、兌獎單位”電話或短信時,通過官方渠道核實信息真偽。

  》》》第五招、儘快升級IC卡、維護個人信息安全

  近年來,全國發生多起銀行卡被盜刷的事件。這些事件大多是不法分子通過不法手段騙取持卡人的銀行卡卡號、有效期、CVV2碼、交易密碼等信息後製作偽卡,再通過網絡支付盜刷銀行卡資金。

  針對此類案件,消費者須妥善保管個人金融信息,養成良好的金融安全習慣,注意用卡安全,儘快將磁條卡升級為安全系數較高的金融IC卡,降低被複製風險。同時,不隨意告知他人,要在正確網址購物和上網銀,警惕釣魚網站,不隨意點擊短信中的網址和回撥對方電話,開通銀行卡餘額變動提醒等。

  一旦發生非本人操作的不明消費時,應第一時間拔打銀行客服熱線了解相關情況,如確被盜刷,應立即申請凍結賬戶,防止二次刷卡造成進一步損失,並迅速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依法追討損失。(記者 佘振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