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忠縣 開展禮儀宣教引導市民爭做文明人

2017-09-20 09:51:23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區縣聯動】【忠縣】忠縣 開展禮儀宣教引導市民爭做文明人

忠縣第七屆十佳文明市民頒獎典禮

【區縣聯動】【忠縣】忠縣 開展禮儀宣教引導市民爭做文明人

忠縣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志願服務  攝/毛幼平

【區縣聯動】【忠縣】忠縣 開展禮儀宣教引導市民爭做文明人

十字街社區志願者向市民講解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知識問卷調查

 

  我國素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之稱。在燦若星河的中華文明史中,“禮”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過程中,重慶忠縣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以摒棄身邊陋習為目標,通過開展文明禮儀宣傳教育、示範活動,引導培養市民的良好行為習慣。

  學禮促文明

  在忠縣忠州街道北門路社區,每月定期開展的“文明禮儀大講堂”,已經成為當地提升居民文明素養的重要陣地。

  北門路社區地處忠縣老城區,轄區面積廣、人口流動量大、居民素質參差不齊。多年來,各種不文明現象在這裡時有發生。

  北門路社區曾試圖通過增加硬體投入和維保人員的方式來消除一些不文明現象,但收效總是不盡如人意——公共區域剛粉刷過的墻壁,幾天后便印上了腳印;角落裏垃圾遍佈,一旁新增的垃圾桶倒是空空如也;綠地花台中栽好的植物頭兩天還生機勃勃,轉眼便成了敗柳殘花……

  種種跡象表明,要提升社區的環境面貌和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還得從“人”上著手。

  從2014年開始,北門路社區以每月開展“文明禮儀大講堂”活動的方式,向居民普及文明禮儀知識,提升他們的禮儀修養和文明素質。

  據北門路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文明禮儀大講堂”的主講者主要由社區幹部和退休黨員擔綱,培訓主要結合生活實際,向居民灌輸形象禮儀、家庭禮儀、公共禮儀、生活禮儀、接待禮儀等知識和意識。

  為增強培訓效果,北門路社區還印製了1000本《文明禮儀培訓手冊》,免費發放給前來聽課的居民。該《手冊》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通俗地對如何做到舉止文明進行了講解,引導居民將在培訓學習到的文明禮儀知識應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3年過去,北門路社區居民的文明素養越來越高,不文明現象隨之大幅減少。

  與北門路社區一樣,在忠縣特別是城區,依託道德講堂、市民學校、學校班隊日等載體,大力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通過宣傳普及,讓市民學禮是忠縣培育良好風尚,打造禮儀之城的第一步。

  為此,忠縣文明辦編印並免費向市民發放《親,請勇敢對這些不文明行為説——NO》、《文明禮儀知識讀本》等宣傳品10萬餘冊。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漫畫,從禮貌言談、愛護環境、文明出行、人際交往4個方面介紹文明禮儀知識。

  同時,《忠州日報》、忠縣電視臺、中國文明網忠縣聯盟網站也積極開闢“忠州文明風”、“直擊文明”、“文明禮儀知識”等文明專欄專題,向市民普及文明禮儀常識,截至目前共計發稿200余篇。

  此外,忠縣相關部門還編排組織“文明禮儀”公益快閃活動,分別在忠州廣場、北山廣場、黃金鎮等26處人員密集場所亮相展示,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問題為導向

  提升群眾文明素養,讓他們知禮講禮,以問題為導嚮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過認真梳理,忠縣文明辦總結出涉及公共場所、人車出行、道德失范、言談舉止、網絡傳播5個大類的50種不道德、不文明具體言行。

  “文明禮儀,公職人員必須為群眾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據忠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忠縣首先以公職人員為突破口,在黨政機關和醫院、學校等事業單位廣泛開展“不道德不文明行為”大討論活動,進而把大討論活動引向公職人員所涉及的家庭和整個社會,讓廣大群眾圍繞家風、家規、家訓,深刻剖析存在的不文明不道德行為的成因。

  截至目前,“不道德不文明行為”大討論在忠縣已經開展700余場次,收效明顯。“我講話習慣‘帶把子’,但原來真的沒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有多大危害。其實這個壞習慣不僅會影響我的個人形象,也會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通過大討論,我深刻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正在逐漸改掉這種壞習慣。”一位公職人員表示。

  一面通過大討論讓公眾明事理,一面通過各種行動曝光種種不文明行為,讓市民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忠縣廣泛開展“美醜雙十”行為抓拍活動、“不文明行為隨手拍”活動,在忠州廣場設置“不文明行為曝光臺”,並通過廣播、電視臺、報社、網站以及微博、微信、QQ,對不文明行為集中曝光,積極引導市民説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

  勸導守禮儀

  1000余個志願者組織及10萬餘名志願者是忠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力量,忠縣通過組織志願者進行文明勸導,讓市民守禮儀。

  “先生,手中的餐巾紙可以扔在那邊的垃圾桶裏。”“妹妹,車莫亂停,這裡可是消防通道。”“小朋友們,碰見外賓不要圍觀”……在忠縣城區16個人流密集的重點交通路口及城鄉結合部社區,類似的勸導聲不絕於耳。

  而今進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關鍵時期,忠縣組織2000余名文明勸導志願者,採取“上門宣講傳禮儀、上街勸導講衛生、上路監督停放車”的模式,開展文明交通勸導教育活動,內容涵蓋禮貌言談、文明交通、有序排隊、愛護環境等方方面面。

  截至目前,文明勸導志願者共向群眾發放文明禮儀手冊2萬本、文明禮儀禮品袋1.5萬個,文明勸導獲得了絕大多數忠縣群眾的大力支持。活動開展期間,市民對文明禮儀的知曉率達96%,文明駕停車率達98%,無序排隊率和垃圾亂丟率僅為3%,活動實效顯著。

  除了在針對“人”上的一系列舉措,忠縣各職能部門還合力加強針對提升文明程度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拓寬文化陣地,為講禮營造氛圍,讓尊禮成為時尚。

  忠縣文明辦大力實施文明設施提升工程,文化館、圖書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縣委宣傳部、縣城鄉建委、縣文化委等相關部門完善了各類文明引導標示牌、路牌、垃圾桶等設施,提升了環衛設施的文明導向性;縣委宣傳部在忠州廣場、三峽橘海等22處建設了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縣交委在公交車車廂、計程車頂燈設置了“文明,你最棒”、“文明出行”等宣傳畫、宣傳標語。

  趙童  李耀輝  劉玉珮

  圖片除署名外由忠縣縣委宣傳部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