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聚焦重慶>正文

沙坪壩區天陳路無人報攤 兩年多從來不差錢

2017-09-21 14:37:05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重慶沙坪壩區天陳路無人報攤:售出數萬份從來“不差錢” 收穫滿滿誠信

  一張折疊桌、一把太陽傘、一個紙盒,加上幾張椅子,是重慶沙坪壩區天陳路58號附近一個路邊報攤的全部家當。

  與普通的報攤不同,這裡平時並沒有人在看守。需要購買報紙的市民,只需往攤位上敞開的紙盒裏投錢,便可自行取報。當然,這全憑自覺。

  上午9點左右,將取來的報紙放至攤位後離開,下午6點左右再來收攤,清點收入。從2015年5月起,這已經成為52歲的廖其忠的日常作息。這兩年多來,雖然報紙銷量在下滑,但卻從來沒有差過錢。讀者們的這份誠信,也正是這名20年賣報人能夠一直堅守的動力。

【聚焦重慶】沙坪壩區天陳路無人報攤 兩年多從來不差錢

每天早上,廖其忠都會將剛取來的報紙放至攤位後離開。劉政寧 攝

  報紙銷量下滑20年賣報人欲放棄經營

  9月的山城,天空淅瀝瀝地飄著雨絲。在沙坪壩區天陳路一棵茂密的黃桷樹下,有一個用帆布遮擋著的小鐵皮櫃子,旁邊是重慶市沙坪壩區至璧山區大巴車的始發站。

  “請問下,這裡是不是有個無人報攤?”記者表達來意後,車輛調度陳蘭邊點頭邊説:“對頭,就是這個小櫃子,今天下雨,他可能要來得稍微晚些。”平時在這裡買報紙的人真的會很自覺地付錢嗎?面對記者的疑問,陳蘭把手一擺説:“現在大家的生活好了,誰也犯不著為這一兩塊錢,讓人説自己沒誠信、貪小便宜吧。”

  “我每天早上七點就在這裡了,反正是從來沒看到拿了報紙直接走人的。”陳蘭説,有時買報的沒有零錢,還要前來問她有沒有零錢可換。話畢,陳蘭掏出手機看了下時間説:“時間差不多了,他馬上就要來放報紙了。”

  果不其然,幾分鐘後,一名穿深色外套、個頭矮小的中年男子騎著一輛摩托車,在一旁停了下來。只見他利索地從車上取下一個帆布口袋,撤下帆布,打開折疊的小櫃子,依次擺上報紙、書刊,以及飲料等小件商品。隨後從櫃子底下拿出一個寫有“自動投幣”的紙盒放在攤位上,又擺了上幾張椅子,便欲轉身離開。

  記者叫住了他。這名男子就是廖其忠,1997年,他開始在這個地方經營書報攤。20年來,書報攤就是他的事業,因為書報,一家人有了生活來源,他也因此結交了眾多讀者老友。

  “你人都沒在這裡,為什麼還要放椅子呢?”記者問到。

  “這也是為了方便顧客休息。”廖其忠説,以前在守攤時,經常有老顧客前來買報、閒聊。現在雖然我沒守攤了,有些顧客還是習慣買了報就坐在樹下乘涼讀報。

  廖其忠告訴記者,銷量最好時,他的報攤一天可以賣出報紙1000余份,但由於網絡的迅猛發展,到2015年時,銷量急劇減少,直接影響了廖其忠的家庭收入。為了維持家用,賣了18年報紙的他萌生了放棄經營報攤的念頭。

  很快,他的這個想法就被一些老顧客們知曉了。“哎,以後你不賣報了,我們買張報紙要跑好遠去哦,太不方便了。”顧客在表示支持他決定的同時,也流露出了惋惜和不捨。這一切,廖其忠都看在眼裏。

【聚焦重慶】沙坪壩區天陳路無人報攤 兩年多從來不差錢

每天買完菜回家路上,順手在無人報攤上買份報紙,已經融入了李明軒的生活。劉政寧 攝

  試水無人報攤兩年多來從來不差錢

  從內心來講,廖其忠也想把報攤繼續經營下去。可生活的現實讓他不得不去面對:從事清潔工作的妻子每月只有微薄的收入,如果他不去另找一份工作,僅靠經營報攤,根本就無法支付正在上大學的兒子的學費和家庭日常開銷。

  就在廖其忠左右為難時。一名尹姓顧客給他出了個主意:現在來買報的大多為老熟人,何不就在原地整一個自動投幣報攤?這樣既能給大家帶來便利,又能有一定的收入,你自己還可以去做其他事情。

  這一想法很快付諸實踐。廖其忠挑選了幾種最受顧客喜愛的書報刊物作為主打商品,雖然未標價,但老顧客們都能知曉售價。起初,廖其忠還有點不放心,每天早上只是把用來投幣的空紙箱放至攤位。

  一段時間下來,廖其忠發現並未少錢,而有時顧客因為沒有零錢,索性還多給了一點。為了更加方便顧客,也為了不佔顧客便宜,廖其忠每天擺攤時就會在紙箱裏先放十幾元零錢,供顧客找零。廖其忠的用心,更加拉近了與顧客之間的距離,小報攤還逐漸成為老顧客們聊天休閒的場所。偶遇暴雨等突發情況,顧客們還會幫他把沒賣完的書報收進櫃子,以免淋濕。

  今年71歲的李明軒是一名退休工人,家住報攤旁的小區裏。十幾年來,他幾乎每天都要在這裡買一份報紙。“報攤就在樓下,我每天早上買完菜回來,正好順手買份報紙回去看。”李明軒説,雖然有時也可以從手機上看看新聞,但每天到這個報攤來轉一轉,買份報紙,碰見老街坊聊聊天,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與其説是買報紙,還不如説是一種情感的寄託。

  無人報攤不僅方便了他人,也讓自己受了益。如今,廖其忠每天花在報攤的時間不到一個小時,每個月能有近兩千元的收入。解放出來的大量時間,他為餐館送外賣。“全靠大家的誠信,報攤的經營從來不用操心,我現在拿的是雙份工資呢。”廖其忠樂呵呵地笑著。

  “想當初,我在守著報攤的時候,都有報紙被偷走的事發生。”廖其忠説,如今無人售報兩年多來,每天晚上核對收入和銷售量,總能對得上。偶爾會有少錢的現象,但是過幾天就會有人把錢補上,這一定就是買報忘記帶錢的老顧客補上的。“一個擺在馬路邊的小攤,這兩年多人來人往,竟然從來沒有差過錢,想想都覺得有點兒不可思議。”廖其忠對此感觸頗深。

  一份小小的報紙,雖然價格不高,卻是誠信社會建設很好的“試金石”。也正是感受到社會滿滿的誠信,廖其忠説,無論這個報攤將來賺錢多少,他都將為讀者一如既往地堅守下去。(張祎 劉政寧 馮文彥 劉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