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將民生服務落實處

2017-09-26 11:42:13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年來,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作為重慶市唯一的涉外、涉港澳臺居民及華僑婚姻收養登記窗口,一直承擔著重慶籍與境外人士辦理婚姻登記、重慶市內婚姻登記業務指導和困境兒童幫扶的職責。多年來,先後獲得民政部頒發的“全國先進婚姻登記機關”“全國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

  已過審【社會民生列表】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將民生服務落實處

  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登記員合影

  優質服務閃亮涉外窗口  規範細緻深化國際友誼

  據了解,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累計辦理婚姻登記32738對,收養登記7034例,登記合格率和群眾滿意率長期保持100%。主要表現為“簡化流程,服務快捷高效”“規範標準,服務親切週到”“公益領先,服務溫暖入心”的特點。

  已過審【社會民生列表】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將民生服務落實處

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向涉外收養人員頒發相關證件

  針對涉外、涉港澳臺、華僑婚姻收養登記當事人在渝停留時間短、希望快速辦理的訴求,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進一步簡化登記流程,引進江北公證處設立代辦點,實現登記、公證一站式服務,使婚姻登記當事人初審-受理-登記-頒證-公證時間不超過1小時。據了解,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今年率先在全國開通涉外婚姻登記網上登記預約,實現網上審查登記材料,貼心服務深入人心;協調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幹警上門面見被收養兒童和代辦護照、公證,使收養登記當事人從融合兒童-辦理登記-取護照時限不超過5天,大大縮短了收養家庭在渝停留時間。

  作為涉外服務窗口,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在登記過程中,為讓當事人感受到溫馨和幸福,先後開展了延時下班、登記照拍攝、雙語頒證、離婚家庭輔導、護照加急等免費便民舉措。曾經有一對台灣籍夫婦登記完畢後,向登記員豎起大拇指並稱讚到:“這裡是我在內地打過交道政府機構服務最好的。”

  回應民生做好創新服務  家庭輔導走進千家萬戶

  據了解,為促進家庭和諧,維護社會穩定,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需求,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受市民政局委託于2016年9月啟動了“家和計劃”項目,在16個區縣(自治縣)建立了婚姻家庭輔導室和社區“家和”服務站,形成了 “4+5+5”服務體系(即聯動區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區四方參與,開展困境家庭救助、家庭教育宣傳、婚姻情感輔導、矛盾糾紛調解、跟蹤指導五項服務,發揮解困、引導、支持、疏導、發展五個功能),為市民帶來便捷、高效、專業的婚姻家庭輔導服務。

  已過審【社會民生列表】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將民生服務落實處

“注重家庭教育,弘揚文明婚俗”宣傳活動現場

  項目在是開展家庭教育宣傳活動方面,組織了“注重家庭教育,弘揚文明婚俗”宣傳活動、家庭教育知識講座等形式多樣的婚姻家庭法律法規宣傳,讓市民深入了解婚姻法律法規知識和婚俗文化。在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方面,項目對婚姻登記當事人進行婚前輔導,開展主題豐富、形式多樣的婚姻家庭社區、沙龍和小組活動,全面提高家庭幸福指數。在矛盾糾紛調解服務方面,項目開展衝動型離婚人群離婚調解、婚姻家庭生活危機人群矛盾糾紛調解等服務,幫助夫妻雙方冷靜思考,提升正確決定的能力。

  已過審【社會民生列表】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將民生服務落實處

“婚俗新風進萬家”活動現場

  項目開展至今,“家和計劃”共計發放宣傳手冊22811本,提供個案諮詢2387例,個案治療198例,勸和945對,跟蹤回訪1401人次,組織沙龍活動31次,社區活動26次,小組活動219節,組織宣傳活動109次,開展困境家庭救助32戶,受益群體62630人次,獲得了市民的認可和好評。

  真心誠意服務困境兒童  凝心聚力托起希望中國

  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還著力開展困境兒童救助工作。據了解,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2005年成立的重慶兒童救助基金會開展了助醫、助養、助教和公益創投四大項目,12年來累計幫助超過4萬名困境兒童,被授予5A級公募基金會資質。

  已過審【社會民生列表】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將民生服務落實處

  重慶兒童救助基金會攜手大坪醫院教授在彭水縣為先心病患兒免費檢查

已過審【社會民生列表】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將民生服務落實處

公益創投項目支教活動在巫山縣舉行

  基金會主要開展了四大公益項目:一是“慈幼共創·助養項目”。為8家兒童福利機構捐贈奶粉,竭誠保障孤殘兒童生存品質和幫助福利機構改善基礎設施,今年已惠及1048名兒童。二是“慈幼共創•助醫項目”。暢通貧困家庭兒童及時就醫途徑,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救助已讓900余名兒童恢復健康。孤殘兒童手術康復 “明天計劃”為145例福利機構以及社會散居孤兒童手術。“拯救折翼天使”貧困家庭兒童手足傷殘手術救助項目累計幫助我市和西藏昌都市104名患兒手術。三是“慈幼共創·教育項目”。研發“男生女生”兒童成長教育項目,為15000名兒童提供預防性侵害的教育。困境兒童成長教育幫助650余名兒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發展和提升其生活能力。四是“慈幼共創·公益創投”。2014年開始組織實施重慶市兒童救助項目公益創投活動,資助扶持近40余家社會組織的59個兒童救助項目,實施3年以來,累計超過14000名兒童受益。(供稿 圖/文 重慶市民政局 編輯 朱明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