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雙節"3400多萬人次遊重慶 "市內遊"受捧

2017-10-09 08:57:19 | 來源:華龍網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標題:"雙節"3400多萬人次遊重慶 "市內遊"仍是重慶人首選

  這個“雙節”你來重慶了嗎?10月8日,重慶市旅遊局通報,八天長假期間,重慶共接待境內外遊客3418.6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3.07億元。

  【要聞 列表摘要】"雙節"3400多萬人次遊重慶 "市內遊"受捧

  “遊輪遊”備受遊客青睞 重慶長江黃金遊輪有限公司供圖 華龍網發

  太火爆了 長江索道排隊兩小時體驗4分鐘

  這個假期,重慶可謂是人氣十足。節日期間,“網紅”長江索道幾次霸佔微博熱搜榜,人民日報、環球時報、中國新聞週刊等媒體紛紛報道長江索道“排隊兩小時體驗4分鐘”的火爆景象。看到網上圖片“人山人海”的場景,網友們甚至調侃:“它真的只是個交通工具?”

  【要聞 列表摘要】"雙節"3400多萬人次遊重慶 "市內遊"受捧

  長江索道景區登上微博熱搜榜 截圖

  10月2日,記者前往現場看見,長江索道景區門外排起了200多米的長隊。儘管要等很長時間,但遊客們熱情不減。來自山東的盧先生告訴記者:“很早就聽説過重慶的長江索道,這次就是來體驗一番,雖然排了好幾個小時,但感覺很值得。”

  據統計,“雙節”期間,長江索道景區共接待13.46萬人次,同比增長5%;實現門票收入222.95萬元,同比增長8.18%。

  除了長江索道上“熱搜”外,節日期間,重慶多個景區同樣人山人海,接待量超過了最大承載量。

  【要聞 列表摘要】"雙節"3400多萬人次遊重慶 "市內遊"受捧

  梁平雙桂堂人流如織 梁平區旅遊局供圖

  10月2日下午16時,磁器口古鎮景區暫態人流量達到峰值8000人次,景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10月4日下午15時,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區達到單日遊客最大承載量;10月6日中午12時30分,萬盛奧陶紀景區達到最大承載量,停止售票。

  據了解,“雙節”期間,重慶精品景區接待量均呈現較大增幅。其中,武隆喀斯特旅遊區接待遊客41.38萬人次,雲陽龍缸景區接待23.32萬人次,萬盛黑山谷接待遊客13.78萬人次,大足石刻景區接待遊客12.51萬人次,酉陽桃花源接待遊客16.65萬人次。

  各地活動精彩紛呈 “市內遊”仍是首選

  據統計,此次長假重慶各區縣和旅遊景區組織了160余項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旅遊節慶活動。

  【要聞 列表摘要】"雙節"3400多萬人次遊重慶 "市內遊"受捧

  長江索道景區人氣爆棚 記者 舒婷 攝

  如長壽菩提古鎮,推出了愛國主題花車巡遊、魔術雜技表演、中秋賞月宴等活動;10月6日上午,2017中國重慶開州漢豐湖國際摩托艇公開賽在開州激情開賽;南岸區南山植物園舉辦了“秘境雨林·風情版納”生態休閒養生遊主題活動和“2017家庭園藝植物品種展示會”;渝北統景風景區開展了洞穴探險、皮划艇趣味賽、溫泉健身舞、人偶巡遊等主題活動。

  旅遊部門統計發現,假期,重慶本地景區景點仍為重慶市民出遊的首選,佔組團遊總人數的21%。外地來渝遊客主要來自四川、湖北、湖南、雲南、貴州、上海、北京、浙江、福建等地。

  另外,都市旅遊和鄉村旅遊也很火爆,渝中區接待遊客876.9萬人次,南岸區接待245.9萬人次,江北區接待105.8萬人次。鐵山坪、雲篆山、縉雲山和南山片區分別接待遊客6.12、11.26、4.43和50.3萬人次。

  【要聞 列表摘要】"雙節"3400多萬人次遊重慶 "市內遊"受捧

  長壽湖熱氣球升空體驗項目引圍觀 長壽區旅遊局供圖 華龍網發

  來重慶養生養心 50萬人次泡溫泉

  重慶是“中國溫泉之都”“世界溫泉之都”,全市近40家溫泉企業推出了系列優惠政策,加之“雙節”期間重慶氣溫偏低,吸引了大量市內、市外遊客前往泡溫泉。

  據統計,8天時間裏,全市溫泉旅遊接待超過50萬人次。其中,巴南南溫泉、東溫泉、沙坪壩融匯溫泉、九龍坡貝迪溫泉分別接待遊客17.74、24.04、1.74和2.8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1.03%、9.75%、35.94%和35.83%。

  【要聞 列表摘要】"雙節"3400多萬人次遊重慶 "市內遊"受捧

  重慶都市旅遊紅火,圖為洪崖洞景區呈現遊人如織景象 渝中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記者 舒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