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覓窮根找路子 巫山雙龍鎮洞橋村脫貧進行時
原標題:【十九大時光】覓窮根找路子 巫山雙龍鎮洞橋村脫貧進行時
重慶市委宣傳部扶貧集團駐村幹部許家偉正在和巫山縣雙龍鎮洞橋村貧困戶熊明貴拉家常。通訊員 陳廷權 攝
“你可以享受精準醫療脫貧政策,要抓緊填表,去縣城把病看了,自己不用花多少錢。附近的水庫修好了,馬上要創建4A級景區,以後你家也可以吃上旅遊飯。”重慶巫山縣雙龍鎮洞橋村一家農戶門口,重慶市委宣傳部扶貧集團的駐村副書記許家偉正與貧困戶熊明貴拉家常。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行走在雙龍鎮,每到一村,都能感受到各地對精準脫貧、可持續脫貧問題的思索與行動。
找窮根:先精準識別再精準扶貧
山高坡陡,是洞橋村給人的第一印象。
這個村子位於渝東北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地區,産業基礎薄弱,全村875戶2464人,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5戶287人。
村民大部分居住在山裏,靠騎摩托車進出,下過雨的小路很是泥濘,一旁是高達數十米的懸崖。
在駐村第一書記趙本興、第一副書記許家偉等人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熊明貴家。
53歲的熊明貴患有肺氣腫,幹不了重活,“去年在工地上打了3個月工,錢沒掙多少,反倒是身體又差了一些。”老婆天生有眼疾,視力極差。大兒子剛出外打工,給人安裝電梯,二女兒前不久考上了縣裏的重點中學,正在讀高一。雖然身體不好,但熊明貴兩口子都不是懶人,夫妻倆種了幾畝地,還喂了一頭豬,養了十幾隻雞。
“還是托政府的福,我們才搬到了新房子裏。”熊明貴家的新房是去年臘月剛修好的,老房子本來快垮了,正好村裏要修建中硐橋水庫,他家享受了兜底搬遷政策,每人拿到1.3萬元的搬遷補貼,家裏四口人,一共5.2萬元,自己只花了3萬元左右。
“她身體殘疾,每年有幾千塊錢的低保。” 熊明貴告訴記者,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自己每天都要吃藥,肺氣腫這個病,不感冒則已,一感冒就要加重。
“你家的情況符合咱們縣裏出臺的精準醫療扶貧政策。”許家偉為他詳細講解起了政策,“已經給你報上去了,手續也幫你辦好了,你直接去醫院就行了。”
像熊明貴這樣的情況,在治療方面能享受“4個1/4”政策:床位費由醫院負擔,國家補貼3000元,民政補貼一部分,醫療保險再報銷一部分,算下來,個人幾乎不花什麼錢。
看到熊明貴有點猶豫,許家偉又補充道:“你曉得隔壁組的李先財不?他老婆得了風濕病,前幾天剛去縣城醫院住了14天的院,醫療費7000多元,按照這個政策,結果自己一分錢沒花。她以前疼得站不起來,現在都可以下地幹活了。”
“要得,我老婆一個人在家裏不行,等娃兒請幾天假回家,我就去把病看了。” 熊明貴放下了心,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聽新聞裏講,黨的十九大要開了,政策肯定會越來越好,盼著娃兒能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
離開熊明貴家後,許家偉告訴記者,“病”就是熊明貴家的窮根,只有找準窮根,精準施策,才能真正脫貧。
在洞橋村,像熊明貴這樣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佔了接近一半。“很多村民對政策不了解,擔心申請救助很麻煩,我們就一家家去走訪,只要符合政策,都會勸他們去申請救助。”許家偉説。
找路子:种經濟作物創4A景區
脫貧之後,還要找路子,幫村民增加收入,這也是洞橋村村支兩委正在琢磨的事。
在村委會附近的山坡上,栽種著一種低矮的植物,嫩綠色的枝條上,結出了一串串綠色的米粒大小的“果實”。
“這是金槐,這個綠色的叫槐米,其實是還沒開放的花蕾。”趙興東説,槐米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富含蘆丁和黃鹼素,具有涼血、止血的良效,近年來收購價達到21元一斤,若長勢好,畝産量能達到200斤,賣4000多元。
“這種作物還有個好處,槐米通過蒸、曬等進行烘乾後,存放個一兩年都沒問題,勞動成本低、收益高,很適合村裏勞動力較少的情況。”趙興東告訴記者,村裏的200畝金槐是去年剛栽下的,農科院的技術人員來進行了好幾次技術指導。此外,村裏還種有脆李1200畝,核桃300畝。
除了經濟作物,村裏還打起了中硐橋水庫的主意。
中硐橋水庫是一座中型水庫,位於洞橋村的鞍子埡附近,最大壩高78.5米,正常蓄水位736米,總庫容能達到1056萬方。
水庫修好後,不但可以解決城鎮供水、農業灌溉、農村人畜飲水等問題,還可成為旅遊資源。按照巫山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辦法,結合縣旅遊局多次組織專家實地考察意見,雙龍鎮已制定了小三峽國際知名陸上旅遊勝地“一心四線”發展規劃,中硐橋水庫4A級景區旅遊線路就是其中的一條線。
據了解,水庫今年5月底前已經完成大壩樞紐工程啟閉機房、配電房和取水塔修建、閘門安裝等所有工作。
“很快就能蓄水了。等蓄水完成,景區就會慢慢發展起來,前來觀光旅遊的人將越來越多。靠著特色産業加旅遊這兩條路子,村民們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趙興東興奮地説。(記者 佘振芳)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