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女工辭職照顧患病養母8年 要努力讓媽媽記住自己

2017-10-17 18:18:02 | 來源:重慶晚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社會民生】女工辭職照顧患病養母8年 要努力讓媽媽記住自己

【社會民生】女工辭職照顧患病養母8年 要努力讓媽媽記住自己

李佳年少時和養母合影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8年的時間不長不短,對於家住華岩鎮華福路一小區的李佳來説,這8年的陪伴沒有白費,媽媽的記憶裏忘記了許許多多往事,卻沒有忘記自己。

  8年前,母親開始出現老年癡呆跡象,眼見著她一天一天走向孤獨的深淵,我都無力阻攔。

  只能默默地陪在她身邊,相依相伴……

  ——摘抄自李佳日誌

  陪著媽媽慢慢變老

  這是上天給她回報的機會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治碧,今年78歲,女兒李佳今年41歲。

  她們住在華岩鎮華福路一個小區裏,兩家相距“一碗湯”的距離。

  她倆是一對特殊的母女。2009年,母親患了阿爾茨海默症,就是人們常説的老年癡呆。李佳辭職帶著丈夫住到母親身邊,像小時候母親對她一樣,抱著她散步、為她理髮、給她喂飯。

  李佳説,媽媽只是回歸了孩子般單純狀態。

  她還説,這是上天給她回報媽媽的機會——當年,媽媽從車站把她抱回家,現在她要陪著媽媽慢慢變老。

  記憶就像刪除一樣

  她要努力讓媽媽記住自己

  國慶節後一個普通的早晨,李治碧坐在客廳輪椅上,看著電視癡癡地笑。

  李佳在旁邊不時逗她,打著手語喊:“媽媽,是我,佳佳。”李治碧抬起頭看著女兒依然癡癡笑,把頭扭到一邊自言自語説“看電視”,沒幾分鐘便開始打瞌睡。

  李佳連忙喊,“莫睡,莫睡,看著我,我是佳佳。”李治碧咧著嘴笑,開始咿咿呀呀地喊著“Jia-jia”。

  每天早晨,伺候穿衣洗漱吃飯,李佳會扶著母親坐在輪椅上,和她聊天,試圖喚起母親的記憶。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8年。2008年起,母親的記憶力越來越差。有一次李佳回去時,看母親坐在那裏,不再談往事,只對她癡癡地笑,笑得她淚流滿面。

  “那個時候,我開始知道老年癡呆這個病,媽媽的記憶就像被刪除了一樣,忘了自己忘了我,更別説未來的美好了。”李佳説,媽媽一度看到自己,甚至不知自己從哪來,來做什麼,甚至不知道她是誰。

  那個下午,李佳覺得煩悶。但她慢慢想明白了,病魔奪走她在母親腦海裏的片斷,卻摧毀不了母女之間的愛。要讓媽媽記住自己,李佳開始為此而努力。

  你是媽媽親生寶貝

  高廟村車站撿回一個生命

  1976年,在沙坪壩勤儉紙箱廠上班的李治碧在高廟村車站撿到一個巴掌大的女嬰。剛剛失去雙胞胎女兒的她,無法對這個小生命視而不見,便把她抱回家撫養,取名李佳。

  從李佳記事起,母親給她的印像是説話溫柔,即使自己做錯事,她都是輕言細語講道理。

  後來,離了婚的李治碧選擇獨自撫養女兒,還要照顧年邁的媽媽。為了小李佳,後來再婚的她選擇不再生育。那時候,祖孫三人住在上肖家灣的一處老房子裏。房子不大,但一家人很溫馨。每年春節的團年飯,母親張羅一桌飯菜,總是大塊大塊把肉夾給她和外婆,自己卻半天不動筷子。

  小時候有人嘲笑是撿來的,她沒往心裏去,因為母親總是堅定地説,“你就是媽媽親生的寶貝女兒。”

  有一天放學,李佳無意中聽見母親和外婆説起自己的身世,感覺天一下子塌了。那天晚上,母親把她叫進裏屋,慈愛而小心地説出了事情的真相,“不管你的親生父母是誰,你依然是媽媽的女兒,媽媽永遠愛你。”

  理療自駕遊藝術照

  我要陪伴她因為這是媽媽

  母親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漸漸地失去自理能力。加上年邁的繼父是殘疾人,李佳沒有把母親送到養老院,而是毅然從工廠辭職回家照顧,這也得到了丈夫的理解與支持。

  初秋的重慶有點冷,偶爾太陽出來的時候,李佳就扶著母親到小區裏散步,和鄰居聊天。“媽媽,你看這是吳阿姨,我們鄰居。”“這是陳婆婆,以前經常和你出去散步的。”

  這些看似口水話,實際上為了喚起更多母親的記憶。每隔一段時間,李佳還要帶媽媽去樓下理療店按摩,帶著母親去自駕遊,去她沒有去過的地方。

  隨著時間推移,母親什麼記憶都沒有,甚至像小孩一樣懵懂無知,忘記咀嚼和吞咽,到後期大小便失禁、失去了行走能力。“我不怕,我要陪伴她,因為這是我媽。”

  去年,李佳帶媽媽去拍藝術照。照片上的畫面仿佛回到小時候的某個午後:媽媽笑得瞇起眼睛,李佳像個小孩子一樣,依偎在她身邊……

  重慶晚報記者 王渝鳳 九龍報供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