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龍門浩職業中學打造職業教育的“四有”好老師
龍職中教學樓全景
老師對參賽學生進行服裝紙樣設計輔導
職業教育的高品質發展,與優秀的教師隊伍息息相關。重慶市龍門浩職業中學(以下簡稱“龍職中”)的每屆畢業生都因精湛的專業技術、良好的道德品行受到用人單位的爭搶;而近幾年,龍職中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究其背後的原因,就是有著一支肯鑽研、勇拼搏、善展望的師資隊伍,他們不計得失、甘於奉獻、兢兢業業,一切只為給學生一個美好的未來。
時代賦予重托,奮鬥書寫跨越。龍職中人正奮力踐行“四有”好老師要求,開拓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天地。
關鍵詞:鑽研
誓做教書“有心人”
在知識與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更需要將“學習”進行到底。尤其是職業教育教師,其知識結構、技能水準必須跟上時代的變化與發展。
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領獎臺上,從來不乏龍職中學子的身影。計算機技術歷來是該校重點發展的優勢專業集群,專業教學品質享譽全市中職界。今年該校信息部多名學生代表我市參加了國賽5個項目的競賽,喜獲2金4銀2銅的佳績。獎牌“多點開花”的背後,不僅有學生的不懈努力,更有教師的刻苦鑽研。
“網絡空間安全”是今年國賽新增的比賽項目,這對信息部輔導學生參賽的劉東霖和曾長春兩位老師來説,挑戰不小。
“由於沒有相關的比賽資料,我們就到網上找行業比賽、高職院校甚至國外該項目的相關資料來研究。”劉東霖説,不僅要對專業詞彙進行大量翻譯,還要對資料中的方法進行無數次攻防實驗。
據了解,國賽出題範圍非常廣,如題目是“Python語言”編程,與此相關的所有內容都要在準備中進行覆蓋。學生從零開始,老師也要不斷學習。“每天睡覺時間不超過5小時,呆在實訓室研究的時間卻超過12小時。”劉東霖和曾長春兩位老師就是以這股子鑽勁,帶領學生在賽場上勇奪金牌。
成功的獲得,除了需要老師對新項目所涉及的行業知識、專業技能不斷學習拓展,更需要老師在整個輔導過程中對學生的指導、關懷和鼓勵。
工業産品設計專業的教師代強帶領學生參加國賽“工藝産品設計”項目獲得二等獎。“比賽一結束,我們馬上對這次參賽進行‘查漏補缺’。”代強説,“帶領學生比賽,不僅要求他們在知識點和技術上更加精益求精,也要求他們對比賽規則進行反復揣摩,力爭下次做到萬無一失。”
不放過任何一個技術細節,不漏掉任何一個知識要點,職業教育人,就是要做教書的“有心人”。其實,所有的鑽研努力不單單只為了一塊金牌,更是一種對專業的精益求精,對事業的執著與認真,也以此為新的起點,給學生一個更好的未來。
關鍵詞:拼搏
成功來自奉獻精神
時針又一次指向12點,龍職中藝術設計部服裝設計與製作專業的實訓室依然燈火通明。
從早上上班開始,每天鏖戰到晚上12點過,這已成為陳友玲和她的同事們在國賽前幾個月訓練期間的常態。從2007年開始至今,龍職中參加國賽服裝設計與製作項目已走過10個年頭,幾乎成為了該項目一等獎的常客。
“這個項目是純技術性的,學生必須從一針一線、一筆一劃練起。”陳友玲説,這也是國賽100多個項目中難度最大、強度最大、比賽時間最長的項目之一。在集訓工作室裏有一張詳細的安排表,記錄了每天各個時間段的訓練內容。每一個板塊訓練都由不同的老師指導,教師團隊還要隨時進行現場研討協調。
由於國賽的內容和規則每年都在更新,這就要求作為指導教師的陳友玲和同事們需要不斷學習。怎樣表現時尚,怎樣表現新工藝……每年暑假一個月的外出培訓學習就是要不斷解決這些問題,並把學到的東西用在對學生的培訓中。
就是這樣的強度,沒有任何老師們叫苦叫累,4位老師有3位老師在訓練期間體力不支病倒,病床上仍然堅持對學生的指導。這股子拼搏勁,最後換來一個又一個金牌,也讓服裝設計與製作專業成為學校的“拳頭”專業。
人生何處不拼搏?事實上,不僅在賽場上,就是在高考場上,也一樣有龍職中人拼搏奮鬥的身影。美術繪畫專業的學生要參加全國高考,但職業中學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尤其是數學等學科,如何讓他們趕上來,獲得高考的成功?
數學老師張宗路為此想了很多辦法。他利用早上、週末自加壓力為學生義務補課;進入高三,他針對考點梳理考題,並進行認真講評。每次測試中,張宗路還把每個題型有多少學生得分、失分的情況全部記錄下來,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講解。
這一切,無疑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但在張宗路看來,老師都不拼,學生哪有信心和動力?當最後的成績出來時,不僅學生、家長滿意,也更堅定了張宗路在高考路上繼續付出和拼搏的信心。
每一個成功背後都是無數的付出,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龍職中人的敬業奉獻、頑強拼搏,成就了學生未來的精彩,成就了教師職業生涯的多姿,更成就了學校發展的輝煌。
關鍵詞:眼界
讓學生飛得更高更遠
從學校裏最讓老師頭疼的孩子,到美術專業大學生、魔術專業演員,余加海在龍職中度過了對他影響至深的3年,遇見了改變他一生的好老師。
馮志梅作為余加海的班主任,也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一位老師。余加海自小喜歡魔術,但對前途卻一片茫然。
面對學生的愛好,馮志梅沒有阻攔反而啟迪他:“魔術既能給人帶來快樂,還能提供收入,何不把愛好變成職業?”
老師的話點醒了迷茫的余加海。在他對魔術勤奮投入練習的同時,學校和老師也為他積極在校內校外提供表現的平臺和機會,甚至給他機會赴香港參加“渝港交流”活動。
但在去香港之前,2000元的個人承擔費用讓余加海犯了愁。就在此時,馮志梅告訴他:“余加海,別擔心,你的困難我們共同面對。”第二天,馮志梅就把需要上繳的費用幫余加海墊上,讓他順利報了名。
就在余加海順利通過高考,拿到錄取通知書之時,本應高興的他卻因母親突發重病而愁眉不展。學校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副校長祝楠和德育主任陳鴻吉當即趕到醫院看望病重的余母。馮志梅也發動全班同學和專業部師生為他捐款。老師、同學的幫助讓余加海暗暗發誓:為了母親的健康,為了大家的期盼,一定要更加努力。
“人生路上,知識要有,品行更要優。”善規劃、知感恩、勤學習,是馮志梅想要教給余加海的。在龍職中像余加海一樣幸運的學生有很多,他們的背後都有一群具有開闊眼界和寬廣胸懷的好老師。曾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演講展演中斬獲佳績、被原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接見的楊桐,也是從老師一個溫暖的鼓勵開始,一步一步走上演講的舞臺,從而找到人生的方向。
學校校長鐘代文感言:一名優秀教師不僅應當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呵護者與智慧知識的培育者,也應當是學生思想馳騁的啟迪者,更應當努力成為學生未來發展的引領者。在龍職中,無數像劉東霖、陳友玲、馮志梅一樣的好老師甘願“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兌現著當初入職時的誓言,讓不可能成為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