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專題>正文

95後學生改造宿舍變“太空艙”

2017-10-30 15:00:01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遙控垃圾桶 投影鍵盤 自動開關燈和窗簾95後學生改造宿舍變“太空艙”

【環保視點 科技環保圖文摘要】95後學生改造宿舍變“太空艙”

移動垃圾桶

【環保視點 科技環保圖文摘要】95後學生改造宿舍變“太空艙”

宿舍如同“太空艙”

【環保視點 科技環保圖文摘要】95後學生改造宿舍變“太空艙”

投影鍵盤在桌上打字

【環保視點 科技環保圖文摘要】95後學生改造宿舍變“太空艙”

一推門,宿舍燈就自動亮起

【環保視點 科技環保圖文摘要】95後學生改造宿舍變“太空艙”

學生們在研究“裝修方案”供圖/馮煜輝

  在“太空艙”中學習和睡覺;垃圾桶“隨叫隨到”;用桌子“代替”電腦;宿舍誰最後一個關燈、拉窗簾再也不用爭吵。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黑科技宿舍”的動圖在網上走紅,被多次轉發,大多網友以為這間宿捨得改裝出於學自動化的“理工男”之手,沒想到卻是一群學設計的“95後”學生創作。

  “黑科技”宿舍 投影鍵盤 會動的垃圾桶

  10月2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了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這間“傳説中”的“黑科技”宿舍,打開門後,北青報記者發現這間宿舍和其他房間無異,標準的4人上床下桌,那麼,“黑科技”究竟藏在哪?

  宿捨得宋善臺正在座位上修改論文,由於論文需要在15:30之前交,宋善臺特意從外邊趕回來,做最後的修改。北青報記者走近一看,他沒有開電腦,而是用手指在桌子上敲打文字。原來,他使用了“投影鍵盤”,打開這個工具,桌子上就會投出一個像鍵盤一樣的影子,在桌子的鍵盤上打字,通過藍牙,打好的字就可以顯示在手機螢幕上,文章修改完直接通過手機發到老師郵箱。“著急的時候就不用再等待電腦開機了。”宋善臺告訴北青報記者,如果早晨交論文的話,還可以把鍵盤“投”在床桌上,這樣“不出被窩也能提交”。“基本上桌子就可以代替電腦。”宋善臺説。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宿舍裏的垃圾桶有些與眾不同,下邊有4個轱轆,“這是我們用遙控車的底盤改造的。”黃曉峰説,他學的專業是産品設計,對於産品的內部構造“門兒清”,他將遙控車的底盤安在了垃圾桶下邊,只要按一下遙控,垃圾桶就“隨叫隨到”了。

  黃曉峰在介紹“會動的垃圾桶”時,屋裏的空調自動打開了,溫度被調到了25℃/輔熱。然而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碰過空調遙控器,“一定是舍友在外邊開的空調。”黃曉峰説,宿舍裏有溫度感測器,宿舍外的人可以通過手機感應宿舍溫度,通過手機控制宿舍空調,提前打開“預熱”,進屋時就不會那麼冷了。果然,過了一會兒鄧亞東回到了宿舍。

  夜幕降臨,18:30,宿捨得最後一個成員林宇楠也打完籃球回來了,他打開門的一剎那,屋頂上那圈LED亮了起來,窗簾也隨之自動拉上,看到北青報記者驚訝的表情,林宇楠介紹説,並非“自帶特異功能”,而是因為宿舍裏也裝有門窗感測器,晚上回來的時候,只要一打開門,燈就會亮,窗簾也可以隨之拉上,這就省去了“摸索燈開關”的時間。

  學生 靈感源於宿舍日常生活

  “你看到的被稱為‘黑科技’的使用,其實來源於我們宿舍日常生活的需求。”安裝“黑科技”的發起人鄧亞東告訴北青報記者。

  這群“95後”是北京理工大學大三的學生,今年剛剛從良鄉校區搬到中關村校區,住進了一個新宿舍,作為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學生,他們“不放過任何一次學以致用的機會”,商量著新宿舍是不是要“裝修一下”,恰巧鄧亞東在網上看到一個“奇妙宿舍改造計劃”的活動,如果創意被認可,就可以獲取一筆資金對宿舍進行改造。四個人一拍即合,決定拿出一個創意。四個人決定用“未來科技”作為創意的主題,將宿舍設計成“未來的模樣”。

  他們找到團委書記歐陽哲老師,由歐陽哲老師帶隊擬出創意方案,通過上網買材料、宿舍改裝,用了兩周時間全部完成。

  “我們的整體設計是一個太空艙。”鄧亞東説,他打開27日晚上拍的照片,宿舍四個同學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房頂中央的白熾燈被關上,從床邊和房頂四週延伸過去的LED燈帶閃著藍色的光,從門口看去,確實像是進了一個微型艙內。

  鄧亞東告訴北青報記者,這個創意來自於《星球大戰》,電影中藍光的特效讓他“有一種身居宇宙的感覺”,於是他們把屋子的上游部分裝上了LED燈帶,打開開關時,也能泛起藍光。為了更好地襯托“這道藍光”,他們又在墻壁上貼了黑色環保壁紙,在地上鋪了灰色反光材料的地膠,“讓藍光從天花板到地面再到墻壁遙相呼應”。這樣的設計讓他們的宿舍生活充滿了情調,“就好像把宿舍搬到了宇宙中”。

  至於那些“黑科技”,都是為“未來科技”的主題設計,靈感都來源於生活。四個人都比較細心,把在平日裏在宿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匯總起來,借著這個機會在網上搜索相關的智慧設備,把這些科技成果引進了日常生活中。

  “林宇楠的床離燈開關最近,每天他關燈後都要摸黑上床,於是我們就從網上搜到了智慧開關。”鄧亞東説,這樣他可以先上床再關燈、拉窗簾,也可以調節燈的亮度,營造睡覺的氛圍。他們還有一個“起夜燈”,在黑暗中感應到人體運動就會亮起來,這樣夜間上廁所的同學就不會打擾到別人。至於網上調侃的那個“防火防盜防樓管”的報警器,鄧亞東笑著説,“沒有那回事”,其實就是一個感應系統,門外有人經過時警示燈會響,這樣宿舍戴著耳機的人也能知道“外面有人來了”。

  “但是這些‘黑科技’都要在宿舍有電有網的條件下運行。”宋善臺補充説,宿舍一旦停電停網,這些“黑科技”就馬上被“拉黑”了。

  老師 一直支持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

  根據有網友提出學生自己改造宿舍“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問題,鄧亞東回答説,做這些改造,沒有改裝宿捨得任何一條線路,即使裝了LED等,其功率在30瓦左右,“這與學校宿舍限定功率在400瓦至500瓦之間並不衝突”,LED燈也沒有網友想像的那麼費電,27日下午他們開了兩個小時,也用了“不到一度電”。

  學校宿管中心在28日對這個“黑科技”宿舍進行了全面檢查,發現沒有任何安全隱患,宿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學校一直鼓勵和提倡在校學生美化居住的宿舍環境,但是同時,宿舍安全事關每個人的生命財産安全,即使學生意識到改裝宿舍時不存在安全隱患,也要提前向宿管中心報備,由專業人員在進行全面細緻地調查後,確定在沒有安全隱患的前提下,支持學生在宿舍裏“玩玩創意”。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團委書記歐陽哲告訴北青報記者,學院一直支持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創意類的比賽,用寓教于樂的方式來豐富學生們的課餘生活,此次“宿舍改裝”,正是“這群有才的孩子”從生活中發現創意的點,又能將所學的設計學專業知識用於實踐的成果。

  對話 鄧亞東:文科生也可以玩轉“黑科技”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4個大三學生用“黑科技”改裝了宿舍,目前的宿舍不僅有“太空艙”的特效,還有各種智慧化裝置便於宿舍生活,他們每天的日常生活就像是在演“科幻大片”,北青報記者對話改裝宿捨得發起人鄧亞東,他特別想強調的是,他們不是理工大學的“理工男”,文科生也可以用創意玩轉“黑科技”。

  北青報:你們之前接觸過這些“黑科技”嗎?

  鄧亞東:我們雖然是學設計專業的學生,但對這些“黑科技”很感興趣,經常在電視上、網上看到一些新的智慧産品的廣告,包括我們學校理工科的學生也有一些科技成果,我們能近距離接觸到,所以其實對“黑科技”並不陌生。

  北青報:同樣是玩“黑科技”,你覺得你們文科生和理工科生有什麼不同?

  鄧亞東:我覺得理工科的學生側重於發明創造的過程,而我們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學生側重於用戶體驗部分。簡單講,就是他們“生産科技”,我們“負責使用科技”,就像這次改裝宿舍,根據日常一些實際問題,找到適合我們的科技,同樣能把“黑科技”玩得特別嗨。

  北青報:你們在改造宿舍時用沒用到所學的設計學專業知識?

  鄧亞東:當然用了啊。我們這次對宿捨得改造,不僅實用,也要美觀。比如“太空艙”部分,就是我們學室內設計專業的宋善臺設計的,他提出要“通過LED燈帶的線條延伸突出線讓艙內看上去更深一些”,我也提出要在桌子上貼一些藏藍色桌布,和頂上的燈光呼應,再把床往前挪動一點地方,呈現出“色彩的空間感”。

  北青報:你説你們這次宿舍改裝是“玩的創意”,你覺得創意在哪兒呢?

  鄧亞東:每天回宿舍不覺得是回宿舍,而是回“太空艙”,你覺得這個不是創意嗎?還有就是很多大學生覺得宿舍就是睡覺的地方,其實我不這樣認為,你在宿舍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能影響你的“大學幸福感”,如果你根據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設計理念,並結合時下成熟的科技將理念變為了顯示,體驗獲得了最大化滿足,這就是創意。(本組文並攝/見習記者  劉婧  線索提供/朱女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