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文化>正文

他開創兒童繪畫新技法 獲評市級非遺

2017-11-01 14:54:22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他開創兒童繪畫新技法 獲評市級非遺 北碚復興小學教師歐興德教學近30年桃李滿天下,學生作品屢屢獲獎

【文化 圖文】他開創兒童繪畫新技法 獲評市級非遺

歐興德向學生教授兒童線描畫

  在風景秀美、鄉村氣息濃厚的北碚復興,經常看見他帶領著一群孩子,背著畫夾、手持畫筆出沒于老街巷道、田間村落、鄉村集市……“不能讓農村學生有美的缺失。”

  他就是復興小學教師歐興德,6年黨齡、近30年教育生涯。他用執著守護復興地方傳統美術文化,開創農村兒童線描畫。因為他的推動,這一傳統繪畫技法成功申請“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産”。

  19歲開始為農村學生繪畫引路

  1988年,19歲的歐興德從江北縣師範學校美術班畢業,被分配到復興小學。

  教師難教、學生不學,當地老百姓將美術學科比喻為“副科”或“豆芽”學科。面對這樣的現實,想到兒時自己也就讀于農村小學,沒機會接觸到美術,造成了對美的缺失。而今作為專業美術教師,歐興德知道,自己有責任讓今天的學生不走自己的老路,於是他決定以自己所學,響應農村美術教育的需求。

  歐興德從茶杯、水果、鉛筆盒到一間房、一棵樹,開始了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的蹣跚起步。但是在教學中,他發現學生的線描作品始終是亂的、花的,畫得不好,學生們興致不高。

  結合傳統創造小學美術新方法

  要改變現狀,必須要改革。歐興德在心裏默默地許下承諾:必須尋找一條真正適合農村兒童成長的美術教育路徑,既不給農村家庭增加經濟上的負擔,又讓學生掌握繪畫技能技巧。

  其後的數年間,他不斷尋求教學上的創新,不斷走訪美術學院專家與當地民間藝人,查閱復興鎮志和江北縣誌等資料。終於,一項起源於清朝末年、有百餘年曆史的傳統美術項目——復興鎮農村線描畫引起了他的關注。

  歐興德將傳統線描畫與學生的線描畫一對比,問題找到了,學生作品“亂”的根源是畫面中重復和交叉的線。因受小學生年齡、生理特徵和心理認知的影響,年僅幾歲的小學生根本把握不好線條的重疊與交叉。而傳統線描畫以平行線畫法為主,工整,易學。

  其後的近十年時間裏,歐興德不斷總結和反思,終於探究出了一種以平行線為兒童線描畫表現語言的美術學習方法。對這一傳統畫法去繁就簡,結合農村兒童的生活認識,總結歸納出117種兒童線描畫圖示,將高山小河、農村房屋、鋤頭背簍等生活味更濃的元素融入畫中,學生們的興趣一下就被提起來了。

  助推當地傳統畫法獲市非遺

  2010年,北碚區政府授予復興小學為農村教育特色崗位“線描畫藝術工作室”。作為工作室主持人,歐興德進入北碚區高端人才流動站學習,冒著寒冬酷暑,早出晚歸。

  回校後,他每週組織一次工作室業務研討學習活動,將學到的前沿教育理念毫無保留地傳達給工作室研修教師。通過長期的傳幫帶和組織、引領美術教師團隊參與市、區級課題研究,培養出了陳忠祥、肖一、牟佳和王世川4名區級美術骨幹教師。

  經過歐興德20來年不斷的努力,對這一傳統畫法創新改良,終於在2011年成功獲評“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

  桃李滿天下學生畫作飛出國門

  近30年的教學生涯,歐興德桃李滿天下。

  最讓他高興的是,他教過的學生有不少人回到家鄉,與他一起並肩教書育人。“還有不少學生遠在北京上海等地,從事平面設計等與繪畫相關的專業。”

  他輔導的學生獲國際國內各項大獎的有400余人次,其中13件入選“北京奧運會”國際兒童畫展,28件作品亮相“中國上海世博會”,86件作品應邀到香港展覽。

  此外,學生們的作品還走出了國門,到國外展覽,受到好評。其中有6件作品參加亞洲少兒繪畫展,12件赴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交流。

  浙江、貴州、雲南、四川、西藏等20余個省市教育考察團到學校交流。同時,復興小學還與香港、上海、廣東等地60所中小學建立遠程交流平臺。

  線描畫是農村學校教育奇跡

  歐興德潛心研究出的農村兒童線描畫,享有“天真寓平淡、素筆寫鄉情”的美譽,受到各級領導和專家的認可。

  教育部教師司王定華司長認為,“該課程帶動了學校的全面發展,促進了教育公平,縮小了城鄉差距。”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田慧生院長認為,“農村兒童線描畫校本課程的建構讓人很感動、很震撼、很驚訝,我認為這是農村學校教育的奇跡。”

  “現在農村都在開發,有很多農村常見的生産工具都在消失,我將在學校的空餘地方,收集石磨、蓑衣、水車等承載農耕文化元素的物品,供學生們描摩。”歐興德談到了他的下一步打算,既要畫出新農村建設的成就,也要注重保護和傳承。“我要教孩子們繪畫技巧,也要教他們用畫紙,留住我們的鄉愁,留住傳統文化的根。”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他認為,“有品質”三字,清晰指明瞭未來教育發展的一大著力點。

  歐興德欣喜地表示,教育從“廣覆蓋”向“有品質”邁進,既是百姓的新期待,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不能讓農村學生有美的缺失”這一觀念,就是有品質的教育在實際中的體現。

  他認為,今後國家將更加重視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薄弱學校、貧困地區、困難群體傾斜。“相信未來,國家政策將會讓琅琅書聲遍佈鄉村,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記者 楊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