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能源集團“技術輸出服務”玩得溜
日前,重慶能源集團旗下松藻煤電公司石壕礦井,迎來了一批客人:河南鄭州市煤礦的120名工程技術人員。他們打聽到能源集團的煤礦在煤礦瓦斯治理和水害治理上技術先進,專門前來考察。
作為全國主要産煤地,以及煤礦瓦斯災害嚴重的地區之一,鄭州市煤礦系統的技術人員深知瓦斯治理的難度。重慶的技術經驗,真能幫鄭州解決問題?
下井參觀完礦井後,客人們紛紛誇讚:重慶能源集團“變瓦斯為資源,化災害為價值”的理念和技術確實先進,服了!
從2009年開始,重慶能源集團就開始研究將油氣行業水力壓裂增透技術引進到煤礦瓦斯治理中來,將瓦斯變為可利用的資源,並在集團所有礦井全面推廣應用。
更關鍵的是,憑藉上述技術,該集團從2010年起,就完全杜絕了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這一優異的成績,令眾多同行艷羨不已,紛紛尋求與能源集團開展技術合作。
近年來,憑藉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術研發、應用,重慶能源集團不斷拓寬原有業務範圍,進一步從生産型向技術型、服務型企業轉變,在煤炭、電力、鋁加工業因産能過剩,普遍不景氣的背景下,把新技術研發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助推企業成功實現扭虧為盈、逆勢增長。
水力壓裂技術解決行業難題
重慶能源集團下屬的煤礦不但地質條件複雜,資源條件差,而且瓦斯災害嚴重,在上世紀70年代,就被原國家煤炭部確定為全國煤礦災害最嚴重的6大重災區之一。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該集團在全國煤炭業,率先研究通過水力壓裂技術進行煤礦瓦斯治理。
水力壓裂,就是在鑽透目標煤層後,向煤層高壓注水,使其産生裂隙,形成瓦斯滲流通道,使鑽孔周圍較遠處的瓦斯也能通暢釋放出來,再用抽放泵抽排出隧道,從而避免施工過程引發瓦斯突出和爆炸事故。
至今,該集團已先後實施水力壓裂5000余次,並取得單孔瓦斯抽採量提升25%以上,瓦斯抽採達標時間縮短30%以上的效果。
瓦斯治理取得成功,為煤礦機械化創造了條件。能源集團的煤礦採煤機械化程度目前達到87.80%,處於西南地區前列。此外,集團採煤員工由1991年用工27532人,減少到2016年的10830人。
在此基礎上,能源集團以旗下科技公司為科研平臺,從設計、工藝、裝備、標準等多方面著手,完善煤礦井下控制水力壓裂增透及煤層氣開採體系,並致力開發第四代水力壓裂泵。
目前,該集團已成功編制全國唯一的煤礦井下水力壓裂地方標準,並聯合有關單位升級行業標準,向全國煤礦推進成果轉化。近期,該集團已通過技術輸出服務,幫助四川、貴州、雲南、山西煤礦突破了瓦斯治理難關,甚至還玩了一把“跨界”。
“跨界”服務保障渝黔高鐵通車
10月25日,渝黔高鐵正式進入動車車組檢測運行階段,而在這條鐵路上,有一個新涼風埡隧道,曾在施工時因瓦斯突出威脅嚴重,被業內人士稱為國內“天字號”瓦斯突出隧道。正是重慶能源集團的技術輸出服務,為施工方解決了難題。
新涼風埡隧道位於渝黔高鐵貴州末端,長7618米。這條隧道要穿過9層煤,其中瓦斯突出煤層有4層,而由於地質條件複雜、瓦斯濃度太高,採用傳統的密集鑽孔、緩慢抽排方式不可行。
中鐵十八局渝黔鐵路土建七標項目部總工程師鄒永紅介紹,面對重大安全難題,項目部曾在一年多時間裏苦尋解決之道。經多方諮詢考察,項目部找到了重慶能源集團科技公司。
能源集團科技公司通過地質精探,摸清煤層賦存和瓦斯原始參數後,確定了“分佈集中處理,分層檢驗揭煤”的實施方案。從2014年9月起,使用大功率鑽機鑽孔,再集中進行壓裂和瓦斯抽排,至2015年6月,全部完成了9層煤的安全揭煤任務,為該隧道提前完工和渝黔高鐵全線通車提供了保障,也為全國鐵路隧道施工中的瓦斯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
海外破解綜採機械化“禁區”
如今,能源集團已經把技術輸出服務這項業務做到了國外。
近期,該集團就與越南礦煤集團開展合作,通過技術輸出和員工培訓等方式,極大提高了越南機械化採煤效能,並助其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瓶頸。
越南礦煤集團煤科院礦井處博士黎德榮介紹,越南煤炭儲藏量豐富,但由於開採技術落後,機械化採掘程度近於零,單礦産量不及重慶的1/4。該集團向烏克蘭和日本尋求幫助,得到的答覆卻是:越南當地的傾斜煤層,不適合上綜合採煤機械裝備。日本專家還斷然稱,傾斜25度的煤層是綜採機械化的“禁區”。
後來,越南煤炭業將目光轉向中國,山東礦機集團向他們推薦了難採煤層機械化經驗豐富的重慶能源集團科技公司。該公司對越南方面人員採用開小灶的方式,集中進行了實操機械化培訓。如今,越南方面已經將多年沒有“玩轉”的機械綜採順利開展起來。
“與越南煤礦的合作,讓我們也看到技術輸出的價值所在。”能源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日前能源集團又一新技術——煤層氣抽採與煤炭地下氣化一體化,在國內權威專家參加的評審會中獲評審通過,該技術可使西南地區煤礦開採利用率翻倍,並將對國內煤炭、煤電基地建設,和過去確定的資源枯竭地區的經濟發展、節能減排産生重大影響。“技術也是商品,未來能源集團還將加快研發煤炭安全綠色開發與清潔高效利用的技術,主動作為,轉型發展。”(記者 白麟)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