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旅遊>正文

萬盛黑山谷 讓你一腳跨越兩省市

2017-11-17 18:29:45 | 來源:華龍網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在厄瓜多爾赤道線上的赤道紀念碑處,遊客喜歡把兩腳分開跨在黃色赤道線標記上,表示自己同時立足於南北兩個半球。而在重慶市萬盛經開區的黑山谷景區裏也有一個類似的地方——黑山谷景區內的浮橋,因架設在渝黔交界的鯉魚河上,故能讓遊客一腳跨越重慶市和貴州省。因浮橋搖晃幅度較大,遊客還能在兩省市之間不斷搖搖晃晃。

【行遊巴渝 圖文】萬盛黑山谷 讓你一腳跨越兩省市

峽谷廊橋。通訊員 王維剛 攝

  被喻為“渝黔生物基因庫” 是攀岩探險絕佳去處

  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黑山谷景區所在山脈地處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大婁山余脈,是重慶和貴州兩省市的一座界山。景區內有座石橋,分隔了重慶市與貴州省。這座石橋也是景區內一系列浮橋的起點。遊客走上浮橋,便同時置身於重慶與貴州兩省市之間。

  據介紹,黑山谷景區自然資源豐富。景區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被專家譽為“渝黔生物基因庫”、重慶市獨特的“生物基因庫”、“西南神農架”。景區內有峻嶺、峰林、幽峽、峭壁、森林、林海、飛瀑、碧水、溶洞、棧道、浮橋、雲海、田園、黑山大佛、夜郎公主峰、九曲畫屏、白玉觀音、石劍峰、石皇傘、隱佛崖、天王峰、駱駝西行、鯉魚峽、筆架山、散花瀑、燈臺瀑、神龍峽等200多個景點景觀。

  從景區大門進入,沿河而下至響水村一段,河谷寬約40—50米。沿河的平緩地與上面的丘陵和山地呈階梯狀分佈。河谷斷面呈“V”字形,河面狹窄。以下河段寬度一般約20米,有的河段僅幾米。其中,魚跳峽、野豬峽、猴跳峽,最寬不足10米,最窄處僅2米,遊客需採取浮橋、吊橋方式通行。

  景區內峽谷長13公里,山頂與谷底高差最大1200米,河谷兩岸坡度70-80度,部分岸坡直立在90度以上,是峽谷穿越、漂流觀景、攀岩探險、野營露宿、垂釣狩獵的絕佳去處。

  黑山谷景區雲霧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7%,負氧離子達100000個∕立方釐米以上,堪稱“天然氧吧”。在夏季,景區平均氣溫26℃,是市民常去的周邊避暑勝地之一。

【行遊巴渝 圖文】萬盛黑山谷 讓你一腳跨越兩省市

黑山谷。通訊員 白興紅 攝

  全域旅遊戰略 助推萬盛更快轉型

  2012年,黑山谷景區成功創建國家AAAAA級景區,目前也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此外還成立了重慶市第一個旅遊發展委員會,黑山谷旅遊度假區被命名為首批市級旅遊度假區,在全市率先實現旅遊景區天然氣全覆蓋。

  黑山谷景區的發展,是重慶市萬盛經開區由資源枯竭型城市變身為旅遊型城市過程中的一個縮影。作為國家資源枯竭城市旅遊轉型試驗區,萬盛在改革道路上取得不少成效。

  除黑山谷景區外,萬盛經開區奧陶紀主題公園的“天空懸廊”成功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黑山谷杯”羽毛球挑戰賽被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體育旅遊精品賽事稱號。

  萬盛經開區還被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縣,涼風村獲批為“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去年來萬盛經開區遊客達1273.4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達64.2億元,十年分別增長15.4、21.0倍,年均增速分別達35.47%、40.25%。

  在全域旅遊方面,萬盛經開區構建“一城兩帶兩區五鎮”空間格局,同時優化旅遊發展體制機制,健全“1+3+N”旅遊綜合管理和執法體系,成立全市第一個旅遊發展委員會,設立旅遊警察、旅遊工商、旅遊巡迴法庭等執法機構,建立黑山谷旅遊度假區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齊抓共管全域旅遊的工作格局。同時也積極推進體旅、農旅、商旅、養生旅遊等多元融合發展。(記者 李佳妮 實習生 謝佳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