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忠縣以食安創建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原標題:凝心聚力攻堅“創安” 七彩大地精彩亮相——忠縣以食安創建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我承諾我負責”宣傳活動
食藥監工作人員在粉條加工生産線檢查食品安全
縣政府領導帶隊檢查食品安全工作
舉行食物中毒應急演練
10月31日,《烽煙三國》演出地,一場別開生面的食物中毒應急演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11月8日,忠味堂食品有限公司,石黃鎮食藥監在粉條深加工生産線上檢查食品安全工作;11月13日,友誼村鮮果市場,涂井鄉食藥監工作人員對採集的柑橘進行採樣檢測;11月14日,石寶寨景區,熱鬧的“安全用藥月”宣傳活動拉開帷幕……
自2016年忠縣啟動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以來,在忠州七彩大地上處處都活躍著基層食藥監人的身影。忠縣正以食安創建為契機,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全縣上下密切協作、執法人員履職盡責,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連續15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百姓認同、幸福指數逐步上升,在市民滿意度調查中位列全市前列。
如何才能保障食品安全?忠縣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領導重視
高站位築牢創建根基
高位推動,全力創建。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忠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多次聽取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彙報並提出研究意見,將創建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年度目標考評。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親臨一線,指導調研創建遇到的實際問題,集全縣之力推動創建工作。
健全機構,落實有力。高規格成立由縣長江夏任組長、副縣長甘露任副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全縣29個鄉鎮(街道)和26個縣食安委負責人為成員。各級部門、各行各業相應成立了創建工作機構,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開展。
明確目標,細化任務。忠縣結合縣情實際制發了創建實施方案,細化創建指標,分解創建任務。各級各部門主動認領,積極參與創建工作,縣—街鎮鄉—村三級層層簽訂《食品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405份,明確監管任務和措施。縣考核辦將創建工作納入定量考核指標,形成了由縣級領導組織、牽頭部門負責、責任單位落實的良好工作格局。
夯實基礎
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準
建立三級監管兩級督查機制,監管效能大幅提升。其中“縣鄉村三級監管機制”,即縣級職能部門負責全縣監管工作,鄉鎮監督管理所負責轄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村社協管員負責信息報送和協助監管。“兩級督查”,即縣食品安全委員會督查各鄉鎮政府、縣級監管部門的履職情況,各鄉鎮食品安全委員會督查鄉鎮食藥監辦、村社協管員履職情況。
“除此之外,食安創建的基層也得到進一步夯實,保證了食安創建工作的全面落實。”據忠縣食藥監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忠縣29個鄉鎮(街道)食藥監所規範化建設已在全市率先全部完成,實現了機構職責、監管隊伍、設施設備、辦公環境、管理制度“五個規範化”。
“‘五個規範化’不僅將監管觸角延伸到了基層,更將監管屬地管理責任落實到了基層,監管重心力量下沉到基層。”該負責人透露,如今平均每人每年就能辦理一般程式案件1件以上,自基層快檢工作啟動以來,共完成快檢3587組。
創建工作投入得到進一步加大。在人員保障上,全縣367個村(社區)均設立1名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並從2016年起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每個鄉鎮(街道)聘用食品藥品專職協管員1名;在經費保障上,食品安全財政預算逐年實現增長5%以上……
齊抓共管
增強食品安全監管效能
著力構建行刑銜接機制。忠縣率先啟動法院、檢察院、公安局、食藥監等多部門的聯席會議工作機制,自運行以來,全年開展聯合執法8次,刑事立案5件,追究刑事責任4人,切實保障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著力推進便民惠民舉措。據忠縣食藥監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優化行政審批程式,每個審批事項辦理時限已被壓縮10%以上。以“一站式服務”為例,截至目前新辦食品經營許可1154件、小作坊登記172件、小攤販備案179件,“行政效能”改革得到進一步深入推進。通過鼓勵投訴舉報強監督,對群眾投訴舉報和上級督辦的各類輿情迅速反應、現場調查、依法取證,經查屬實的違法違規行為重拳出擊,絕不姑息。目前已接到投訴舉報84件,受理率及辦結率均達100%,同時對符合有獎舉報條件的舉報人發放舉報獎勵。
著力完善風險防控制度。面對食品安全隱患提前發現難的問題,全縣29個鄉鎮(街道)已完成風險識別登記,對企業實行風險分級管理,餐飲服務環節量化分級評,完善不良反應監測哨點建設……並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大督查四大專項行動,針對重點時段、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開展了20項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15000余人次,檢查企業8000多家次,轄區食品安全水準顯著提高。
創新舉措
擴展食品安全監管半徑
“我們還在全力推動學校食堂實施‘明廚亮灶’工程,開展對‘三小’單位無證經營、佔道經營等行為嚴格監督。”該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忠縣共規範“三小”單位538家,完成轄區“明廚亮灶”改造任務183戶,有效保障了重點領域的食品安全。
用技術保障監管成效。一方面,嚴格落實“四有兩責”,全面做好監督性抽檢工作。截至目前,共開展監督抽檢1316批次,其中食用農産品262批次、食品藥品生産經營環節1054批次,完成食用農産品農殘抽檢樣品7000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300份。另一方面,在全縣大型農貿市場和超市建立了食品快檢室,對流入市場的食用農産品進行快篩快檢,確保群眾買上放心菜。
除此之外,主要監管部門監督模式得到進一步創新。忠縣農委在規模種植大戶田間地頭安裝上了攝像頭,實現全程監控食用農産品種養殖狀況,切實提升農産品品質安全保障水準;縣畜牧局牽頭開展注水牛肉專項整治,著力解決了這一長期制約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趙童 劉玉珮 龍搏 圖/袁宏)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