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小山村如何修出“最美鄉村公路”
南川區三泉鎮窯灣村,這條蜿蜒曲折的鄉村公路成為村民的致富路。 記者 鄭宇 攝
一個原計劃耗資100萬元的通村道路整修工程,最後竟超支十幾倍,成了1300余萬元的“大工程”;原本坑洼難行的山間村道,變成了“最美鄉村公路”……
這是去年發生在南川區三泉鎮窯灣村的事情。這條路,成了當地人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今年下半年,嘗到甜頭的窯灣人又將新的修路規劃提上了日程。
一條“最美鄉村公路”
從南道高速三泉互通下道,經S104省道,再經過老龍洞景區轉向進入通往窯灣村的通村公路,兩三個“回頭彎”後,眼前的景色會讓人嘆為觀止。
鬱鬱蔥蔥的山腰,黝黑的柏油路盤旋入雲端;到了山頂,眼前的景色又有“天路十八彎”的感覺。
“在南川區,甚至全市範圍,都難找出這樣一條通村公路。”剛到窯灣,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王曉強便邀請重慶日報記者“兜風”。
這條村道長7.07公里,寬6.5米,按照旅遊公路的標準修建,全程瀝青路面,絕對算得上通村公路中的“奢侈品”。路剛修好不久,就被一些騎行、自駕愛好者發現,成了他們眼中的“最美鄉村公路”。
在王曉強的指引下,順著公路一側放眼望去,重慶日報記者還清楚地看到一座酷似“睡佛”的大山。王曉強説,這是未來窯灣重點打造的景點——睡佛山森林公園。
豐富資源 隔阻山中
一個小山村,為什麼要修高規格旅遊公路呢?
窯灣村村長王永強説,窯灣雖窮,但到處是“寶”——這裡是金佛山北坡唯一擁有水源的村,轄區內有兩座水庫。同時,這裡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達12000畝。此外,這裡距離主城僅1個多小時車程,夏季氣溫平均不到30攝氏度……
此外,窯灣村土壤富硒少鎘,在全市範圍內都屬為數不多的優質土壤,適合發展優質稻米等多種農副産業。
然而,這一切,卻因為路被隔擋在了大山之中。村裏唯一的公路是上世紀90年代建成,坡度陡、路基窄,沒有硬化,且多年失修路況極差。
因為交通不便,村民想賺錢,只能外出務工。
“道路不暢,是阻礙窯灣致富發展的‘攔路虎’。”王永強説。
各顯神通 合力修路
2015年7月,南川脫貧攻堅進入衝刺階段,窯灣村通村道路改造被提上日程。按照計劃,該區將投資100余萬元新修1.2公里道路,並對其餘道路進行簡單維護。
“不行!這樣不解決問題!”當年7月,負責整村脫貧的駐村工作隊進駐窯灣村,帶隊的南川區政協副主席廣巨雄在了解情況後,聯合多個部門修改了規劃。
結合實際,新規劃中,通村老公路將進行全面改造,原寬度為3-4.5米的機耕道式公路,將被提升改造為寬度為6.5米的瀝青公路,並依託沿線景觀,形成一條高品質旅遊通村公路。
現實的問題擺在了眼前,錢從何來?
王曉強回憶説,為了修路,駐村工作隊涉及的相關領導、部門、公司可説是各顯神通。廣巨雄利用私人關係,聯繫了江蘇一家設計院,幾乎用成本價完成了道路設計;綦南供電局以成本價對道路周邊的電桿進行搬遷。
然而,到2016年3月工程開工時,資金缺口還有1000多萬元。
怎麼辦?
南川區交通部門對該村補助426萬元,南川區發改委提供專項資金50萬元,南川區財政提供“一事一議”專項資金38萬元,市扶貧集團提供專項基金50萬元,市供銷總社提供110萬元,南川區旅遊局號召當地企業捐贈123萬元……
得知修路缺資金,窯灣村村民們還自發組織捐款,300元、1000元……僅村民自己就集資30來萬元。為給公路“讓道”,兩戶村民還自願進行了搬遷。
2016年11月,通村公路建成,耗資1300余萬元。
繼續修路 聯通“未來”
“客人多得住不下,實實在在地忙了兩個月!”11月7日,重慶日報記者到窯灣村走訪時,朱家大院農家樂老闆朱陽學在院門口悠閒地曬太陽。
朱家大院是朱陽學和哥哥朱陽書、侄兒朱新合辦的。前年,朱陽學與哥哥朱陽書都還在外打工,聽説了道路即將修通,去年底,他們回到村辦起了朱家大院。
生意比他想像中更好。不僅住宿、餐飲幾近飽和,房前屋後的幾十株果樹所産的李子、核桃、板栗以及魚塘中的魚,也銷路喜人。僅暑期兩個多月裏,他們就賺了5萬多元。
據統計,路修好以後,窯灣旅遊呈爆炸式增長。僅今年夏季,遊客就超過了1萬人次。目前,窯灣村已有30多戶農家樂,鄉村旅遊初具規模。
“路還得修!”王曉強説,嘗到修路甜頭的他們,已開始新的規劃——他們準備將通村公路向大山深處的睡佛山森林公園和兩座水庫延伸,一直修到金佛山北坡,聯通附近的北廟、馬嘴等幾個村落,形成一條環線,打造一個山地戶外運動基地。
“把廢木材劈小,用作路基的材料。”中午,村民黃中華正滿頭大汗地忙著。他説,主城一家旅遊公司已啟動睡佛山的開發計劃,正委託村民加工路基所用的原材料。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