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科教>正文

重慶科技競爭力哪家強?戰略性新興産業潛力巨大

2017-12-01 14:02:51 | 來源:華龍網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重慶科技競爭力哪家強?區縣九龍坡居首 新興産業頁巖氣奪魁

【科教 標題摘要】重慶科技競爭力哪家強? 戰略性新興産業潛力巨大

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舉行“2016年度重慶市區域與行業科技競爭力成果發佈會”。記者 伊永軍 攝

  11月30日,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舉行“2016年度重慶市區域與行業科技競爭力成果發佈會”。根據現場發佈的《2016年度重慶市區縣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和《2016年度重慶市行業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重慶各區縣科技競爭力排名,九龍坡排第一;重慶市6+1支柱産業在全國排名中,汽車摩托車行業排名第2;重慶市10大戰略性新興産業排名中,頁巖氣行業上升至第1位。

【科教 標題摘要】重慶科技競爭力哪家強? 戰略性新興産業潛力巨大

重慶市“6+1”支柱産業在全國的地位

  重慶各區縣因地制宜 科技競爭力呈現不同特色

  據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競爭力反映的是區域和行業科技資源、政策環境、人才技術、産業優勢和發展潛力轉化為現實生産力和競爭力的能力與水準,是創新驅動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

  2016年重慶GDP增長超過10%。支撐重慶GDP保持較高增速的最大動力來自於“6+1”支柱産業和10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的蓬勃發展。重慶市38個區縣根據自身的區位特徵、資源稟賦、産業佈局、發展基礎等條件,制定了適合自身的發展規劃。

  根據《2016年度重慶市區縣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顯示,相比2015年,重慶各區縣科技競爭力排名發生了一些變化,九龍坡區由第2位上升至第1位,渝北區、江北區排名分列第2、3位。進步較為明顯的有:大渡口區由第14位上升至第8位,黔江區由第23位上升至第16位,豐都縣由第34位上升至第28位。

  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區縣來看,受地域特徵、資源稟賦、發展定位的影響,不同區縣在不同行業的科技競爭力狀況差異較大,總體來説,渝北區和九龍坡區發展最好。渝北區在汽車摩托車、能源、高端交通裝備、新能源及智慧汽車、MDI及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6個行業排名第1;九龍坡區在裝備製造、材料、電子信息、電子核心部件、機器人及智慧裝備、新材料6個行業排名第1;璧山區在汽車摩托車、石油天然氣化工、電子信息、電子核心部件、機器人及智慧裝備、新材料、高端交通裝備7個行業排名進入前10;涪陵區在頁巖氣行業保持領先,頁巖氣田累計供氣突破100億方,部分成果達國際先進水準;大渡口區在環保行業的科技競爭力排名第1,區內共有環保企業60余家,環保産業生態體系已初見雛形。

【科教 標題摘要】重慶科技競爭力哪家強? 戰略性新興産業潛力巨大

重慶市10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在全國的地位

  戰略性新興産業潛力巨大 推動“製造”向“智造”轉變

  根據《2016年度重慶市行業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顯示,相比2015年,重慶的“6+1”支柱産業除電子信息從第21位上升至第18位外,其餘6個行業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此外,重慶的“6+1”支柱産業中,除汽車摩托車行業在全國排名第2外,其餘行業排名均處於中游偏下水準。其中,裝備製造排名第19,石油天然氣化工排名第24,材料排名第26,能源排名第25,輕紡及勞動密集型産業排名第20。

  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今後應在加大研發投入、引進高端人才和先進技術、不斷挖掘培育核心競爭力等方面下大力氣,在提量的同時提質,實現行業的可持續、健康、高速發展。

  與2015年相比,重慶戰略性新興産業在全國行業科技競爭力的排位整體顯示出上升態勢:電子核心部件由第18位上升至第16位;機器人及智慧裝備由第15位上升至第12位;高端交通裝備由第17位上升至第15位;頁巖氣行業表現最為搶眼,由第17位上升至第1位。

  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10大戰略性新興産業是重慶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後勁十足,潛力巨大,個別産業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經濟增長新引擎。從行業科技競爭力在全國的地位來看,頁巖氣、MDI及化工新材料居於前10位;物聯網、電子核心部件、機器人及智慧裝備、高端交通裝備、新能源及智慧汽車、環保6大産業均處於20名以內。

  通過整合分析重慶市行業科技競爭力,該負責人表示,重慶在汽車摩托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行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特別是汽車摩托車和電子信息行業,産量和産值都居於全國前列。要想進一步提高行業科技競爭力,必須加快産業升級步伐,大力推動“製造”向“智造”的轉變。(記者 伊永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