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聚焦重慶>正文

每戶只收10元物管費 五洲小區改變臟亂差

2017-12-12 13:54:37 | 來源:重慶晚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截圖_20171212121112

五洲小區很乾淨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我沒得事就喜歡在五洲小區裏面轉悠,發現有啥子問題立刻整改,讓大家開開心心居住在這裡。”12月11日,重慶九龍坡區石坪橋街道後街社區周雯靜主任説,今年6月小區成立自管會以來,自我探索總結出一套管理經驗,使得小區的春天花鳥成群,夏天綠樹成陰,秋天落英繽紛,冬天干凈整潔。

  據了解,五洲小區物管自治經驗得到了居民和管理部門認可,下一步有望在全市推廣。

  熱心居民負責管理

  居住在五洲小區的陳明芳阿姨説:“以前,小區門口的水泥墻光禿禿的,很難看。有亂搭亂建的現象,供人行走的通道很窄。你看,現在這裡是一個納涼的亭子,以前卻是水泥修的長廊,年久失修,都害怕垮了砸著人。”

  陳明芳介紹,以前最頭疼的是,原本蓄消防水的池子,因為無人管理變成居民洗拖把的水池,“臟得不得了”。

  住在消防水池旁的陳大爺一家,前些年沒少受苦,他説:“淤泥多了,蒼蠅蚊子就多,根本不敢開窗戶,一打開窗戶,蚊子全部朝屋裏鑽。”

  “不能讓小區臟下去。”陳明芳、葉國渝、賀新華等熱心老住戶商量決定,把大家組織起來管理小區,並於2016年成立業委會,向每家每戶收取10元清潔費,主要用於保潔維護、路燈更換等。

  陳明芳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過去樓道裏全是牛皮癬廣告,業委會成立後,大家花了大力氣,把牛皮癬廣告挨個清掃,把樓道墻壁粉刷一新。

  雖然小區還是那個小區,但從外到裏變了——小區乾淨了,大家維護小區的自覺性也提高了。

  一次,有人想在小區租房子,拿著租房廣告到處貼,還用黑板筆在墻上寫電話號碼,把大家氣得不行,“既然你有電話,我們就要甕中捉鱉。”陳明芳等人以有房可租為由,找到貼牛皮癬的人,要他一張張撕掉,買油漆把墻刷乾淨。

  自那以後,再也沒人敢到五洲小區亂貼東西了。

  每筆開支都要公示

  陳明芳説,當初的業委會,也是探索自己管理小區的最初級階段。後來,在街道和社區幫助下,幾位熱心老住戶又開始朝著更為規範的方向發展。

  石坪橋街道後街社區周雯靜主任告訴重慶晚報記者,今年6月9日,五洲小區熱鬧非凡,在運動場上舉行了小區首屆居民自治管理委員會選舉,最終,陳明芳、賀新華、葉國渝、劉海燕和譚光秀5位熱心人贏得選票。

  分工也很細緻,陳明芳擔任自管委員會主任,負責小區全面工作。另外,賀新華負責保衛和車輛管理,劉海燕負責會計工作,葉國渝負責組織老年活動,譚光秀負責出納工作。

  小區建設如火如荼開展起來:劃停車線、聯繫體育局安裝健身設施、找清潔工負責小區365天的保潔和衛生打掃。

  重慶晚報記者在五洲小區看到,小區收支張貼在一個公示欄裏,既有當月清潔費收入,也有部分業主不繳費的情況。還有兩張表格顯示小區業主車輛收費情況。

  賀新華大爺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過去小區車輛亂停放,現在劃了車位,收費也有福利性質,業主每輛車每個月50元,租賃戶80元。

  “這個公示欄,充滿了業主對我們的信任。”陳明芳説。

  收支情況如何?管理收款的段茂芳阿姨説,小區9棟樓404戶,每月收到300多戶業主清潔費3000多元,加上70多個車位每個月收取的3000多元,合計6000多元。每月支出3名清潔工3000元工資、4名24小時門崗工資2400元、修理路燈和小區維護200元、公共設施水電費500元,合計6000余元。從賬面看,每月收支平衡。

  據了解,今年政府通過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為五洲小區投入200多萬元修建道路、欄杆、體育健身等設施。

  大事小事徵求意見

  重慶晚報記者採訪時恰遇陳明芳挨家挨戶徵求業主意見,原因是:小區樹木長勢茂盛,成為一個不小的安全隱患,打算砍掉部分枝丫。“我們擔心樹枝離窗戶太近,打雷時可能引來危險。還擔心樹長高了,一旦風大了被吹斷,造成不可避免的後果。”8月,有一棵大樹在狂風暴雨中被吹倒並砸斷通訊電纜。

  “樹是業主的,就算砍一根枝丫,也要徵求大家意見。”陳明芳拿著厚厚的徵求意見冊説。

  “以前沒有自管委員會,小區發現隱患不知道找誰反映。”正在簽字的22棟1單元住戶潘阿姨表示,非常支持自管委員會,“彼此尊重,我們的小區才能越來越好。”(重慶晚報記者 王渝鳳 畢克勤 攝影報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