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法制安全>正文

重慶警方破獲涉案千萬元的“保健品”推銷詐騙案

2017-12-12 15:30:19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買保健品一定要多個心眼 溫馨的問候也許藏著騙人伎倆重慶警方破獲涉案千萬元的“保健品”推銷詐騙案,老年人是主要受害者

【法制安全】重慶警方破獲涉案千萬元的“保健品”推銷詐騙案

重慶警方破獲保健品系列詐騙案,抓獲嫌疑人多名。 本報記者 甘俠義 攝

  近日,重慶、廣州、漳州、洛陽四地同時收網,“3·16”系列網絡購物詐騙專案再獲戰果——端掉11個窩點,167名“紀本章”全部落網。

  12月10日,重慶警方通報了這起涉案金額高達千萬元的“保健品”推銷詐騙案。從一名重慶市民報案被騙13000元,到涉案金額過千萬元的犯罪團夥浮出水面。這起公安部掛牌部督辦的案件,覆蓋多地,受害人眾多,涉案金額驚人。經過十個月的全力偵辦,全國各地陸續收網,共打掉犯罪團夥16個,搗毀詐騙窩點3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23人,核破案件上萬件,涉案金額上千萬元。

  “紀本章”浮出水面

  紀本章,號稱是“紅墻國醫”的醫療機構教授。事實上,他不是一個人,更不是什麼醫學權威,而是這起電信網絡詐騙窩案的虛擬代言人。身份多為無業青年的“紀教授們”,虛構療效,利用電話或微信誑誆騙上千人購買保健品。

  2016年底以來,重慶警方發現各地針對老人、病患群體銷售保健品的詐騙案件突然多發。犯罪嫌疑人非法獲取老人、病患群體個人信息,冒充北京“301醫院”等醫療機構的專家教授,通過撥打電話或微信,對老年、病患群體進行“關愛式”問診,誇大受害者病情,鼓吹産品療效,虛構疾病治愈率,在逐步獲取受害人信任後,用廉價的健字號藥品或其他“三無”藥品冒充“特效藥品”高價出售,並“指導”患者進行使用,誘騙受害人購買上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藥品,社會危害嚴重。

  此外,還有人冒充藏品公司,以投資、承諾回收為名推銷廉價“收藏品”;冒充銀行關聯企業,以辦理大額信用卡、貸款為名高價銷售“山寨”平板電腦、POS機等。但這個個“熱情溫馨”的電話或微信背後,卻是騙子們用劣質産品精心設置的一個騙局。

  今年3月,按照公安部專項行動工作部署,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牽頭成立了專案組,對此類案件展開調查。

  167名“紀本章”落網

  今年4月3日,重慶市反詐中心和江北聯合專案組在江西南昌市集中收網,破獲優之樂網絡科技公司推銷保健品詐騙案,抓獲團夥骨幹成員11人。

  5月18日,重慶市反詐中心和渝中區聯合專案組在福建省晉江市打掉一個以辦理高額度信用卡為誘餌,高價銷售平板電腦騙取受害人錢財的犯罪團夥。

  5月26日,重慶市反詐中心和豐都縣公安局,在遼寧省鞍山市成功摧毀一個以辦理大額醫療補助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

  7月20日,“3·16”專案榮昌分專案組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成功摧毀了一個冒充中國紅十字會醫學專家,以辦理大額醫療補助繳納稅費隨贈“禮品”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

  9月28日,在廣東警方的協助下,專案組在廣州搗毀冒充醫院專家教授實施詐騙的團夥。

  10月23日,巫山縣分專案組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搗毀了1個以高額回收藏品為名實施詐騙的詐騙窩點。

  11月14日,重慶市反詐中心、巫溪縣公安局和北碚區公安分局聯合專案組30余名警力,打掉冒充“紅墻國醫”銷售保健品的詐騙團夥,抓獲167名嫌疑人。

  劇本曝光詐騙手段

  在11月14日的抓捕現場,赫然挂著這樣的橫幅:“嚴禁冒充國家機關及醫生專家教授誘導或推薦産品給消費者”。“賊不説自己是賊”,他們之所以敢這樣標榜,全然是為了做戲做全套。

  但是,放在操作間辦公桌上的“話術”劇本,暴露了詐騙團夥的本質:沒有所謂專家,很多打電話或發微信“問診”的業務員,只有高中甚至小學文化。他們只是照本宣科,用一套套事先編好的“花言巧語”來哄騙人,或關心、或吹噓、或挑逗、或利誘……每種套路都有幾十上百句現成臺詞,複製粘貼就能一鍵發送。

  場景設計、聊天內容都有詳細標注,受害人可能提到的問題,也都有應對方案。不同類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也都有各自的專屬“話術+劇本”。銷售保健品的,根據銷售的化糖養胰藥、羊奶粉、小球藻,各自列出專業術語,再在每句臺詞結尾標注情緒、語氣,如何讚美客戶、關愛客戶、誇大病情恐嚇客戶等。哄騙老人上萬元甚至十幾萬元地購買,社會影響非常惡劣。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