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這些民生實事將為重慶帶來新變化
原標題:【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開窗見綠有水直飲 這些民生實事將為重慶帶來新變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今(12)日,重慶市城管委召開組織實施民生實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主城區新增公廁、公共直飲水、居民住宅用水提質工程以及“增綠添園”工作進展情況。未來,市民不僅可以體會到開窗見綠、出門見景,在外還可享受到如廁方便、飲水便捷。
兩年新增公廁720座 增設“第三衛生間”
市城管委介紹,目前我市主城區現有廁所2447座,其中公共廁所1986座、對外開放的社會廁所461座,全部實行免費開放。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擴張,主城區公廁在數量和品質上均有待提高。為此,全市計劃用2年時間,持續開展以“小廁所、大民生”為主題的“廁所革命”建設改造工作。
兩年內,主城區將新增公廁720座,其中新建公共廁所230座、社會單位廁所對外開放490座,使重慶主城區建成區公共廁所總量達到3160座。
在主城區老舊公廁改造方面,也將加大改造力度,確保一、二類獨立式公共廁所達到總量的70%以上。
據了解,今年8月以來,主城各區已建成投用固定公廁23座,移動公廁安裝到位17座,各區共完成社會單位廁所對外開放100座。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公廁將根據《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強化內部空間、廁位間距、殘疾人(老年人)廁位、通風設施、除臭設備等基本要素外,還更加注重細節和人性化服務。
具體來看,女廁位與男廁位比例不小于2:1,並增設無障礙廁位和“第三衛生間”,一類公廁將有空調,二類公廁將有空調或電扇。同時,鼓勵延長公廁開放時間,在繁華地段倡導24小時開放。
投入5200萬建376個公共直飲水點 覆蓋人流密集區域
不僅是如廁更方便,出門在外的市民還將能喝到方便衛生的直飲水。市城管委介紹,我市現有公共直飲水準臺39個,均由商圈、廣場和公園維管單位管護,以城市自來水為原水,經直飲水設備深度凈化後供免費飲用。
為滿足市民需求,按照計劃,2017-2018年重慶將在主城各區人流密集、停留時間較長、無公共直飲水設施的商圈、廣場、公園等位置建設376個公共直飲水點。由各區人民政府負責建設、維護管理和水質監督,預計建設資金5200萬元。
建成後,在主城各大商圈、公園、廣場、車站、碼頭等人流量大、人員聚集的場所市民均能隨時免費享用到安全、乾淨、衛生的直飲水。
目前,江北區、渝中區、大渡口區、九龍坡區已設置了部分公共直飲水點。解放碑商圈將在步行街建設8個飲水點,觀音橋商圈計劃更換原有的5台直飲水機,新增4處直飲水點。
此外,在鴻恩寺公園、動物園、南山植物園、一棵樹觀景臺等公園、景點,以及軌道交通牛角沱、兩路口換乘站、1號線大學城站、3號線觀音橋站等人流集中的軌道站點進出站口也將設置直飲水點,以解決市民出行飲用取水問題。
破解供水“最後一公里”難題 對3萬戶居民進行供水改造
除了飲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也將得到保障。據了解,市城管委正牽頭負責實施主城區居民住宅用水提質工程,將惠及3萬戶居民。
此前,主城區部分老舊住宅小區的庭院供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由企事業單位或開發商自行建設和維護,存在著設施建設不規範、維護不到位,管網老化、漏損嚴重等隱患,容易産生水質的二次污染,影響居民用水品質。
為讓老舊小區居民供水實現從“供上水”到“供好水”的轉變,明年底重慶將完成主城區3萬戶居民小區庭院供水管網及附屬設施改造,預計改造資金7500萬元,由市水務集團、市水投集團負責改造和後期維護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居民住宅用水涉及“一戶一表”改造的,居民需按照“自願申請改造”的原則,按規定每戶承擔300元居民戶表改造費用(低保戶免收)。
目前,江北區、九龍坡區、渝北區、南岸區、巴南區進展情況良好,已進場施工戶數均在1000戶以上。
開窗見綠出門見景 未來重慶將新增城市綠地200個
在市城管委通報的4項民生實事進展中,作為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綠地建設也備受市民關注。
據介紹,截至目前,主城區城市綜合公園達到207個,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677公頃。建設了如園博園、中央公園等一批品質較好的城市綜合大公園,也建設了如渝中區瑞安路遊園、巴南區新華村社區公園等一批小遊園、社區公園,初步形成了具有山地特色的點、線、面相結合的城市綠地網絡體系。
“客觀來説,我市在綠地數量、品質以及功能發揮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如公園綠地分佈還需進一步優化,小型公園綠地服務功能急需完善。”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園綠地在新老城區差異明顯,新建城區公園面積大、分佈廣、數量多,但中心城區公園綠地面積小、數量少、品質不高。
未來2年內,主城區將開展“增綠添園”工作,建設(含改擴建)遊園、社區公園、城市公園等城市公共綠地項目200個,實現新增城市公共綠地1000萬平方米。
據了解,目前基本完工的有32個,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巴南進展較好。渝中區人民公園改造工程將於2018年春節前完工並開放,大渡口區人防社區公園目前正在施工建設,江北區渝澳大橋橋下社區遊園預計2018年7月建設完成。(記者 莢天宇)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