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專題>正文

重慶迎今年以來第300個藍天 “重慶藍”將成常態

2017-12-17 16:44:24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高爽 | 責編:劉徵宇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12月16日,重慶收穫今年以來第300個藍天,PM2.5濃度同比下降20.8 %。  

  為讓市民呼吸更清新的空氣,看到更多的藍天,重慶制定了六個方面50條900余項年度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38個區縣和17個市級部門。重點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秋冬季攻堅、“零容忍出重拳”,要求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重慶順利完成2017年國家“大氣十條”第一階段任務,“藍天行動(2013—2017年)”也順利收官,“重慶藍”逐漸成為常態。  

  控制交通污染 淘汰28710輛黃標車  

  交通污染防治已成當務之急,重慶市多措並舉積極發展綠色交通。全市各區縣均實施了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強化黃標車和貨運車限行措施,全市共淘汰黃標車28710輛,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淘汰老舊車34312輛。依法查處黃標車闖限2萬餘輛次,貨車闖限28萬輛次。  

  同時,重慶市營運船舶全面淘汰重油設施,要求現役重慶籍營運船舶全部改用普通柴油,含硫量從5000ppm降低到100ppm,船舶排氣達到國3國4標準,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90%以上,完成330艘船舶重油使用設施拆除,污染程度明顯減輕。  

  全市還劃定了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域,覆蓋所有區縣(自治縣)及經開區建成區和規劃建成區,全面加強對2800余臺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管控,減少城市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  

  在加強機動車排氣檢驗和執法方面,重慶檢查檢驗機構140家次,對3家違法違規的檢驗機構進行了處罰,共處罰金90萬元。完成機動車路檢17.3萬輛次、遙測10.1萬輛次,依法查處冒黑煙車1.6萬輛次、超標車8337輛次。  

  加強油氣回收設施監管、油品品質監管也是一項重點措施,重慶市檢查了1300余家加油站和20余家儲油庫油氣回收裝置運行情況,依法查處油氣污染治理設施未正常運行的3家加油站,全面執行國五標準車用柴油、汽油,嚴厲打擊流通領域銷售和使用不合格油品。  

  此外,重慶市還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落實新能源汽車購置財政補貼政策,推廣新能源汽車1萬餘輛。  

  控制揚塵污染 立案處罰85件塵污染問題  

  為進一步降低揚塵污染,重慶市督促施工單位嚴格落實“施工控塵十項強制規定”,檢查建築工程項目 9768 個次,督促整改塵污染問題 4402 條,立案處罰85件。鞏固和創建揚塵控制示範工地410個。  

  加強道路揚塵管控和運輸揚塵管控方面,重慶市加大清掃保潔機具投入和作業頻次,城市建成區道路機掃率保持85%以上。鞏固和創建揚塵控制示範道路410條。主城區近4000輛建築垃圾運輸車輛全面執行密閉運輸,嚴格執行“三定”規定。  

  控制工業污染 一大批污染企業關閉搬遷 

  重慶市積極推動産業提檔升級,面對VOC新污染,重慶實施污染企業關閉搬遷。關閉拉法基南山工廠、川東化工廠、重慶南桐電廠、長安汽車江北發動機工廠大石壩廠區等大氣污染企業,主城片區繞城高速以內全面關閉燒結磚瓦窯。  

  在強化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方面,重慶市圍繞“五大環節”(原輔材料環節、工藝升級改造環節、廢氣末端治理環節、在線過程監管環節、設備達標運行維護環節)治理工業揮發性有機物,完成93家,同時對去年完成治理的168家企業進行了現場抽查和指導。  

  對於三環以內燒結磚瓦窯的分類整治,重慶市安排2040萬元專項資金,推動重慶市三環高速公路以內217家燒結磚瓦企業升級改造,淘汰落後産能40家,化解過剩産能15家,治理達標162家,可減少燃煤30萬噸,削減二氧化硫約9600噸、氮氧化物約2100噸、煙粉塵約3000噸。  

  此外,重慶市組織全市31家水泥企業和533家燒結磚瓦企業開展錯峰生産,有效削減了重點時段大氣污染物排放量。  

  在繼續深化重點企業廢氣治理方面,重慶加快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156萬千瓦改造。完成廢氣擾民企業深度治理38家。完成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123蒸噸/小時。  

  控制生活污染 查處糾正露天燒烤等行為  

  重慶加大對露天焚燒秸稈、焚燒垃圾、露天燒烤等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查處糾正違法行為4000余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非指定區域露天焚燒垃圾、樹葉、雜草以及在非指定區域和時段露天燒烤。 

  同時,嚴禁在城市建成區周邊20公里範圍內、機場周邊15公里範圍內、高速公路及鐵路兩側各5公里範圍內、國道及省道公路幹線兩側各2公里範圍內以及重點區域、人口聚集區焚燒秸稈。各區縣鞏固2765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新增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約30平方公里。  

  增強監管增強科研 全面啟動“利劍”行動  

  重污染天氣已成“心肺之患”,重慶市強化監管,科學施策,有效將今年重污染天氣控制到3天。  

  在增強監管能力方面,重慶加強空氣污染應對,強化法規標準。全面啟動環境監管“利劍”執法專項行動。從市、區縣環境執法機構抽調80名骨幹,成立20個現場執法組,累計檢查企業1377家,發現違法行為1471起,查處了一批典型案件。  

  同時,重慶加強區域聯動,從市、區縣層面加強與南充、廣安等臨近城市的交流合作,重點加強冬春季節不利氣象條件下的共同應對。發出空氣污染預警9次,強化主城片區、渝西片區區域聯防聯控。  

  在增強科研能力方面,加快編制空氣品質限期達標規劃和新一輪“藍天行動”實施方案。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擴大應急範圍、增加預警分級、增添響應措施、規範應急管理。同時,提升空氣品質預報預警水準,強化大氣污染源解析和控制對策研究。  

  此外,積極組織公眾參與,開展全市“重慶藍”攝影大賽活動,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多媒體及時預報空氣品質,宣傳大氣環境保護知識,進一步提升了市民防治大氣污染的自覺性。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是國家“大氣十條”第二階段、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計劃和重慶市“藍天行動(2018—2022年)”開局之年,重慶市將堅持實施“藍天行動”,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確保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穩定在300天以上,讓廣大市民享受更美好環境。(供稿 重慶市環保局 編輯 高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