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重慶璧南河入選首屆“最美家鄉河”

2017-12-18 14:14:02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12月17日,中國首屆“最美家鄉河”評選結果在陜西西安揭曉,重慶璧南河成功入選,成為中國首屆10條“最美家鄉河”之一,也是重慶唯一入選的河流。

  璧南河發源於璧山區,在璧山境內約73公里,流經江津油溪注入長江。2009年前的璧南河污染嚴重,河道淤積,阻洪物多,防洪標準低,致使璧山城區年年被淹。從2010年開始,璧山區秉承“與水共生、依水發展”理念,摒棄帶血的GDP,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區委區政府舉全區之力治理璧南河,堅持高標準、大投入,採取“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水、治水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措施,運用“上游建庫、河邊建堤、河外截污、河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的治理模式,打響一場和平時代沒有硝煙的“治河戰爭”。

  “七十年代淘米洗菜,八十年代水質變壞,九十年代魚蝦絕代,沿河百姓不洗馬桶蓋。”民間打油詩直言不諱地道出了曾經璧南河水的惡臭,沿河居民苦不堪言,稱其“就是一個特大糞坑”……這就是啟動治污之前的璧南河。從2010年開始,在地方財政並不寬裕的情況下,璧山區通過社會籌集和信貸融資等方式,投入30多億元治理璧南河,將璧南河劃分為68個河段,落實河長、河段長負責制進行全面綜合治理,先後關閉污染企業698個、污染養殖場307個。

  2007年的“7.17”特大暴雨洪災,幾乎讓璧山區城全部被淹,街道的水深普遍達到3米,最深的達到6米,城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此後幾年,為了花大力氣提升璧南河防洪標準,璧山區在璧南河上游擴建了鹽井河和柯家橋等2座水庫,新建了東嶽、大嵐、雪山、黛山、雙鳳等10座小型水庫,增強了璧南河的防洪調蓄能力。同時,拓寬河道,實施璧南河堤防工程建設,加高加固城區老堤防2.5公里,新建成親水性達標堤防23公里。在河內清淤中,拆除阻洪橋1座、佔道建築4處、阻洪堰2座,清淤河道18公里,清除淤泥20多萬立方米。

  為了防止城市污水直排璧南河,在璧南河及其支流沿岸新建污水處理廠(站)45個,安裝排污管道320余公里,對生活、工業污水進行全方位截流,經處理後達標排放。目前,璧山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3%,其餘鎮街污水處理率達到85%。

  璧山屬於典型的溪河發源地,無大江大河過境,枯水季節璧南河沒有補充水源,河水不能流動,不能及時更新。為了讓璧南河的水“動”起來,璧山區成功實施了重慶大學城調水入璧、三江水庫調水入城等水源聯通工程,2016年還啟動了銅罐驛長江提水璧山供區工程、璧北河-璧南河連通工程、韆鞦堰-鹽井河-同心水庫連通工程,能更好地補給璧南河水源。同時建成城市中水回用工程,使每天處理達標排放的6萬方清水回流到城區璧南河上游,目前,璧山的中水回用率已達46%。

  治理中,璧山區堅持以生態為導向加強璧南河沿岸水生態建設,大規模實施河岸立體綠化美化工程,在璧南河沿岸栽植各種花木5萬多株,綠化河岸20余公里,植物種類達到2700余種,沿河兩岸綠化面積達3萬餘畝,豐富的植物品種延伸了食物鏈,吸引了大量鳥兒留在河邊、留在城市,一條花香瀰漫、四季有果、鳥鳴鶯啼的生物多樣化生態型河流芳容展露。同時,以璧南河治理為契機,利用3年時間,在城區璧南河沿岸新建了觀音塘、秀湖、歐鵬、秀水灣等6處生態型濕地公園和200余處水景觀工程,讓城市充滿了水靈氣,城區水面佔比達到11.2%,人均水域面積達到10.5平方米,水網密度突破每平方公里3.6公里。如今,“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璧南河水利風景區已獲批為國家水利風景區,每天前來觀光遊覽的客人多達2萬餘人。

  資金方面,璧山採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模式成功破解了資金難題。近幾年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融資收益和地方財政性收入,共投入30多億元用於璧南河整治、水系聯通、新建水庫工程等。同時,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區委、區政府根據城區生態發展規劃,要求新開發區域入駐企業必須遵循規劃實施開發建設,新引進的奧特萊斯、嘉陵機器製造有限公司、天安數碼集團、歐鵬地産集團等出資近10億元,用於企業周邊的河道治理和水生態建設,緩解了財政資金壓力。

  在河流分類管理方面,將璧南河管理職責落實到相關責任部門,水利部門負責璧南河涉水工程建設,環保部門負責水域污染防治以及執法查處工作,市政部門負責璧南河沿岸綠化建設以及水上清漂保潔,旅遊部門負責璧南河景區遊客旅遊監管等工作。為強化監督管理,在璧南河內建成了水上在線監測系統,全方位對水質進行監測,同時聘請義務監督員監督。

  今年5月,璧山區進一步深化河長制管理工作,按照轄區管理原則,重新確定了璧南河的河長、河段長。由區委主要領導任總河長、區政府主要領導任副總河長,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任河長,鎮街黨(工)委書記任河段長;璧南河一級支流全部由鎮街黨政主要負責人任河長,分管負責人任河段長;二級河流由村(社區)書記任河長;在此基礎上每條河流分段每段明確了1—2名專職河管員,形成了更強的工作合力。同時,倡導社會力量參與璧南河監督管理。重點監督流域內企業、種養殖戶業主等涉河污染主體自覺開展污染治理,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通過主流媒體和設置河長公示牌公佈各責任人員的電話和職責,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營造了全民參與治河管河的良好氛圍。

  如今,璧南河經過鍥而不捨、堅持不懈的全方位治理,通過更加深入河長制、河段長制管理,實現了“河流與生態、河流與自然、河流與城市、河流與人”和諧共生的目標,原來的臭水河,變成了碧波盪漾的生態型河流風景線,水質由劣Ⅴ類提升為Ⅲ類標準,沿河8個城鎮的防洪能力實現了由“十年九淹”向“暴雨不成災”轉變。(供稿 璧山區水務局 王炯其 編輯 朱明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