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科教>正文

用“春筍教育”譜寫鄉村孩子的幸福樂章

2017-12-18 16:54:43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南川區金山鎮中心小學用“春筍教育”譜寫鄉村孩子的幸福樂章

【科教 圖文】用“春筍教育”譜寫鄉村孩子的幸福樂章

學校大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7-12-18-0117_副本

學校一景

  黨的十九大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成為新時期教育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有品質”三個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鈞,清晰地指明瞭未來教育發展的一大著力點。

  迎著重慶南川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春風,南川區金山鎮中心小學秉承“做自己的主人,做最美的自己”的辦學理念,以“天天向上節節高”為校訓,以“鄉土根、民族莖、全球眼”為培養目標,始終堅持打造“春筍教育”辦學特色:以人本主義理論為核心,尊重師生生命成長規律,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和創造力,最大限度釋放師生潛能……為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抒寫了西部山區偏遠農村教育優質發展的華彩樂章。

  透出教育意義的環境文化,極具特色涵養的課程體系,聚焦習慣塑造的養成教育……解讀金山鎮中心小學蘊含的教育魅力,將可窺見這片充盈教育之美的育人天地,正向幸福更深處闊步前進。

  教育味濃厚的環境文化

  潤澤滋養孩子童真心靈

  如何營建校園環境文化才能兼具美感和育人功能?金山鎮中心小學有獨樹一幟的實踐。

  校前區活動場所竹石風骨廣場的主景觀採用中國傳統鏤空屏風式樣,既古色古香,又不失優雅大方,流露出學校富有人文積澱的文化氛圍和書香氣息。

  屏風上鐫刻有學校的文化理念、辦學理念、校風校訓等文字,校門前方樹立著一塊刻有920個字的《金山小學賦》校賦碑,背面則刻上《弟子規》,讓學生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還能對學校精神理念産生認同感。

  “春筍教育主題墻”“金山九景浮雕墻”等景致與場所交相輝映,或展現金佛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或展示學生、教師、學校的昂揚風貌,或激勵金小學子胸懷大志、銳意進取。這些在無聲處凸顯“春筍教育”的文化元素,融入教育性、觀賞性和時代性,為校園文化的構造增添了更為靚麗的風景線。

  在金山鎮中心小學,每一棵樹、每一棟建築、每一處景觀都會“説話”。

  “校園環境文化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力量,其建設目的在於創設教育味濃厚的氛圍,對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健康成長起到積極影響作用。”學校校長魏幫維説,因為學校著力優化校園環境,環境文化的育人功效才得以發揮,這促進了學校環境變得更美,學風、校風、教風更加濃厚。

  值得一提的是,赫然屹立的勁節樓、惠風樓、羽儀樓,在命名上從經典詩詞和國學著作而來,都熔鑄進春筍教育的美好寓意:教學樓主樓“勁節樓”,寓意師生均要做節操堅貞、品行高潔的人。功能室命名為“惠風樓”,指明每位教師堅守仁愛之心,關愛每一個孩子。教師宿舍樓喚作“羽儀樓”,寓指老師們博學而有才德,堪為楷模而被家長、學生尊重。

  就讀于金山鎮中心小學的孩子是幸福的,他們置身在“鳥語花香處處有,郎朗書聲時時聞,悠揚文化天天賞”的環境中,探尋五彩斑斕的童年夢想。

  多元、可選擇的課程架構

  促進孩子全面、個性發展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並初步學習一種新的樂器——陶笛。陶笛分為高音陶笛、中音陶笛、低音陶笛,陶笛類型不同孔數也不同。陶笛形似竹筍,聲音穿透力強,音色通透優美,具有極強的音樂表現力。”

  “在認識陶笛後,請你們跟著老師一起練習吹奏陶笛的氣息控制方式:口鼻同時吸氣,以口為主,呼出時候以口呼出,呼吸要迅速平穩,有控制的呼出來。”

  “接下來,請你們再仔細看老師吹奏高音‘嗦’的指法動作演示,然後自己拿起六孔陶笛,吹響高音‘嗦’。”

  ……

  在金山鎮中心小學一年級二班的音樂課上,蔣維芬老師正引導學生熟悉陶笛,並教授、指導他們初步掌握高音“嗦”的吹奏技巧。

  事實上,陶笛演奏屬於學校眼界課程(即學科拓展課程)中的一門,眼界課程還包含有合唱、話劇、剪紙、機器人等,多種類型的拓展課程,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魏幫維介紹,學校春筍課程主要依據學生需求和學校特色發展設立,分為壯根課程(即健身課程)、莖節課程(即養成及心理教育課程)、眼界課程(即學科拓展課程)三部分,採用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具有鮮明的多元和選擇的特性。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課堂是課程的核心。金山鎮中心小學在原有“兩段三環六步”模式基礎上,根據學校教育特色和課程理念,進一步定型“春筍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四導”(導趣、導疑、導思、導創),“五有”(有權利選擇、機會把握、困難面對、問題解決、條件創造),“六解放”(解放眼睛、雙手、頭腦、小嘴、空間、時間),讓孩子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形成主動快樂的學習志趣。

  金山鎮中心小學立足課標,立足課程,立足課堂,明確課程建設的價值取向,揣摩課程建設的現實性和可行性,以課改促進提質,以課改充實內涵,為孩子成長打下深厚根基。

  重舉措落實的養成教育

  培養陽光向上的快樂學子

  操場上,孩子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做起課間操;就餐時,坐滿孩子的食堂秩序井然,將“光碟行動”踐行得十分出色;操場上,看不到一片紙屑的影蹤……從學生展現出的良好習慣,可以看出金山鎮中心小學在養成教育方面凝心聚力下了“硬功夫”。

  得益於“勤儉節約”“美化校園”等每月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金山鎮中心小學興起了“光碟行動”“整潔行動”,孩子們漸漸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每月開展一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德育處和少先隊大隊部提前設計好活動主題和活動方案,班主任提前備好課,通過網絡資源和學生自主實踐資料相結合,開展實踐活動。”學校德育負責人楊小敏説。

  據了解,金山鎮中心小學對學生養成教育極為重視,從主題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學科滲透與常規教育相結合、自我約束與同伴監督相結合、家校聯合與社區反饋相結合、榜樣示範與鏡頭曝光相結合等方面不斷深入,讓孩子形成認真學習、遵守紀律、講求誠信、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等好習慣。

  以家校聯合與社區反饋相結合為例,學校每學期定期召開一次全校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學校的養成教育情況,反饋家庭教育狀況與實踐活動效果。利用家長學校開班授課,對家長進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培訓,形成家校合力。同時利用電話、信息平臺、家訪等方式溝通交流學生發展現狀,開展及時教育,並通過走訪,社區信息反饋與評價調整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

  金山鎮中心小學圍繞“三個常規”(一日常規、學習常規、生活常規)一日查,“三個規範”(學習用品、儀態儀錶、自我管理)一起抓,“三股力量”(學科教師、班主任、德育處)共奮鬥,“三條渠道”(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開展的養成教育,逐步樹立起孩子們崇高的道德風尚,成就他們成為“大寫的人”。(陳明鑫 張騫月 圖片由南川區金山鎮中心小學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