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旅遊志願者 景區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近日,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網信辦、市旅遊局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了2017年“最美旅遊志願者”推選活動。經區縣推薦、公眾投票、綜合評審和網上公示,共推選出“最美旅遊志願者”10名、“最美旅遊志願者”入圍獎10名。
按照市文明辦關於“重慶志願服務季”系列活動的安排,“最美旅遊志願者”微信投票活動於9月8日啟動,經過10天的網絡投票,截止到9月18日投票結束時,候選人最高點讚數多達9.9萬次,活動累積關注人數84萬餘次。大量市民通過“重慶志願者”微信公眾號、上游新聞APP專題頁面積極參與點讚活動。
獲評的“最美旅遊志願者”及入圍獎得主,有的從事旅遊相關工作,在工作之餘將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志願服務中;有的熱愛旅遊,在自己欣賞過美麗風景之後,選擇為更多遊客帶去旅遊體驗。旅遊志願者是景區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他們積極參與旅遊志願服務,進行文明旅遊引導,提供旅遊諮詢、旅遊應急救援。同時,他們幫助改善景區旅遊環境,提高旅遊服務品質,推動全市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人物
“旅遊志願者這條路,我要走一輩子”
“你見過南山5:00的日出嗎?”胡幫蘭這樣描繪,南山的日出是從霧氣裏飄然而來,朦朦朧朧的紅仿佛破開天際的鳳凰,太陽躍出地平線的剎那,光芒萬丈……胡幫蘭珍視她所看見的這份美好,因而想身體力行去守護它。如今,已年過花甲的胡幫蘭依然會隨身攜帶幾個塑膠袋和一個小夾子,去公園拾撿垃圾紙屑。
胡幫蘭樂意為遊人指路,講解景區的歷史典故。從紅岩村到郭沫若故居,從紅岩魂廣場到狼犬室,四條紅岩聯線、29處景點,胡幫蘭熟門熟路。9年多以來,節假日、週末、甚至春節,她都在這條路上,帶領了9808人次居民參觀遊覽。她還組建了一支由158名社區黨員、居民組成的文明旅遊志願隊伍,累計服務9808人次,勸導不文明行為586次,拾撿垃圾336次,處理糾紛20余起。
“我不知道這條路我還能走多久,可是我要一直走下去,走一輩子。”談到自己的旅遊志願者之路,胡幫蘭滿臉洋溢著笑意。
“爭當啄木鳥,保護優良旅遊環境”
何永芳的本職工作與旅遊有關,同時她還是黑山谷旅遊志願服務隊隊長。在工作之餘,何永芳帶領團隊開展多項文明旅遊志願活動。今年以來,何永芳組織並參加旅遊志願服務活動10余次,累計服務時長368小時。2017年4月,何永芳榮獲“萬盛經開區優秀志願者”榮譽稱號。
旅遊景區人員密集,旅遊志願者做得最多的事情是跟來自各地的遊客打交道。為遊客服務很瑣碎,但何永芳卻樂在其中,她甚至還將一些瑣事變成一種習慣。何永芳會組織志願者每天定時定點為遊客提供旅遊諮詢、雨傘、輪椅、熱水等便民服務。今年,何永芳帶領志願隊免費為遊客提供了雨具、拐杖約152次,免費為遊客寄存物品約120件,免費為遊客提供了醫療藥品、針線盒約35多次……
何永芳倡導綠色出行,積極投身於多項環保志願服務活動,除了招募志願者一起維護景區生態環境外,她還積極向遊客及周邊居民普及環保知識,幫助更多人樹立文明旅遊意識。
2015年4月,何永芳發佈了“啄木鳥”環保志願服務項目,招募了上百名志願者,通過開展多項環保志願服務活動,維護景區環境衛生和文明秩序,保護黑葉猴、珙桐等珍稀動植物免受侵擾,促進景區及其周邊生態環境良性發展。
何永芳説,在景區開展志願服務時,她要爭當一隻“啄木鳥”,通過自己的志願服務去保護景區生態環境,為更多的遊客帶去美好的體驗。 (見習記者 代晨晨)
最美旅遊志願者(10名)
胡幫蘭 江北區觀音橋建北社區志願者支部書記、紅岩聯線志願者服務隊隊長
何永芳 重慶萬盛旅業(集團)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
鄭四川 雲陽縣世川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
李 佳 黔江旅投公司講解員
李金雄 四川外國語大學法語系學生
梁譚超 豐都縣旅遊局“善行豐都”志願服務隊成員
譚小梅 巫山縣紀委工作人員
任 莉 重慶赤甲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工作人員
米 瑤 潼南區楊尚昆故里管理處團支部書記
辛 欣 重慶市長壽湖旅遊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
“最美旅遊志願者”入圍獎(10名)
鄧文明 萬州區旅遊局工作人員
謝直嬌 四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
廖春華 巫溪縣古路鎮白家村委會綜合服務專幹
陳中琴 重慶中鐵安居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助理
付紅玲 重慶華生園金色蛋糕夢幻王國工作人員
李 念 酉陽縣桃花源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行銷中心品牌推廣部副部長兼公司團委副書記
鄧艷紅 重慶山水都市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金佛山運營分公司景區講解員
胡昌偉 重慶統景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溫泉管理部總經理
宋素梅 重慶綠洲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工作人員
陳 果 重慶永川咏竹商貿有限公司員工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