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巴南 拉開交通骨架 激活發展動能
輕軌駛過龍洲灣 攝/馮亞宏
建設中的龍洲灣2號隧道 攝/馮亞宏
巴南區崇仁路
發展是硬道理,交通是硬支撐。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行業,交通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充當先行者,其中城市路網建設更是堪比經濟發展的動脈與骨架。
近年來,隨著交通區位的歷史性變革、多重機遇的戰略疊加,重慶巴南區的項目建設、産業升級和城市轉型迎來一個新的黃金窗口期,“經濟發展交通先行”的現實意義再一次被凸顯。巴南區著力推進快速通道建設,加快境內快速路網的對外銜接,一批標誌性大工程相繼建成或開工,轄區內越來越多原本交通不便的地方因路而起、因路而興、因路而富。
聚焦:鋪開“一張大局圖”
鋪開巴南地圖,先來第一問:“魚洞到解放碑需要多久?”走巴濱路開車只要30余分鐘!
再來第二問:“進出巴南堵不堵?”市民有親身經歷:不堵!
最後第三問:“停車方便不?”巴南區現有停車位超過10萬個,數量還在不斷遞增,未來巴南區汽車保有量與停車泊位數比將達1:1.2。
這三問,問出了巴南的順暢。
縱向來看,已經建成並投用的渝南大道(含渝南大道D段北段)、渝南分流道、巴濱路、東城大道、魚洞長江大橋及其南引伸線、李家沱長江大橋及兩橋(馬桑溪長江大橋、李家沱長江大橋)連接道,讓巴南區與主城其他區域聯繫更加緊密。
橫向來看,先後建成的巴南大道、紅光大道、渝南大道C段等,讓城市內部交通轉換更加便捷。另外,還有軌道交通2、3號線聯網運行,居民出行也更加便捷。現在的巴南,已經徹底跳出以往僅依靠老川黔路通達主城的格局,加快了融入主城的步伐。以東城大道為例,通車後南彭與茶園的距離縮短到18分鐘。
築路架橋強骨架,八方通達奔小康!
細心的市民發現,巴南好像變“小”了,以往動輒花上一個多小時的行程,如今只需半個小時便到;也有市民反駁,不對,巴南好像變“大”了,特別是一座座大橋橫亙江面之上,讓隔江遠親變成了咫尺近鄰。
還沒從這一幕幕變化中回過神來,巴南又準備了更大的驚喜給大家,一幅美好藍圖已在規劃:響應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主城區解決交通擁堵3年行動,巴南區委、區政府積極謀劃“四橫六縱一節點四軌道”項目,“四橫”為茶惠大道、主城區快速路四橫線分流道(黃桷坪長江大橋、鹿角隧道)、渝黔復線入城通道(渝黔復線內外環連接道、新燕尾山隧道、白居寺長江大橋)、佛南路(龍洲灣隧道、雲篆山隧道);“六縱”為花溪大道、教育大道南段、渝南大道D段南段、公平大道、南泉大道、南湖大道;“一節點”為南環立交改造;“四軌道”為軌道交通5號線、軌道交通8號線、軌道交通12號線、軌道交通18號線以及都市快軌二縱線。
以交通促經濟,這一張藍圖體現了“功能互補、區域聯動、軸向集聚、節點支撐”的佈局思路,肩負著百姓的期待:讓空間距離更近,時間花費更短,軌道交通更暢。
佈局:下好“一盤活力棋”
近年來,遷居巴南的外地人越來越多,很多人覺得換了個地方居住更是換了種活法!“沒那麼多彎彎繞,來巴南就圖四個字:安居樂業。”一位新巴南人的話,雖然直白,卻道出了大家對城市生活的樸素期待。
相比主城其他區,巴南有著新城崛起的光環,卻沒有城市生活的愁煩,1小時交通圈、半小時生活圈、零距離換乘……這些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出行便利,巴南都説到做到了。
巴南,折射出城市路網該有的健康模樣,當加則加,當減則減,執兩用中,恰到好處。
如今,新的藍圖已經繪好,思路更顯開闊,氣度更顯從容,接下來該怎麼走,巴南基於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布好了“一盤棋”——聚焦路網建設、斷頭路及堵點治理、人行設施建設、停車場建設和軌道線網佈局5個方面,健骨架、暢銜接,既要擴大有效供給、提升供給效率,更要優化供給品質。
接下來的日子,巴南會變得更忙。
具體到城市路網建設方面,加快拓展區骨幹路網建設,大力推動穿山隧道、跨江橋梁建設,解決穿山、跨江瓶頸問題,加強巴南區與主城其他各區,及巴南區內部各組團之間的交通聯繫;完善區內路網,著力構建區內城市骨架路網,同時加密次支道路,完善巴南區內路網結構,增強路網連通性;打通斷頭路、升級改造擁堵節點,針對現狀斷頭路和關鍵擁堵節點,加快推進打通斷頭路及區域節點擁堵治理工作,拓寬瓶頸路,渠化交叉口,疏通微循環。
另外,還要給公共停車場“加量”,給人行過街設施建設“補粧”,給軌道線網“增肥”……巴南計劃從2017年起,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把全區建設成為四通八達且舒暢快捷的交通暢通城區,交通運行效率明顯提高,“行車難”、“停車難”有效緩解,交通秩序顯著改善,交通安全持續可控,解決交通擁堵狀況“一年有緩解、兩年有變化、三年見成效”。
一個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四橫六縱一節點四軌道”綜合交通大通道新格局已呼之欲出。屆時,巴南經濟的血脈也將更加暢通!
影響:收穫“一樹暢通果”
“魚洞魚洞,屁股被坐痛!”這是多年前,曾調侃巴南交通不便的一句順口溜。也許老一輩的人都還記得,從前的巴南路程遠、路況差,是大家眼裏的“巴難”,進去難,出去也難。
閉塞,曾讓這塊處處烙印著輝煌和驕傲的土地,沒有煥發應有的生機。但巴南人的脊梁並沒被當時的現狀壓彎,隨著近年來交通建設的大幅改善,“條條大路通巴南”已經成為現實:建成的高速路里程總數居主城第一,集公交、長途、軌道交通三位一體的交通網日益完善,一些相繼建成的大項目更是讓巴南經濟如虎添翼,也對整個重慶主城南部區域産生重大影響。
比如龍洲灣隧道工程讓南彭物流基地與佛耳岩碼頭、東港、果園港直至航空物流基地相接,成為水、陸、空、鐵多式聯運的物流高地。隨著巴南區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進出口物資需要就近下水,龍洲灣隧道建成後將有效降低貨物的進出成本,帶動適應水運物流、內外貿物流、公鐵水空聯運服務的産業發展和市場。
而位於南彭物流基地的重慶華南城、京東商城、鐵公雞商貿城等項目的貨物,可通過佛耳岩港實現水路運輸,同時對南彭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發揮重慶內陸開放高地作用具有極大的促進意義。
不僅如此,龍洲灣隧道建成還能彌補銅鑼山兩翼路網密度不夠,道路標準不高等客觀問題,又能加強銅鑼山兩側的龍洲灣濱江片區與“鹿、界、南”片區的聯繫,連接渝湘高速、渝黔高速、繞城高速、渝南大道、S106,促進重慶南部片區經濟融合發展。
數一數,除了龍洲灣隧道,巴南的交通建設成果可謂次第開花、好戲連臺,重大舉措穩步向前推進,宏偉藍圖加速變為現實,“城市的骨架拉開了!”這是很多人由衷的讚嘆。(賀娜 圖片除署名外由巴南區城鄉建委提供)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