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文化>正文

你踢過手工羽毛毽子嗎? 它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

2018-01-08 11:15:10 | 來源:重慶晚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文化 標題摘要】你踢過手工羽毛毽子嗎? 它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

楊利君(右二)上門了解一些傳統技藝的傳承情況

  人物素描

  楊利君,38歲,中共黨員,黨齡5年。2000年參加工作,曾是一名語文教師,由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2009年10月,楊利君到渝中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工作,如今是該中心主任。從事非遺保護工作多年,溫婉爾雅的楊利君有雙犀利的眼睛和敏銳的鼻子,一些有價值的,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在她的發現和爭取下,申報成了渝中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

  故事背景

  上月,渝中區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正式公佈。此次公佈的1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中,有我們小時候踢的手工羽毛毽子的製作技藝、記憶中的那碗美味的山城小湯圓的製作技藝,以及古法熬製的火鍋底料、傳統醫藥針灸等。從發現有價值的傳統技藝到現場走訪、組織材料申報非遺項目,再到評審,這個過程要歷時大半年甚至更多時間。申報成為非遺項目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怎麼保護,楊利君和她的同事想盡了辦法……

  人物感言

  這些有價值的傳統技藝我們不希望它們消失,即使真的有一天出於某些不可抗的因素消失了,我希望我們能為這些消失的傳統技藝留下有意義的圖文影像資料。讓人們在幾十年上百年後,記憶中仍能回想起它們的製作技藝和功能用途。

  小巷裏的傳統手工技藝

  談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楊利君告訴記者,除了一些傳統技藝的傳承人自己申報以外,幹他們那一行,還要有一雙發現這些傳統技藝的眼睛。

  “這次10個項目中,手工羽毛毽傳統製作技藝就是無意中發現的。”楊利君欣喜地告訴記者,2016年在一次十八梯老重慶文化節上,楊利君看到了民間藝人李興蘭和她女兒龔春花用雞毛、鴕鳥毛等各種顏色鮮艷的動物羽毛做成的毽子。

  “中國的毽子運動歷史久遠,這種毽子不僅美觀,而且他們打毽托底布的製作,羽毛的清洗消毒以及一針一線的縫製都是手工操作的。”楊利君和李興蘭母女聊天中,得知李興蘭從事手工羽毛毽傳統製作已40餘年,從墊江到渝中區,她已是家族製作手工羽毛毽的第五代傳人。楊利君當時留下了李興蘭的聯繫方式,後來實地去看了看她們的製作過程。

  在人和街社區的一個簡陋小巷子裏,楊利君第一次看到李興蘭母女生産手工羽毛毽的小作坊,“由於這些傳統技藝逐漸沒落,民間藝人很辛苦,條件很簡陋。”楊利君説。不過,從選料到製作,二十幾道工序的手工羽毛毽製作,李興蘭一道都沒少,“就一塊小小的打毽托底布,也要用自己熬製的米糊粘貼、晾幹,然後在手工縫製時,加入銅錢和彈性棉。”

  楊利君説,李興蘭製作的羽毛毽集“翻轉性、穩定性和連續性好,毽托彈性高,形態美觀和易於控制”等優點于一身。同時,在技藝手法上運用傳統工藝,通過一針一線來展現巴渝地區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

  製作文字影像資料進校園

  楊利君告訴記者,是否符合申報非遺項目,主要看這個傳統技藝是否具有科學性,能否代表一定的地域文化,在人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共同記憶,是否有多年的傳承,同時該傳統技藝是否走向瀕危等。

  除了發現,對於這些非遺項目的申報,還需要楊利君甄別和把關。“這次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就有四個項目在申報和專家評審的時候被否定了。”楊利君説,比如傳統技藝中的飲食,有些不符合老字號要求;比如,有的傳統醫藥申報項目,傳承人沒有相關的從醫資格證等。

  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如今,渝中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有46項,其中包括蜀繡和劉氏刺熨療法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以及23項市級非遺項目。這46項項目,在楊利君看來個個都是寶貝。

  在位於渝中區兩路口文圖大廈的楊利君辦公室裏,一個巨大的鐵皮櫃裏裝滿這些寶貝的“身份證”——所有渝中區級文化遺産的申報書,每一本申報書裏面對該非遺項目的介紹和描述達到近萬字。不大的辦公桌上擺滿了渝中區組織編寫的關於蜀繡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論文集子和課外讀本。電腦裏還有楊利君和同事拍攝、製作的61分鐘的關於蜀繡的整個傳統製作過程。

  “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只是第一步,我們的重點在保護。”楊利君説,我們會組織這些非遺項目參加各大平臺的活動,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這些傳統技藝。

  “我們還會經常組織非遺項目進校園。”楊利君説。目前,渝中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每週要組織非遺傳承人走進枇杷山小學、渝中區青少年宮等,讓小朋友認識蜀繡、烙畫、糖畫等。此外,政府對申報成各級非遺的項目還有政策保護支持。(重慶晚報記者 何浩 攝影報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