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磁器口最早叫白崖場 用APP可以查老地名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新橋因新娘得名,磁器口最早叫白崖場 今後,可用APP查老地名前世今生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載體,尤其是那些口口相傳留下的老地名,更是不少人的鄉愁記憶。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進入最後驗收階段,重慶市共收錄了近40萬條地名。在地名普查中,除了地名的地理屬性,其文化屬性也是重要的普查內容。
1月10日,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重慶沙坪壩區民政局了解到,作為文化大區的重慶沙坪壩,有近8000多條地名,其中600多條屬於歷史地名,那些耳熟能詳的老地名有何來歷?重慶沙坪壩區將率先對地名普查結果進行成果轉換,為老地名出書,還將開發地名APP,讓市民可以隨手查詢各種地名信息。
漢渝路
漢渝公路在重慶的起始點
漢渝路,起于三角碑,止于嘉陵江邊的中渡口,沿途有重慶第一中學、重慶市藥劑學校、重慶市腫瘤醫院、重慶市徵兵大樓等……是不少人上學、上班的必經之路。它有什麼來歷?
漢渝路
沙坪壩區民政局社會事務和民間組織管理科副科長唐銳介紹,漢渝路是漢渝公路在重慶的起始點。漢渝公路是陜西省漢中至重慶的公路,為抗戰時期軍事運輸需要而修建,取重慶的簡稱“渝”與漢中的“漢”作為道路名稱。
土灣
因嘉陵江流經此地長期沖刷形成彎道而得名
在重慶,有不少形象地名,比如土灣,因嘉陵江流經此地長期沖刷形成彎道而得名。
據了解,1932年建成的老成渝公路經此分為上土灣路和下土灣路兩段,現仍為連接紅岩嘴和小龍坎的主通道。抗戰時期,渝鑫鋼鐵廠、豫豐紗廠、渝新紗廠遷此,人口增多,逐漸形成街道。1950年後,工廠生産區擴至濱江一帶,主要有重棉一廠、重棉二廠、重慶紡織印染廠等。現工廠生産區全部消失,變為居民住宅區和商業區。“從化龍橋到土灣那段路原來叫龍隱路,還有關於朱棣皇帝的傳説。”重慶著名地名研究專家李正權告訴記者,據説建文帝化粧成和尚來到重慶,不敢進城,便沿著嘉陵江邊走。他後面跟著一個道士,見他躲躲閃閃,很是奇怪。天黑了,道士突然發現他身上纏著一條金龍,時隱時現,便加緊追趕。哪知追到土灣,和尚卻不見了。“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後來這條路便被人叫成了龍隱路。”李正權説,重慶的“龍地名”不少,大多是以地形、地貌得名,而這龍隱路卻是與“真龍天子”挂上了鉤。
新橋
原來是建橋竣工遇見新娘花轎路過
提到新橋,很多重慶人都不陌生,卻不一定知道它為何叫新橋。據傳,清同治年間此地建橋竣工時,巧遇新娘花轎路過,於是取名這座橋為新橋,這一帶也因此得名。
新橋老照片
新橋因新娘出名,雙碑則是因碑成名。清道光年間,在雙碑一帶修建通往巴縣新店子、北碚的石板路各一條,立指路碑兩塊,所以取名雙碑。“以前是農田荒坡,1938年,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第25兵工廠遷入,居民住戶增加。1953年,渝南公路建成,逐漸形成街市。”唐銳説。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