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專稿>正文

重慶養老産業將迎來全新發展期 三大平臺助推養老産業發展

2018-01-23 17:08:02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已過審【CRI專稿 圖文】重慶養老産業將迎來全新發展期【內容頁標題】重慶養老産業將迎來全新發展期 三大平臺助推養老産業發展

2018年全市養老服務工作暨“千百工程”推進會現場 高爽 攝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高爽):1月22日,重慶舉行2018年全市養老服務工作暨“千百工程”推進會,2018年,重慶市將打造養老服務大數據平臺等三大平臺,同時推進公辦養老機構進行市場化改革,到2020年全市50%以上公辦養老機構將交由社會運營。   

  “養老就在身邊” 重慶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達30張   

  目前,重慶市共有養老機構1400所,其中公辦福利院67所、敬老院948所、社會辦養老機構385所,養老床位達21.2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達30張。開展醫養結合的服務機構473家,佔養老機構總數的33.8%。城鎮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增至1000所,各區縣均建立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建立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制度,全面提升養老機構運營風險防控能力,為280所依法成立的養老機構購買了保險,切實保障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同時,重慶還實施養老院服務品質建設專項行動,對1084家養老機構進行整改,關停不合格養老機構64所。出臺《重慶市養老機構服務管理標準》《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規範》和《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規範》等行業標準,委託第三方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進行績效評價,督導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嚴格養老護理員從業資格,加強養老服務設施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管理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監督管理。成立重慶市養老服務協會,強化行業自律,規範服務秩序。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國家養老綜合改革試點區2個、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區縣3個,國家級居家和社區養老試點改革區1個,國家級示範養老機構2家,全國健康智慧養老企業2家,健康養老産業聚集區3個,醫養結合示範機構5家。全市新增社會辦養老機構74家,養老機構市場化運營比例達27.5%,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企業新增25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社會化運營比例達46%。   

  “互聯網+養老”提升養老機構智慧化服務品質   

  2017年,重慶市養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較大差距。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短缺,失能失智老人及其家庭沒有完全解決養老服務保障,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有效性明顯滯後於機構養老等問題仍然存在。   

  目前,重慶市老年人口達704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過了54萬,城市空巢老年人家庭有65萬戶,農村留守老年人家庭有61萬戶,這些老年人在基本生活、醫療、護理、住房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困難。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江濤表示,2018年,市民政局將進一步完善政策,重點實施新時代養老服務工作“1333”(夯實一個基礎,打造三大平臺、構建三大體系、實施三大行動)工作方略,加快建立起與人口老齡化需要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協調、養老服務事業和産業共同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   

  其中,重慶市打造的三大平臺將全面匯總全市老年人的基礎信息和服務需求,掌握養老機構發展現狀,公佈養老機構基本情況、床位信息和價格水準,促進供需信息對接和共享,提升養老機構智慧化服務品質。   

  同時還將實施智慧養老工程,打造“智慧健康養老+互聯網”系統平臺,將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整合在老人活動、物品配送、家政服務、醫療護理等信息化平台中。   

  為確保行業自律,將發揮剛剛成立的重慶市養老服務協會的作用,建立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制度,推動制定養老服務行業標準,完善養老機構管理規範、服務標準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建立行業信用評價體系,促進養老服務行業規範發展。   

  與此同時,重慶市還將全面規範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登記管理、服務標準和監督檢查。加強養老機構消防安全、服務品質等監督管理,建立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制度。監測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規範養老機構管理服務,精準扶持養老機構發展,建立養老服務業發展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全面落實養老服務發展政策。   

  2020年重慶市50%以上公辦養老機構將交由社會運營   

  2018年開始,重慶將對公辦養老機構進行體制改革探索,不斷提高公辦養老機構的服務品質,增強公益保障能力,提升參與市場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到2020年,全市50%以上公辦養老機構將交由社會運營。   

  同時,按照國家對醫養結合工作的要求,到2020年,所有的養老機構都必須以不同形式提供醫療衛生服務,護理型床位要達到30%以上。   

  結合重慶實際,在打造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青杠老年護養中心的基礎上,市民政局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簽訂醫養結合備忘錄,與中國四聯集團、重慶醫藥集團等實力單位一道,共同打造醫養聯盟營運平臺,探索醫養結合營運新模式,滿足老年人的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需求。   

  按照“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要覆蓋重慶市80%的城市社區和60%的農村社區。為此,市委、市政府安排實施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要求各區縣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支持養老機構或養老服務企業運營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實施規模化、連鎖化、集約化營運模式,探索建立多樣化的養老平臺,健全養老機構品質治理和促進體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