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重慶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召開

2018-01-24 09:43:59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朱明達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人大常委會舉行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佈會 會議將於1月26日至31日舉行 856名代表將出席

  1月23日,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舉行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佈會,通報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有關情況及市第五屆人大代表構成。

  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將於1月26日至31日舉行,正式會期6天。截至1月21日,市第五屆人大代表選舉工作順利結束,全市38個區縣(自治縣)和解放軍駐渝部隊共39個選舉單位選出市第五屆人大代表856名。

  大會有8項主要任務

  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屠銳通報稱,本次大會的指導思想是: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動員和組織全市各族人民銳意進取,埋頭苦幹,擁抱新時代、踐行新思想、實現新作為,為促進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努力奮鬥!

  大會的主要任務有8項,分別是:

  1.聽取和審議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審查和批准重慶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3.審查重慶市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批准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和2018年市級財政預算;

  4.聽取和審議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5.聽取和審議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6.聽取和審議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7.選舉;

  8.決定設立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及其組成人員人選。

  大會的主要日程安排為:大會定於1月26日至31日舉行,正式會期6天。24日報到,25日下午舉行預備會議,26日上午大會開幕,31日下午大會閉幕。

  34.23%代表來自基層一線

  市人大常委會人代工委副主任、市選辦副主任余亞東通報稱,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於新一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問題的通知》規定,市第五屆人大代表名額仍為870名,與四屆相同。截至2018年1月21日,代表選舉工作順利結束,全市38個區縣(自治縣)和解放軍駐渝部隊共39個選舉單位選出市第五屆人大代表856名。因工作需要,預留14個名額屆中選舉。

  市第五屆人大代表結構進一步優化,與四屆相比,基層代表特別是一線的工人、農民和專業技術人員代表293名,佔34.23%,上升2.59個百分點;婦女代表226名,佔26.40%,上升2.04個百分點;黨政領導幹部代表222名,佔25.93%,上升2.49個百分點;企業負責人代表158名,佔18.46%,下降2.21個百分點;黨外人士代表313名,佔36.57%,上升2.97個百分點;少數民族代表71名,佔8.29%,歸僑代表3名,佔0.35%,均符合有關法律規定;連任代表289名,佔33.76%,符合全國人大關於連任代表比例1/3左右的要求。

  17條具體措施改進會風、嚴肅會紀

  屠銳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市委實施意見,大會籌備處結合實際,制定了改進會風、嚴肅會紀的17條具體措施,就代表審議發言、參與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規範報刊贈閱、改進道路交通管理、嚴格控制會議經費支出、簡化會場佈置、嚴格控制會議用車數量及車證發放、加強對會議駐地的管理、嚴格控制會議伙食標準、嚴格控制會議用房數量、嚴格控制會議工作人員數量、嚴格執行換屆紀律、嚴格執行會議請假制度、嚴格執行會議保密制度、堅決抵制和糾正一切不正之風等方面的內容提出具體要求。

  會議期間,大會秘書處設立會風會紀監督公開電話:67678801,受理會風會紀的問題舉報,及時調查核實舉報內容;巡查各次大會、代表團全體(分組)會議會風會紀情況,收集會風會紀情況反映,向大會秘書處報告;配合中組部督導組和“兩會”會風監督組開展監督工作。(記者 顏若雯)

  大會重要活動具體日程安排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QQ截圖20180124092412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