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文化>正文

2000年前的狗圈啥樣?狗年來了去看狗博物展

2018-01-25 14:25:54 | 來源:重慶晚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2000年前的狗圈、川東獵犬的祖宗是啥樣?狗年來了去看狗博物展

【文化 標題摘要】2000年前的狗圈啥樣?狗年來了去看狗博物展

展出的陶狗。

【文化 標題摘要】2000年前的狗圈啥樣?狗年來了去看狗博物展

漢代陶狗圈。

【文化 標題摘要】2000年前的狗圈啥樣?狗年來了去看狗博物展

展出的各式陶狗。

【文化 標題摘要】2000年前的狗圈啥樣?狗年來了去看狗博物展

漢代陶狗。 記者 甘俠義 攝

  狗年春節將至,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日前推出“福犬迎春”特展,迎接狗年到來。

  據三峽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福犬迎春”展覽分為生肖物語、靈犬百相、年俗風情三個部分,分別講述生肖的起源與影響、狗在中國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過年的新舊習俗。展覽將展出各類展品200件套,包括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185件文物珍品,涉及陶瓷、玉器、年畫、剪紙等多個類別,其中絕大多數為首次與觀眾見面。

  2000多年前的漢代

  狗舍房子食盆一應俱全

  這是一個灰色的陶制狗圈,它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可是當你走近這件展品,你一點都不會覺得它來自遙遠的古代,因為在這個栩栩如生的狗圈裏,所有的裝備都與現代沒有差異。

  在狗圈裏,一條尖嘴豎耳的小狗趴在空地上,正憨態可掬地吐著舌頭,而它身旁,則放著專為它準備的食盆,食盆後,是一棟修建得非常規整的小房子,帶著茅草痕跡的屋頂,為狗兒提供了遮風避雨的所在。一個狗兒專用的水缸,也被放置到狗圈之中,為它儲存口渴時需要的飲水。

  從這個來自2000多年前的狗圈可以看出,在漢代,狗兒就已經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成為人類的忠實夥伴。當時的人們,也開始飼養各種各樣的狗類作為看家護院、娛樂生活的寵物。

  工作人員説,從大量史料和文物可以看出,狗可能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在常見的牛、馬、羊、雞、豬、犬六類家畜中,其餘五類都是農業、畜牧業出現後的産物,唯有狗可以直接參與狩獵這一人類早期的主要生産方式。

  豐都出土東漢陶狗

  是如今川東獵犬祖宗

  在展品中,還有一件重慶豐都出土的東漢彩繪陶狗,它與漢代墓葬中常隨葬的陶制雞、狗、豬等一起,用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的造型,生動地還原出當時的農家場景。

  工作人員説,四川、重慶地區出土的漢代陶狗多戴紅色項圈,長嘴豎耳,額上有褶皺,體態渾圓,挺拔站立,少有躺臥之姿。有學者認為此類陶狗的形象與今天的川東獵犬非常相似。川東獵犬又稱鄰水狗、竹狗,起源於四川東部鄰水及重慶合川周邊地區,勇猛善鬥。

  而在中國人的信仰世界中,狗以能守宅護主的特點被賦予了禳宰驅邪的神秘力量,使它們常常出現在祭祀或喪葬儀式之中。在商代的大型建築基址中,常發現埋葬有殉狗,而墓葬中殉狗更是十分普遍。一個墓葬一般殉1至3條狗,最多達15條。這些殉狗一般被置於墓主身下的要坑之中,有些帶墓道的大墓還會把殉狗埋在墓道或填土裏,似為守護驅邪之意。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有商王徵貢犬一次達二百條、一百條的記載,説明當時對狗的需求之大,而且很可能有專門的飼養機構進行管理。

  除此之外,古人還認為狗性燥屬陽,狗牙、狗血可以驅除陰邪之氣。也因此,狗往往被視為吉祥福報的象徵,例如星象中出現“婁金狗”是吉星高照,有狗來家則代表財運亨通。

  系列萌狗文創作品

  帶你領略別樣趣味

  為了讓觀眾們更好地領略狗兒的魅力,三峽博物館的文創團隊還根據東漢彩繪陶狗為設計元素,創意開發了兩款卡通形象——汪德福。萌萌的大頭、挺拔站立的身軀,將紅色代表性項圈還原在擬人化的卡通形象上。

  依此形象衍生開發了包含帆布袋、紙巾袋、U形枕、手機袋等多款好看實用的“汪德福”系列文創産品,成為博物館為觀眾們送上的“新春大禮包”伴手禮。

  同時,三峽博物館還吸納社會力量參與文創産品開發,策劃推出了互動體驗文創産品“我為福犬穿新衣”活動。

  1月24日-2月11日,觀眾可在“福犬迎春”展覽出口參加體驗活動,可在萌萌噠陶瓷“汪德福”身上彩繪,親自給“汪德福”穿上新衣,把對未來的期許和“汪德福”一起帶回家。(記者 李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