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永川:走高品質發展之路 大力發展五大工業集群

2018-02-28 14:00:02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永川要走高品質發展之路 大力發展五大工業集群——訪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

【區縣聯動】【永川】永川:走高品質發展之路 大力發展五大工業集群【區縣聯動 列表】永川:大力發展五大工業集群

▲鳳凰湖工業園區劉洪兵 攝

  西部茶都、職教名城。作為成渝城市群重要節點、重要現代製造業基地,永川如何走出一條高品質發展的道路?近日,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在接受重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永川區而言,走高品質發展之路,就是要圍繞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依託永川基礎和優勢,大力發展智慧裝備、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特色輕工、能源及新材料五大工業集群。

  “永川工業”奠定堅實基礎

  永川,因“城區三河匯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是成渝經濟區的節點城市,是聯動成渝城市群發展的重要區域。滕宏偉介紹,當前,長城、慶鈴、東鵬、利勃海爾等重大項目、高品質項目的相繼落地,為再造一個“永川工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統計,永川區的智慧裝備、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特色輕工、能源及新材料五大重點工業集群目前增加值增長14%,佔規上工業增加值70%,園區集中度達到80%;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關閉了煤炭企業51家,鋼鐵企業10家,磚瓦企業56家,關停的企業個數和退出的産能均佔全市的三分之一;農村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ppp投融資體制改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釋放制度紅利;職教人才集聚、服務業繁榮發展、經濟發展迅速,永川城市的活力越來越強。

  在永川區,科技創新正在提質增速,圍繞建設中國西部創新特區的目標,永川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吸引集聚各類優質創新資源,“新點子”、“新發明”、“新創舉”不斷涌現。

  以科技為支撐創新發展

  新征程新嘗試,永川區又如何凝聚智慧資源,促進人才、項目等等要素的加速集聚?對此,滕宏偉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永川區的發展,必須走以科技為支撐的創新發展、高品質發展之路。

  滕宏偉介紹,永川區有抓手、有載體,目前,永川區正全力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已經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2018年將新培育科技型企業100家、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0家。同時,永川區將依託國家工業機器人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國家農業科技園、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等載體,推動永川創新發展。

  永川區有人才、有支撐。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永川區目前有15所職業院校、在校生12萬人,每年向社會輸送3萬“永川技工”,全區有碩士3500名、博士308名、院士4名。去年,永川區出臺了“發展職教激勵政策24條”,重在擴大規模、提高檔次、産教融合,力爭3年內轄區職業院校達到18所以上,在校學生規模達到16萬人以上。為永川産業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支撐。

  永川區有氛圍、有成果。永川作為老的地區所在地,科教文衛資源豐富。這些年,永川區引進院士、長江學者、萬人計劃、知名專家30余人,納米銀線柔性觸摸屏、抗ED及肺動脈高壓一類新藥等“永川發明”創造了奇跡;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永川弧焊機器人目前已實現量産;全國首條雙Y軸發動機缸蓋智慧化生産線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學院在永設研究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這些都為永川區的發展提供了支撐。

  推進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建設

  産業發展離不開交通,區位優勢。作為成渝城市群重要節點,重慶區域性交通物流樞紐,永川區是如何推進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建設,為發展鋪平道路的呢?滕宏偉介紹,永川區致力於推進大項目、形成大環線、建立大通道。

  在大項目推進方面,永川區正在形成一個囊括“公鐵水空軌”在內的綜合交通體系:永川至瀘州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設,渝昆高鐵今年將正式開工,永川大安通用機場今年底將建成,永川港朱沱作業區一期將建3000噸級泊位5個,永川至主城都市快軌已經納入市級規劃。作為全國首批“四好農村路”示範區,永川計劃每年建設農村公路700公里,三年內建設2100公里。

  隨著九永高速全線建成通車,永川成為重慶首個有城區高速環線的區縣。56公里的高速環線為永川預留了174平方公里的發展空間,全線開通9個道口,城市的每個方向,都可以迅速上高速。永川區還是全市唯一擁有兩條高鐵並設站的區縣,成渝高鐵和渝昆高鐵,讓永川區可以“半小時重慶、一小時成都、兩小時昆明”,目前,永川區已形成北上北京、天津,西至昆明、西安,南至廣州的出省高鐵通道。“公鐵水空軌”綜合交通體系,實現永川與長江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的無縫連接。(記者 唐中明 永川區委宣傳部 供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